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江西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和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二位,自然资源禀赋十分突出。保护好江西的绿水青山一直是江西政府的重要职责。为压紧压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江西省委、省政府在抚州市试行“山长制”、武宁县推行“林长制”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在省内全面部署推行“林长制”,依托5G、北斗、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起全省林业资源管理“一张图”“一套数”的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巡林有踪、护林有眼、管林有据”,不断提升护林工作效率,全面助力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打造极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
项目以“林长制管理制度”为基础,以林业生态数字治理为核心,有机融合林业信息技术,旨在有效整合森林治理信息、打破地域限制、提升林长工作效率,最终实现“林长治”目标。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江西省“林长制”工作相关文件要求,遵循“需求导向、功能实用,统分结合、各有侧重,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方便实用、确保安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林业信息化资源,基于北斗/GNSS实时精密定位、AI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整合共享相关业务信息系统成果,以国家和省级系统平台框架为依托,建设统分结合、各有侧重、上下联通的林长制管理信息平台。采用“一朵云、一张图、5大系统、2个APP、1个码”(即“1+1+5+2+1”)的设计模式,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全面监测体系,实现对全省森林资源“一张图”“一套数”“一体化”管理,达成林业生态“数治”工作管理范围全覆盖、工作过程全监管、业务信息全支撑等功能。
从应用情况来看,江西省林长制数字管理平台上线以来,基本实现林业生态数字化治理,重点满足林长制信息数据化、可视化、规范化管理的工作要求,达成从“林长制”到“林长治”的发展目标,有效推动林长制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落地,形成了“统一治林平台、行业部门协同、线上线下结合、全民共同参与”的林业生态“数治”新格局。
其一,全国首个“省—市—县—乡—村”五级统一部署的林长制信息化平台,在全省统一标准、规范制度下,通过电脑PC端、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三端服务”,对全省各地市、区县实现全类别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展示,实现上通下联。在统一平台上,注册使用的各级林长、护林员、监管员等用户近8万人;全省每天自动上报、收集的全类别数据达2万余条。
其二,通过5G网络采集并传输巡林数据,实现了各级林长巡林智能化、标准化管理。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林长的巡护里程已达1000万千米,可绕地球200余圈,巡护时长超过200万小时。
其三,首次提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林业巡护应用新模式,通过“5G+北斗”技术精确记录巡护人员信息与定位信息。
其四,利用AI和遥感分析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并掌握林地变化情况,实现对林地的源头监管。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整合多源异构的林业数据,在林业GIS“一张图”上集成林业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实现数据上通下联与互联互通,达成“以图管地”。
在社会效益方面,经深入一线基层调研,该平台高度贴合用户需求,目前已成熟应用,采用SaaS化部署,具备快速推广复制的优势。目前,该平台已在江西省109个区县级单位成功复制,并在广西、广东、海南、吉林等省份的20余个区县开展试点应用。同时,该平台的推广推动了“数字林业”向“智慧林业”转型。
*本文刊载于《通信世界》
总第967期 2025年5月10日 第9期
——2025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