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发展大会开幕,高通李俨分享6G时代的全新用户体验

内容摘要通信世界网消息(CWW)11月13日-14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IMT-2030(6G)推进组主办,以“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为主题,汇聚国际与国内专家研讨2030年及未来的6G应用场景、系统技术体系、标准走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11月13日-14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由IMT-2030(6G)推进组主办,以“智联全球-共建6G技术创新生态”为主题,汇聚国际与国内专家研讨2030年及未来的6G应用场景、系统技术体系、标准走向和产业研发成果等重要话题。

高通公司技术标准副总裁李俨博士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题为《6G赋能全新用户体验与业务》的主题演讲。李俨表示,未来的AI将是“端—边—云”融合的架构,6G的使命之一就是成为AI与通信系统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高通持续深化技术投入:一方面通过骁龙品牌提供面向个人移动终端的计算平台,为终端侧AI提供强大支持;同时,高通跃龙平台为海量终端的开发及接入6G网络提供平台基础。

在演讲中,李俨进一步分享了AI与6G融合带来的广阔机遇。他指出,未来的终端将会主动感知环境、处理任务,并与云端协同工作。终端会根据场景主动判断任务如何分解、如何调用资源。终端既要有算力,也要有智能调度的能力。在网络运营方面,AI也提供了新的能力。利用AI可以对用户的行为和内容进行精确感知,从而精准地组织网络架构,提升网络传输能力与网络效率。

展望未来,李俨强调,从2G到5G,高通不仅见证了通信技术如何重塑世界,也一直深度参与其中。站在6G时代的新起点,高通将继续以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未来为使命,引领无线技术创新,与中国伙伴、全球同行携手,让6G的愿景早日落地。

以下为李俨博士演讲实录:

非常高兴参加今年的6G发展大会,与各位行业伙伴共同探讨6G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接下来,我将围绕6G的技术演进,尤其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作用及其产业落地,与大家做一些分享。

首先,驱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是移动数据流量。根据预测,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在未来还将进一步持续增长。行业权威预测显示,从2023年到2033年,整体数据量将出现5到9倍的增长。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看到由AI生成的内容以及与AI相关的内容,将成为我们未来网络流量的主体,预计将占据业务量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我们也要看到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些新的业务形态,尤其是由AI生成的业务形态。

在正式开始关于6G的分享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几个重要时间点。今年是高通成立40周年。在过去的40年里,我们始终秉持发展数字未来的理念,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1000亿美元。同时,我们已在中国市场深耕30年,见证了中国移动通信从数字通信萌芽到5G的落地——从最初的语音连接,走向今天万物互联的新时代。高通始终与中国的行业伙伴并肩同行,不仅见证了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也深度地参与其中,与中国通信行业的合作伙伴携手推动每一代无线技术的发展。基于这份对数字未来的坚定展望,高通在6G时代的探索中也更有底气和方向感。

我们见证了移动通信行业逐渐演化成为数字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个人经历。我投身移动通信行业近30年,几乎经历了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1998年我毕业后,便投身3G的标准化与技术推广工作。两年前整理旧材料时,我偶然找到当年的演讲胶片,上面列出的10个3G应用展望,历经25年已经全部成为现实。如今,我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进行视频通话,还可以观看电视和球赛——当年在提出这些愿景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在那个年代就预见了可穿戴设备和AR眼镜,而这些设想如今都已成为现实。

我不禁思考,是什么让我们在近30年前,就能够对整个产业未来30年的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我认为,这源于时代需求的更迭。在1998年,整个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这一时间点赋予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去大胆设想信息社会的未来。基于这些假设,我们推动了整个产业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由此获得了过去近30年的发展成果。而如今,当我们展望6G,我们又站在了“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时刻——6G的应用规划,要顺应智能化发展趋势,引领下一个30年的产业发展。

当前,产业智能化还是从云端开始,但是过去的技术变革规律告诉我们,今天基于云端的大量AI推理,正在向终端侧转移。凭借终端侧芯片处理能力的增强、算法的优化,更多的AI推理过程以及智能化能力将可以在终端完成。

而在AI发展的过程中,云端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是“端边云融合”的混合AI架构,而6G将在推动“端边云融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6G技术设计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说5G的一个核心特点是宽带连接与万物互联,那么到了6G,除这些基础的能力还会进一步增强外,还会有一些新的能力,那就是对原生AI应用的支持、对AI智能体的支持。6G网络将能够理解边缘侧的AI需求,更好地支持AI应用。

不管是自主决策的AI智能体、AR/VR,还是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汽车,针对这些复杂的场景,6G都将能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网络服务能力,来保证通信处理任务的展开,使AI能够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几乎每一个角落。

关于大家关心的6G技术发展时间点,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3GPP现在已经开始了Release 20的研究,这是6G研究的一个起点。按照规划,预计在2029年3GPP可以完成第一个能够商用部署的版本。这是基于技术发展的前瞻性,以及整个产业技术部署落地的实际情况的展望,也为全球产业在6G发展的协同方面给出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时间点。

在2030年,随着6G的出现和AI的发展,6G和AI的融合到底会带来什么?又会为用户体验带来什么?首先我们觉得未来会出现很多的智能终端,终端能够主动地去感知周边环境以及信息,担负起任务处理,甚至能够在面对无法自主处理的任务时,引入第三方的工具来完成任务。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也会为终端的形态带来重大的变化。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1998年以前,我们的通信都以语音,以听为主。那个时候的电话特征主要是听筒和麦克风。自从3G和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们开始转向以视觉传播为主。即便是文字内容,我们也更多以视觉为主要接收方式,这也使得我们现阶段的手机设计是以视觉导向的大屏为核心。

如果AI能主动地去帮我们去处理这些信息,而用户只需要在少数时间直接处理信息,在这种场景下,AI会在后台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好后,直接把最后的结果反馈给用户。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我们的眼镜、手表、手环、戒指帮助用户感知周边的信息后,与口袋中的手机进行沟通,再去决定是在本地还是云端处理,而用户最后只需要通过眼镜或是其他形式获得处理后的结果提示。“这件事办好了,你的机票已经选好了、你的酒店和车已经订好了”,仅仅给用户一个提示就可以了。随着未来类似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整个网络业务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

今天我们设计系统的时候,需要通过大屏将信息给到用户,用户看到这些信息之后来进行处理,需要大量数据下行。但是未来如果有了这些能力,我们发现不仅仅是下行数据,还有很多感知数据等向云端传递,这些上行数据也会占用大量流量。所以未来的网络不是仅仅优化下行链路就可以,而是需要上下行联合优化的网络。

刚刚我们提到了AI在用户侧的重要性,对运营商和网络侧来讲,AI也有很多重要价值。一方面,AI可以帮助运营商精准地运营网络,降低运营成本;同时,AI也能够为运营商带来新的业务机遇,使得运营商获得一些开源能力。

对于网络侧而言,如果AI可以对用户的行为和内容进行精确感知,网络侧就可以更加有效地组织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样,这为运营商在一些特殊场景、根据特殊用户意图实现精准定价提供了可能,帮助运营商增加业务收入。

让我们看几个简单的例子。首先,未来我们可能有实时响应的个人助手,它会在旁边给你提示:你看到的人是谁、你面前的这个食物能不能吃。其次是实时视频流传输,你可以实时地把摄像头数据传递给朋友去分享,我们也可以在云端帮你把看到的内容进行实时标定。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未来新型的业务方向,创造很多新的商机和应用体验。

所以在终端侧,依然要实现与云端的协同。终端需要具备算力,但终端的算力并不一定用于处理所有的任务,对任务进行编排是终端的一项重要工作。终端需要知道当前用户处于何种场景、应该完成什么事项、任务应该怎么分解,而后终端开始调用各种工具,包括本地和云端的工具,并运用这些工具来完成任务,这才是终端应该承担的角色。终端是多样性的,但各类型的终端都需要具备AI推理能力,与网络深度协同,并成为用户与环境沟通的桥梁。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认为6G的核心能力可以归纳为三个支柱:“AI赋能的新业务”、“AI赋能的新网络”,以及二者融合产生的“AI赋能情境感知通信”。为了更好地支撑这三个支柱,高通持续深化投入。一方面,我们通过骁龙品牌提供面向个人移动终端的计算平台,为终端侧AI提供强大支持。同时,高通跃龙平台则支持“万物互联”,能够为海量终端的开发及接入6G网络提供平台基础。

聚焦底层技术方面,包括AI赋能的物理层设计。当前,2G、3G、4G、5G技术在设计时,都假设系统是线性的,当系统具备AI能力后,我们可以把整个系统的设计向非线性区间进行拓展,使得网络传输能力大幅度提升,并能够基于AI重新设计信道波形和星座映射,从而提升网络效率。

在网络运营方面,AI也提供了新的能力。利用AI,我们可以对用户的行为和内容进行识别,从而精准地组织网络架构。

在5G时代,我们主要做的是网络切片,这是对一个类型的业务进行编排。但基于AI提供的实时推理能力,我们可以对每一个用户、对当前的每一个业务行为进行资源的编排,更加高效地提供精准的服务。

各位同仁,从2G到5G,高通不仅见证了通信技术如何重塑世界,也一直深度参与其中;从信息化到智能化,我们正站在6G时代的新起点。高通将继续以“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未来”为使命,引领无线技术创新,与中国伙伴、全球同行携手,让6G的愿景早日落地,共同创造更智能、更连接的美好未来!谢谢大家!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