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案

   2018-12-01 23

  株洲市四中2014年上期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案 编号B20301 我们必须拿我们所有的,去换我们所没有的。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课型:新授课 主编:谭晨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区位的定义,帮助学生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及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 3、学生能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现实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 3、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 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2、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认线、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主要方式。 教学难点: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教学方法】 新课改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什么是区位?区位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位置和事物联系。由于社会分 工的加深,不同的产业活动有条件根据自身要求,寻求最优区位进行产业 活动。本章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不同产业的区位影响因素。 回顾所学知识, 点明本章重点 概念和内容。 自主学习 【过渡】 常见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我们身边的产业活动受哪些区位因素影响? 不同产业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又是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本节课需 要掌握的主要 问题。 培养学生阅读 教材获取信息 的自学能力。 交流展示 小组讨论,教师分配各小组讨论内容,并参与小组讨论给予学生提示、 引导。小组讨论完后,各小组将交流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1、自主学习: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教材P52活动。 3、自主学习: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因地制宜。 4、合作探究1。 培养学生整理 信息、分析信 息、交流合作的 能力。 重点表述题安 排两组讨论,然 株洲市四中2014 年上期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案 编号B20301 我们必须拿我们所有的,去换我们所没有的。 5、合作探究1。 6、合作探究2。 后对比结果,突 出表述中存在 的问题。 师生共议 按知识的逻辑顺序,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小组质疑、纠错, 教师补充、评价。 【学生板书1】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现代产业活动种类主要有: 农业 工业、交通运输业、 商业 融业、信息业等。2、产业部门的区位特征与 产业部门特点 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3、请判断出下列产业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1)农业: 自然环境 (2)煤矿开采: 资源 (3)造鞋厂: 劳动力 (4)饮料厂: 市场 (5)冶炼厂: 能源 (6)电子产业: 技术 【教师点评】 问:农业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主要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影响农业生产? 提示:气候因素(降水、热量),土壤因素,地形因素。如平原地区适 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等。 问:为什么饮料厂要接近市场? 提示:产品重量较大,且包装较为脆弱,不易长距离运输。 【学生板书2】 练习:完成P52 活动。 【教师点评】 问:“橡胶种植”和“甜菜制糖”属于哪个产业类型?它们的区位条件 为何不同? 提示:橡胶种植属于农业,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没有适宜的水热条 件就无法生产;甜菜制糖属于工业,由于原料运输不便,且原料加工后体 积和质量大大减小,因此适宜靠近原料地。 问:为什么面包制作要接近市场? 提示:产品容易变质,不易运输。 突破重点难点: 先让学生 了解主要的产 业活动类型,然 后通过举例常 见的产业活动 类型,鼓励学生 结合生活实际 思考、分析产业 活动区位因素。 简单区分讲解 农业区位因素 和工业区位因 素,为后续两节 内容做铺垫。 突破重点: 通过实例 分析判断,熟悉 和掌握常见产 业类型的主导 区位因素。 设计问题, 加深对不同产 业活动区位的 理解。 株洲市四中2014 年上期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案 编号B20301 我们必须拿我们所有的,去换我们所没有的。 【过渡】 由于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在寻求最优区 位的同时,相互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加深。主要体现在生产、贸易、信息交 流过程中。 【学生板书3】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产生原因: 资源分布 的地域差异和 社会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 (一)生产协作 1、原因:工业产品生产需经过多道工序。 2、表现:某种产品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如 布匹生产 某产品的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如汽车生产 (二)商贸联系1、原因:产业活动 地域分工 加深。 2、表现: 区际贸易 (一国范围内,联系密切); 国际贸易 (国与国之 (三)科技与信息联系1、原因: 信息技术 的突飞猛进。 2、表现: 互联网 的普及和 电子商务 的发展。 三、因地制宜 1、产业地域的形成:产业活动 地域分工 导致产业的 空间集聚 2、工业地域:规划建设中强调因地制宜 ,发挥 地区优势 ,克服 发展原则:发展方向与当地优势条件 发展潜力相适应。 【过渡】 生活中很多实例、现象背后都有区位因素的影响。 【学生板书4】 【学生板书5】 1、根据P51 材料,说出深圳的地理区位特点。 位置: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 自然区位:位于河流入海口,南临深圳湾、大鹏湾,地势平坦、水源 充足。 经济区位:京九、京广线交汇,运输条件优越;紧邻香港特别行政区, 中央设立经济特区,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科技人才集中,产品科技含 【教师点评】材料分析要紧扣材料,充分提取图文中的信息,再结合自己积累的知 识,与材料信息整合,用简洁的语句进行分条叙述。 突破重点: 学案主干 整理,引导学生 了解产业活动 主要地域联系 类型,进一步理 解产业活动中 “因地制宜”的 重要性。 通过案例 分析,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知识、 思考分析、语言 表达能力。 通过问答 题表述过程,感 受地理问答题 的作答思路和 株洲市四中2014 年上期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案 编号B20301 我们必须拿我们所有的,去换我们所没有的。 问:我们分析一个区域的区位特点,一般从哪些因素入手分析? 提示:区位包含两方面含义,位置和联系,其中与周边事物的联系又 可以从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两方面分析。 【学生板书6】 2、美国福特公司汽车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 15 个国家和地区。你认为 这样的布局合理吗?为什么? 合理。汽车生产过程中各零部件可以独立生产。因此在全球选择不同 部件生产的最优区位,可以加强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同时专业化生 产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方法。 小结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生产协作 2、商贸联系 3、科技与信息联系 三、因地制宜 小结本节课知 识主干,供学生 整理思路,形成 知识框架。 巩固检测 1、与摩托车厂配套的计速器厂、齿轮厂、轮胎厂等工厂,它们之间的联系 属于 A.商贸联系B.信息联系 C.生产联系 D.地理空间[ 2、下列各产业之间属于生产协作关系的是 A.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B.地区或国际之间的资本、技术、产品、劳动力流动 C.互联网的推广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D.某地区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群分布 3、下列工业区位最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葡萄酒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B.服装加工厂、羊毛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C.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D.钢铁厂、时装加工厂、家具厂 4、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结合练习,巩固 本节课所学知 株洲市四中2014年上期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案 编号B20301 我们必须拿我们所有的,去换我们所没有的。 落户惠州大亚湾的中海壳牌石油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据此回 世界石油化工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石油化工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 石油化工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扩散 跨国公司需要寻找最优区位 属于高新产业布局宜接近消费地 与上、下游产品生产与开发构成产业链 典型的原料指向型工业 7、近年来,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到我国兴办汽车厂,其主要原因是 A.技术水平高B.原料丰富 C.地租廉价 D.市场广阔 8、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跨国公司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中国 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中国发展经济B.转移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C.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关税 D.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利于建厂 【作业布置】 补充完善学案,完成相应的《学海导航》练习。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