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京潮”下的北京站

   2020-01-31 627

 1月26日,工作人员在北京陶然亭地铁站对进站乘客测量体温。北京市地铁自1月24日首班车起,陆续在北京西站、北京站、首都机场、北京南站、西单站等50余座车站,由专人穿戴防护服对进站乘客体温进行测试。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返京潮”下的北京站

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1月30日晚8时15分许,从沈阳抵达北京的D18次列车,平稳停靠在3站台。

总共16节车厢,下车乘客或约只有100多人。听不到任何喧哗。

作为一趟从东北通往北京运送旅客密度较高的列车,在正月初六——一个原本属于返程高峰的日子,人流密集度直线下降,让它失去应有的模样。

一名负责站台清洁的保洁员说,这是她从事保洁工作5年多来“最轻松”的一个春运返程日。她一边刷着手机新闻,一边回复着记者:“人少,加上大家都小心翼翼,烟头、纸屑少了,就连吃过的方便面盒都见不到几个了。”

戴着口罩,每个人行色匆匆,从站台到出站口,不到10分钟,这趟列车的乘客已“人去无痕”。

“如果不是为了心中那点小梦想,我宁愿躺在老家的炕头上睡他个‘天荒地老’。”一名何姓乘客同记者调侃道:“现在出门,保护好自己,少给国家添麻烦!”

据他回忆,从沈阳至北京这5个多小时的行程中,车厢内鲜有人说话,甚至没人上卫生间。“大家都窝在座位上,或盯着手机,或闭目养神。”“列车员来回兜售着盒饭,从车头到车尾,一趟又一趟还是没有人买,列车员自己都笑了。”

正如有网友在微博中写道:“如果不是这场疫情,也许永远不知道春运返程的车厢如此清净!”

如果说抵京的乘客大幅度减少或与假期延长有关,而从北京站乘车驶向其他城市的旅客,在1月31日这天,同样稀少。

“全副武装”的安检人员,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给每位进站旅客量体温。“天冷,你自己用手搓搓脑门,不然测出的温度不准!”记者进站时,一位安检员提醒。

除了测试额头的体温,也有安检员提示可把手腕伸出来,“温度几乎一样。”

作为此次别样春运的亲历者,每天在北京站值勤近15个小时,北京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铁鹰突击队队员刘登笑更需要在“关键时期”守护好“关键岗位”。

“现在疫情防控到了紧急时刻,我能做的就是让人群密集的北京站多一点安宁,对国家作一点贡献。”刘登笑还说,“对家庭而言,把自己保护好,可让作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放心,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大年初一,远在山东济宁的妻子发信息给他:“今天医院通知,请各医护人员做好准备,随时前往武汉支援。我想报名,你觉得呢?”“如果把我隔离了,你会照顾好父母和闺女吗?”

刘登笑的回复是:“情况紧急,咱们年轻不容易感染,想报名就报名吧,我支持你!还有,在北京我会照顾好自己,放心,家里一切有我。我们一起并肩战斗。待到春暖花开,肺炎疫情彻底消失时,我接你们到北京来!”

刘登笑说,“看到妻子的信息,有点莫名的感动,在大灾大难面前,她成熟了。”

始建于1901年的北京站,经历了近120年的岁月洗礼,已成为多数北京人的精神记忆、外地旅客心中的首都地标。自上世纪80年代,一年一次全球罕见的人口大迁徙,让“春运”正式载入中国人话语体系,成为不可或缺的新春标志。

而在此刻,因受新型肺炎疫情影响,北京站的今年春运“下半场”,在“例行”的返程日来临时却经历着短暂、非“常态”的宁静。

就像刘登笑所言:他宁愿再苦再累,亦希望北京站快点恢复往日的喧闹,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每个人可以摘掉口罩,百毒不侵!(完) 【编辑:周驰】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