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新型肺炎病毒有“人传人”迹象到底是何时发现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31日向国内媒体透露,早期已经有“人传人”的看法,但受当时条件限制,谨慎作出“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等结论。
近日,一份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中国研究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发表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论文,因提出“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的观点引发高度关注。
作为论文通讯作者之一的冯子健表示,论文中“2019年12月份即在密切接触者中发生了人际传播”的观点,是在1月23日拿到相关数据,看到有一些没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病例,作出的推论。
冯子健补充说,其实“人传人”的推论,比较早就已经有这样的看法。但这个过程需要调查核实,包括详细询问、核实每个患者的暴露史。最初获得的27个病例,其中26个病例都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只有1个没有,所以当时作出患者“因华南海鲜市场暴露感染”的推测是占上风的。
冯子健还指出,另外,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在1月11日之后才逐渐使用。在这之前,无法对病例分类,因为这个季节流感、腺病毒感染也很多。如果一开始不把暴露史作为优先标准,就会造成流行病学中说的“错分”。
“所以,我们第一时间并不是确认暴露来源,而是要确定这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新的疾病,还是其他疾病在这个季节、在某个医院突然出现的聚集性升高。在最开始的几天,这是最首要的任务。”冯子健说,“当我们确认这是一个独立的、新的疾病之后,还需要扩展检测,搜索是不是还有肺炎特征比较相似但可能无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即最开始判断的暴露因素之外的病例,是一个逐渐扩展的过程。”
冯子健称,这个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是没有诊断试剂,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病,所以下结论就比较谨慎。当有了试剂之后,早期迹象也表明,刚开始用时,试剂对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标本阳性检出率比较低,我们不敢轻易排除掉。受这种早期的限制,下结论就非常谨慎。
“但是,我们从最早开始,就把它当作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来对待,第一时间采取了密切接触者管理等措施。”冯子健说,对疾病的认识有个过程,它不会一开始就把全貌展露出来。公布信息总是要谨慎的,所以从开始的“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到“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这都和病例诊断、实验室检测结果逐步用于病人的甄别有关,需要一个过程。(完)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