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淑敏的《血玲珑》里,却有另一种观点。
原文:
夏大夫说:“好吧,那我就不难为你了。这个疗法的基本点就是——污染使人长寿……要说现代人吃的东西,没古代的新鲜。吸的空气没古代人新鲜,干得活操的心比古代人多,现代人该比古代人短寿才对。结果不是那么回事。现代人比古代人活的久远多了。有人说了,那是医学进步了。对,不错,可医学上最大的进步是什么呢?是发明了好多的化学药品。也就是说,以前,这些东西是无法进入人的身体的,现在进入了,是一种异物,是一种污染,但人却因此而长寿了。”
“以前一个人生活在某地,一辈子能跑多远的地方呢?百八十里的直径,也就差不多了。那个地方土地里有多少营养,有什么样的营养,人就吸收多少,你没脾气。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呢。得感谢这一百多年的工业化,带来的全球性的大气污染,把各种以前人们没有机会接触到的化学物质,送到了我们体内。人的组成变得更合理了……污染带来的化学元素,泥沙俱下,有的好,有的坏,有的多,有的少……不成比例。你知道,化学这个东西,是最讲究结构的。比如碳原子,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就是石墨。要是碳原子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呢?是钻石。所以,结构比例组合顺序,很重要。原子弹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就是把放射性元素这么一揽和,威力无比啊。所以,我做的工作,其实只不过是顺水推舟,把多的减少一点,把少的增多一点,注意调整它们的比例,给病人帮一个小忙,很多病就霍然痊愈了。这不是我的功劳,是污染的功劳。我也在污染,不过是污染得有序一些。”
这当然不是小说角色的观点,而是毕淑敏的观点,只不过借小说人物夏大夫的嘴说了出来。
毕淑敏这个观点很有意思,至于有没有道理,仁者见仁。
只不过,没人能确定自己吃下的食品添加剂最后到底变成了石墨还是钻石,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石墨变成钻石。
比如,考虑到碘盐……古代很多百姓没机会摄入碘,粗脖子病满街都是。后来碘被添加进了食用盐里,粗脖子病的问题也就此得到解决了。
窃以为,如果食品添加剂都是坏的,粗脖子病就不会解决,吃了碘盐的人甚至会更早上西天。但我们亲眼看到的事实又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