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探访“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不忘历史 珍惜现在

   2021-03-30 783
【乡村振兴】探访“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不忘历史 珍惜现在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7日 22: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初春的克松社区阳光明媚,路口藏式大门上的“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引人注目,它似乎向过往的人们讲述发生在这里的独特历史。

克松社区位于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嘎伦索康·旺清格列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称为“克松庄园”。

1949年,克松社区村民索朗多吉出生时,这里依然是封建农奴制社会,因此他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被贴上“奴隶”的标签,并从8岁开始为奴隶主放牧。

【同期】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村民 索朗多吉

当时的社会制度就是这样的,小孩到了8岁就是庄园主的奴隶,要为他们放牛。

【解说】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由“克松庄园”开启,这里的农奴由此获得翻身解放。

【同期】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村民 索朗多吉

民主改革之前,我曾经历过10年的旧社会生活,到了10岁以后赶上了民主改革,村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摆脱了压迫,逐步过上了丰富而幸福的生活。

【解说】记者经过前后两个院子,来到索朗多吉家的露天阳台。这位古稀老人手指着藏式屋檐下悬挂的音响说,如今他每天在自家小院内听歌、养花、晒太阳,颐养天年。

索朗多吉告诉记者,民主改革后,克松村面向普通民众建立了教学点,这让他第一次认识了藏文字母和数字。

【同期】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村民 索朗多吉

民主改革之后,在克松建立了农民教学点,我就有了上学的机会。

【解说】在教学点学习三年后,他被选送到拉萨学习发电技术,学成后回到克松村(现克松社区),从事发电工作10多年。

【同期】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村民 索朗多吉

后来在克松修建了水电站,我就当了发电员。村民把电灯比作照亮克松夜晚的“太阳”,当时民众特别高兴。

【解说】记者走在克松社区,这里的街道干净整洁,一栋栋两层藏式楼房错落有致,笔直的柏油马路由社区延伸至省道,一代代克松人由此走出大山,走进高等学府,成为建设西藏的力量。

【同期】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 边巴次仁

我们全社区大学毕业生总共有300多人,目前在校大学生也有45个人。

【解说】克松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边巴次仁告诉记者,克松社区于2017年8月整体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社区经济总收入超过4260万元(人民币,下同),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300多元。

【同期】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 边巴次仁

我们全社区经济总收入20%来源于农业,10%源于牧业,其余70%来源于务工收入。

【解说】在克松社区“90后”德白经营一家百货店,日用品、粮油和蔬菜应有尽有,同时还设有电商和金融相关服务。

【同期】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松社区大学生创业者 德白

因为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毕业之后)留在社区开办了这个小店,这里还设立了电商服务点,同时还给村民提供取款服务。

【解说】德白说,克松社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这也为社区创业青年提供了发展平台,使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价值。

站在德白商店门口,便能看到社区陈列馆门前排队等待参观的人们。该陈列馆以实物、图片、文字以及还原旧社会生活等形式,讲述克松父辈们亲历的真实故事,教育后人不忘历史,珍惜现在的新生活。

记者 贡桑拉姆 西藏拉萨报道

责任编辑:【卞立群】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