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通信员踩响一颗照明地雷把潜伏部队全部暴露了!

   2019-08-01 9

  1948年2月14日,正是农历大年初五,冀东独立19团奉命攻打天津外的杨村。4连的任务是:首先打开杨村北大门,撕开突破口,尔后围歼一个四合院内的一伙还乡团。夜半时分,他们抵达了杨村北门外。杨村北大门类似古城门,两扇又大又厚的大门紧闭着。门两旁各有一座四五米宽,五米高的大碉堡,碉堡外边是屋脊形铁丝网,铁丝网外是鹿砦,鹿砦外是20多米宽的护城河,河水已经结冰。突然,“轰隆”一声,通信员小刘踩响了一颗照明地雷,顿时好像在漆黑的夜空中挂一盏几千瓦的电灯,把全连特别是突击队照得清清楚楚。“不好啦,八路来啦!”“八路来了,快打呀!”碉堡上的敌人哨兵一面喊叫,一面鸣枪。从梦中惊醒的敌人很快就用步枪、机枪射击,并投来很多手榴弹。通信员小刘中弹牺牲了。连长马云荣身负重伤,马骥急忙救护他,他两眼直勾勾地望着马骥,慢慢地把他的心爱之物——德国造大镜面驳壳枪递来,用微弱地说:“我怕不行了,你代理我……指……挥……”话没说完就闭上了眼睛。敌人的枪弹冰雹似地盖住了整个突击队。爆破组长赵平胸部、腹部连中两弹,鲜血透过棉衣染红了身下的白雪,而他坚持不下火线。另外还有的同志负伤,有的牺牲,但因为他们是突击队,既不能冲上去,也不能撤下来,只有咬紧牙关,等待总攻的命令。马骥立刻命令:“火力组掩护!爆破组上!”六挺加拿大轻机枪同时射出复仇的子弹,压住了敌人的火力。各爆破小组按预定的方案坚决、迅速地向各自的目标冲去。爆破第一小组三个人,在前进时一人牺牲,一人负伤,另一人抱起炸药飞快地冲上去,“轰”的一声巨响,鹿砦被炸开十几米宽的大口子。爆破第二小组接着把铁丝网炸断了20多米,两个大碉堡被炸塌,又厚又大的两扇大门被炸碎。4连为全团进入杨村开辟出一条通道。连续爆破成功,马骥急忙把这个消息告诉赵平,而他这时已呼吸微弱,蜡黄的脸上闪出一丝胜利的微笑,放开捂着伤口的双手,紧紧拉着马骥的手说:“排长,我革命到底了,真不愿离开大家呀!……”慢慢地松开了手。马骥擦了擦眼泪,拔出手枪大吼一声“跟我上!”带领突击队冒着弹雨冲进了杨村。接着,4连包围了那座四合院。敌人仰仗高墙,居高临下,利用明碉暗堡组成交叉火力,作垂死顽抗。4连从上半夜打到下半夜两点多钟。敌人连续把他们打回来7次,4连攻击末成,8米长的大梯子靠上7次被敌人推倒7次,激战4个多小时一寸阵地也末占领,而全连牺牲的、负伤的一大片,干部只剩下指导员马桂山和1排长马骥两个人了。关键时刻,团长来了,说:“战前我们对敌人了解不足。据俘虏供称,这里不是一个县的还乡团,而是集中了3个县的还乡团和一个宪兵队。总共有三四百人。四点钟以前我们必须撤出战斗。你们4连为全团打开了突破口,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了。打大院的任务就让给别的连完成吧。”“不,团长,不能啊!”指导员马桂山一听就着了急,忙分辩说:“4连从来没有打过半截子仗的历史,更没有打过这么窝囊仗的历史!”他拍了拍胸脯又说:“在我马桂山担任指导员期间,我决不改写这个历史,几个还乡团收拾不了,我没法向牺牲的同志交待,我没脸回去见北大洼的父老乡亲,我死不瞑目!团长,我请求再让我们4连攻一次,这次我若攻不上去,决不活着回来!”随后,马桂山把炊事员也集合起来,全连最后一次猛攻,经过激战,终于拿下了这个四合。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