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人”不该是年轻的唯一样态

   2020-11-06 186

“本科生有三条出路——保研、考研、出国。”记得刚上大学时,凡是有学长向新生指点迷津的场合,都能听到这句“过来人”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

想当年,“内卷”还是标准的学术用语,一知半解的学生爱在论文里卖弄这样的“高级词汇”。不过,就大学生的竞争模式而言,这些年来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当下热议的“内卷”竞争,在10多年前已见端倪。当然,随着考研竞争的愈发激烈,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留学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年,可想而知,保研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最佳”选项。

多数专业的本科学习期限是4年,对于追求保研的学生来说,到了大三结束后的暑假,最晚不过大四开学前两个月,这场比赛便进入关键的决胜局了。记得当年保研考试前(一般学校都会冠之以“夏令营”的称号),我所在的寝室进入了一段诡异的时期,仿佛大选前的“沉默期”,谁都不对是否争取保研公开表态,仿佛这件事根本不存在。直到入选夏令营的名单公示,才发现对床的舍友也在角逐之列。

作为范围极其有限的竞争,保研无疑符合当下对“内卷”的界定。相比庞大的考研报名人数,保研一般是同专业内部同学的较量,大家知根知底,连对方内裤的颜色都一清二楚。虽然保研的整体录取率较高,但想到一个室友可能就淘汰了另一个室友,甚至男朋友挤占了女朋友的保研名额,这种面对面的竞争无疑更加残酷。

由于知名高校倾向于把录取名额留给推免生(无论是本校生源还是拥有推免资格的同层次院校考生),甚至一些专业只招收推免生,那些来自二本、三本的本科毕业生根本无法获得保研比赛的入场券。这场在内部人看来残酷的游戏,足以让更多的外部考生羡慕。实际上,“内卷”的语境最早出现在几所国内一流大学,“你卷了吗”更像是精英学生的自我调侃。

消除“内卷”的一个可行方式,就是破除“内”,让竞争来得更加开放和公开。这当然不是否认保研(推免)这一招考形式的优势——相比功利性和应试特征显著的考研,保研更能体现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卷人”斤斤计较的各种指标,恰恰反映了人才培养指向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高校倾向于把更多招生计划投放于保研,本质上也是出于对优质生源的渴求,这本不该成为苛责的理由。

然而,在肯定追求招生效率的同时,同样不能遗忘机会公平。从范围有限的报名者中选拔幸运儿,遗漏了大量具有潜质但因为各种原因被落下的学生。很多小有成就的学者,并没有拿到一个光鲜耀眼的本科文凭,就充分证明了这个事实。对招生单位来说,从自己的毕业生中挑选,确实容易招到“不那么坏”的学生,但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人们在理解保研模式时,习惯性地与考研比较,意在强调保研所精简的漫长的备考。但是,保研仍然需要考试,它的潜台词其实是培养单位根据自身要求挑选更有学术潜力的研究生。这种以申请制为基本形式的招生形式,意味着招生单位要付出更多考察的努力,而不是简单地批改一份试卷。人才评价从来不是轻轻松松完成的事,在有限的范围里挑选苗子固然不会犯大错,但可能错失更多良机。显然,只有扩大保研所面向的范围,才能促进机会公平,同时让更多年轻人脱颖而出。

与保研竞争类似,表现在就业领域的“内卷”,也存在有限竞争的问题。其中,经常被讨论的就是校园招聘提出“应届生”身份的要求。

校园招聘要求“应届生”,对毕业生来说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限制。保护体现在应聘者不用过度担心自己工作经验的匮乏,因为竞争者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同龄人。基于这个理由,部分企业也把校园招聘视为自己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但是,“应届生”政策要求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应聘,让找工作像是升学考一样“只有一次机会”。在毕业生价值取向多元的当下,有人要“间隔年”,有人想从事一段时间的志愿服务,甚至仅仅希望待业在家一段时间,其中合理的诉求应该得到更好满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教育部出台政策,允许毕业生可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再办理手续。此举对缓解“应届生”身份带来的内卷焦虑,无疑有着积极意义。对这两年的大学生来说,得以在更长时间内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从长远看,放宽应届生的认定标准,设置就业缓冲期,能赋予毕业生更多试错机会,也更有利于社会的人才配置。

当初天天念叨“保研、考研、出国”三条路的我们这届大学生,不知不觉到了而立之年。现在看来,这三条路并没有优劣之分。有本科毕业早早工作的同学历经磨练成为新兴企业高管,也有出国读博者依然在漫漫学术征程上攀爬,幸福生活本有多重维度。如果心里只有眼前的小池塘,那么当时获得再幸运的机会也激不起太大的浪花;如果胸中装得下大洋,一时得失就没那么重要。走出“内卷”,最后还是要看你有没有把自己“卷”起来。

南木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张楷欣】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