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兄弟》正在把成功从电视复制到电影,这对传统电影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2月5日,《奔跑吧兄弟》电影上映仅6天,票房已达3亿元。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这部浙江卫视综艺节目的同名电影,拍摄时间仅一周,除去导演、演员等人力成本,制作成本仅2000万元。
影片投资方之一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我们的预期是在6亿左右。”但有券商预测,后市票房有望超过8亿元。
加上去年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综艺电影的赚钱方式让传统电影界人士瞠目结舌。“无法想象,也难以接受。我们历经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打造的一部电影,上映后赔钱的几率在80%。”一位电影圈内小有名气的导演表示。
栏目的衍生部分
提及电影,必须提同名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
这是一档由浙江卫视与韩国电视人共同研发的、针对中国市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节目自播出就引起了收视口碑双丰收,收视率峰额破5,以此推算,收视人群至少达3亿,再加之网络平台总播放量的7.4亿,《奔跑吧兄弟》在国内综艺节目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受众群体中若有十分之一人数走进电影院,同名电影也会赚得盆满钵盈。”电影制片人胡总对本报说。
在这档节目的前期整体规划中,电影制作便是产业衍生拓展的一部分。
“这是我们第一次独立运营一部电影,而且因为艺人档期有限,我们只有一周的时间。”项目主控方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为使电影能有好的社会效应,制作方还是砸下了真金白银,除了导演、演员等人力成本,制作成本用去20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的资源可谓强强联合,不仅有华谊兄弟,还包括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投资方。
“我们之间更像是战略合作,每一方为了电影都将自己的资源贡献了出来。”上述负责人表示。
比如,浙江卫视贡献了逾5000万元的宣传资源;华谊兄弟不仅贡献了主要演员资源,还协调旗下明星在电影上映前后全力投入宣传;万达院线、五洲电影发行公司、华谊兄弟则联手宣传发行,保障电影排片及阵地宣传。
再加之19.9元的特价电影票等回馈活动,成就了“跑男大电影”的高票房。
综艺电影引发争议
业界人士预测,这部同名电影票房在1.5亿元左右就可收回成本;票房若在6亿元,制片方可收益近2亿元,平均每家投资方收益也在千万元以上。
“就算6天赚1000万,对于任何一家制片公司也都是神话。”胡总说。
这样的速度去年已经发生在《爸爸去哪儿1》上。这部与湖南卫视亲子综艺节目同名的电影仅拍摄5天,最终取得7亿元票房,其成本业界估算在5000万元左右,如此算来,每家投资方5天至少也赚了千万元。
这样的赚钱方式已让电影界人士瞠目结舌。
质疑伴随《奔跑吧兄弟》电影票房走高也达到了高潮。记者发现,影视圈的争论有两个焦点:一是几天工夫怎么可能制作出一部电影?二是传统电影制作模式可能被综艺电影以及互联网电影打破。
更有悲观者怀疑,电影会不会消失。
“我希望,任何资本进入电影圈时,首先是爱电影的。”在一次私人聚会上,一位运作过多部知名电影的制作人如此感叹。
这种焦虑,除了综艺电影搅局的因素外,还与以“粉丝经济”为主的80后作家导演杀入电影圈有关。
例如,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1》与《小时代2》已合计揽得近8亿元票房,《小时代3》拿下5亿元,韩寒的《后会无期》拿下7亿元。
由演员转型导演的更多。比如,2013年赵薇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完成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变;陈思诚执导的《北京爱情故事》获得4亿元票房;邓超的《分手大师》也夺取7亿多元票房。
优酷土豆成立合一影业电影公司、爱奇艺影业公司2014年下半年成立后,已参与投资诸多影片,2015年,两家已是蓄势待发投资多部电影。
“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跨界进入电影领域。你可以理解为他们欲改变电影业态,也可以说他们扇了中国电影人一耳光。”一位资深电影导演对本报记者表示。
互联网思维布局10亿票房
用心者发现,无论是《爸爸去哪儿》还是《奔跑吧兄弟》,他们都是由传媒集团强势进入,电影产生也是因为栏目热播。
“说句心里话,对于电影本身,我们最初想法就是能够收回成本就好,更多的期待是产生社会效应与社会现象。比如,我所知道的,一些公司的年会就有‘撕名牌’的游戏,能够让人释放压力,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与阳光,这可能是传媒集团最大的收益了。”上述项目主控方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对于传媒集团而言,同名电影的热映更多是为栏目第二季做营销与热身,在整个项目收益中,电影收益并不算高;当然,对于其他一些战略投资者,收益可能更重要。
“这个项目本身就是电影人与电视人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最后生产出了一个产品,我个人认为,传统的电影人不需要这么悲观,电影业是一个业态,应该是多元化的,现在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公司同样在改变。”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德良表示。
胡总也表示,市场在扩容是好事。“依照电影产业每年30%的发展速度,两三年以后,票房10亿元的电影就是常态了。”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的2013-2017年中国影视产业评估与全景调研报告公开数据显示,以2014年民营企业为例,光线影业取得31亿票房,排名第一位;华谊兄弟尽管丢掉“冠军宝座”,排名第五,但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5亿元,同比增长10.42%。
资本市场认为这一业绩符合预期,尤其是华谊从2013年开始收购游戏公司,与互联网巨头合作,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去明星化”成果初现。
光线传媒也在资本层面有着一系列动作,影视公司正向“综合性传媒娱乐集团”的目标迈进。
与此同时,传媒集团、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布局影视产业。
“大家都在借用互联网思维、人格思维、时能思维、生态思维、平台思维应对市场的变化。”上述项目主控方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