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的美洲“本土野猪”:居然混成了濒危物种

   2023-09-29 18

2023年4月,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名妇女被一只看起来像野猪的动物袭击。

据当事人回忆,当时她正牵着狗去倒垃圾,突然一只野生动物窜出来攻击了她,还咬了她的宠物,咬完就跑。

从外形来看,这个动物鼻子长长的,全身深褐色皮毛,应该是一只 小野猪 。

随后,野生动物局则出来辟谣,认为这是一只本土的 猪 ,叫西猯(tuān)。虽然外形和野猪相似,但是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并不相近。

悲惨的美洲“本土野猪”:居然混成了濒危物种

西猯是本土物种,而野猪是外来引入的,无论是体型还是习惯都有差别。

它们仅仅是外形相似,但命运天差地别。

野猪已经全球泛滥,仅在美国至少就有600万头,每年都要花数亿美元治理,而西猯部分品种已经处于灭绝边缘,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展了人工保育项目。

悲惨的美洲“本土野猪”:居然混成了濒危物种

悲惨的美洲“本土野猪”:居然混成了濒危物种

西猯:像猪但不是猪

猪 这个名号,西猯已经背负多年。

在西班牙语中,西猯被称为jabal 和javelina,这两个词也用来形容野猪,最早饲养西猯的是玛雅人,它们的作用和现在的猪是差不多的,是用来吃的,偶尔也会用于仪式。

人们有这样的误会,是因为它们有着相似的外形特征:

身体圆桶状,四肢腿短,有一个大头和一个短而粗的脖子,最明显的是都有一个猪鼻子。

然而,查阅相关资料,就会发现西猯属于偶蹄目猪形亚目西猯科,而野猪属于偶蹄目猪形亚目猪科。

从发展历程来看,两者其实拥有相同的祖先,随后在渐新世早期分道扬镳,演化出了最早的猪和西猯。早期的原始西猯也曾分布于亚欧大陆,但最后只有美洲的西猯活下来了。

于是就有了现有的三种西猯品种:环领猯、白唇猯和草原猯。

在2007年,疑似在亚马逊东南部发现一种新的西猯物种,体型非常大,被命名为巨型西猯,有科学家主张这是西猯新物种,但目前对这个结论是有争议的,普遍认为巨型西猯是环领猯的一种。

悲惨的美洲“本土野猪”:居然混成了濒危物种

西猯和野猪有什么区别?

其实在外形上,细细观察,就能发现西猯和野猪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样的。

最大的区别就是体型大小,成年的雄性野猪体重平均可达75-100公斤,体长可达1.5米;

而西猯,成年体重一般只有30公斤,巨型西猯更大一些,但也只有50公斤。

其次,西猯也被叫作麝香猪,每只眼睛下面都有气味腺,背上也有一个臭腺。和猪一样,西猯的视觉很差,但嗅觉很灵敏。

它们用臭腺来磨擦树木,标记领地,也会用这种气味来识别同类。

悲惨的美洲“本土野猪”:居然混成了濒危物种

它们的牙齿也不一样,野猪的牙齿向外生长,是长且弯曲的獠牙,嘴巴闭上也很明显。

相比之下,西猯的牙齿短,而且是垂直生长的,上犬齿向下生长,下犬齿向上生长,而相互咬合在一起的。

这种直上直下的牙齿,导致西猯和其他偶蹄类动物的咀嚼运动不同,只能限制为上下的咀嚼,但能稳定它们的下颌并增强它们的咬合力。西猯可以利用牙齿轻松打开坚硬的棕榈坚果。

除了这些,西猯和野猪在耳朵、尾巴、脚趾等细微之处,也存在差异。在饮食和生活习性上也有不一样的追求。

同样是杂食动物,西猯吃素更多一些,它的胃比猪的复杂,更有利于植物的消化,植物类食物也更容易获取,所以素食是它主要的来源,偶尔会吃腐肉和小型脊椎动物。而野猪吃肉食的概率更高一些。

西猯是群居动物,除了巨型西猯是成双成对生活,其它的西猯都是十几二十几只一起生活的,更大一点的群体成员数量已经超过100只。

值得一提的是,西猯群体由于成员太多,还会短暂分割成好几个小集体,分别行动,尤其是在觅食的时候。当有危险靠近的时候,也会分化出一支 敢死队 ,和掠食者像对抗,并掩护其它成员逃跑。

而野猪,虽然也是群居的,但更多是和自己家人在一起。像雄性野猪是不能容忍有其他雄性在同一个领地的。

悲惨的美洲“本土野猪”:居然混成了濒危物种

一个濒临灭绝,一个泛滥成灾,西猯和野猪的现状为何天差地别?

西猯和野猪长得像,可以用 趋同进化 来解释,虽然属于不同的物种,但在差不多的环境中,逐渐演化出现相似的外貌特征。说明,这两种动物,都为生存做出了相同的努力。

野猪泛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是全世界公认的环境公害,损害农作物、传播疾病并破坏生态环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们列为最严重的入侵物种之一。

相比较,西猯三个品种中,白唇貒被认为是易危,而草原貒是濒危物种,只有环领猯数量多,不受关注。

西猯的窘境,人类需要担负主要责任。

早期人类会狩猎西猯,是为了它们的肉和皮毛。

在亚马逊区域,原始居民将西猯视为蛋白质来源,而其皮毛,更是有名的 南美野猪皮 。

加工后,西猯皮毛会变得很柔软,非常适合用来做衣服和手套。由于本身西猯种群数量就不多,市场供不应求,导致西猯皮毛价格炒到很高。

悲惨的美洲“本土野猪”:居然混成了濒危物种

在利益的驱使下,猎人们涌入西猯栖息地,大量猎杀,导致西猯几近灭绝。最后不得不采取保育措施,才得以将西猯物种保留下来。

如今,躲开了人类的猎杀,西猯还面临着栖息地丧失、环境被破坏的局面,就连野猪也在剥夺西猯的生活空间。

众所周知,美洲的野猪是引进的,属于入侵物种,它和西猯共同生活的区域,两者的生态位是完全不同的。

西猯的天敌主要是狼和美洲虎,而野猪是后来引进的,没有天敌,野猪和西猯的天敌可以说是平起平坐的。

从好的一面来看,野猪的存在,可以抑制狼和美洲虎,也算是变相保护了西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野猪也吃水果,它和西猯存在食物和空间的重叠。

有研究表明,为了避免和野猪冲突,西猯会避开野猪常出没的区域觅食。

悲惨的美洲“本土野猪”:居然混成了濒危物种

最后

西猯三个品种中,目前只有环领猯数量稳定,很多地区还是允许猎人在狩猎季节捕杀环领猯。

猎人们对申报西猯狩猎,两极化很明显,大部分猎人并不喜欢西猯。

一是因为它没有雄伟的角,个头也不是很大,即使捕猎捕到西猯,感觉脸上无光;

二是西猯的肉不好吃,体内含有臭腺,处理很麻烦,厨艺不好的人很难去除肉上的腥臭味,肉也比较瘦,需要长时间慢炖,比较麻烦。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