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01月31日 23: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近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牵动着民众的心。1月31日,中新网记者采访到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他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对疫情防控进行了分析。
【解说】傅华认为,目前最有效的防护措施依然是自我隔离,在需要外出时,则一定要注意戴口罩和勤洗手。他指出,这两方面如果做好,风险就大大降低,就没必要对病毒过分恐惧。
【同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 傅华
口罩也不一定要24小时都戴,实际上如果你没有接触到外面的东西,你都在家里面,实际上你就没有必要戴。如果是在你自己的办公室,一个人的办公室里面,也没有必要戴。
【解说】截至采访时,中国各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已近万例,这一数字令人担忧。对此,傅华也作出了回应。
【同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健康可能传播研究所所长 傅华
当然我们说也有其他的一些病可能不是很严重,可能很多人都有感染,不止一两万人,流感什么的都有。但我们没有这样的(重视)高度,所以比较严重,作为一级响应的(传染病)来讲,解放以来这个还是比较大的一个情况。
【解说】对于疫情未来的发展,傅华表示,具体的发展趋势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但从隔离的时间来推算,正月十五后,隔离举措的效果应该会开始显现。
【同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健康可能传播研究所所长 傅华
它的潜伏期是在两个礼拜或者说15天,我们国家真正采取隔离或者控制的措施,实际上就是年三十,武汉封城什么的,这个时候开始。它就应该在正月十五,在两个礼拜以后,按道理它就应该下来的。
【解说】傅华说,当前中国的防控措施已经比较到位,他呼吁民众科学看待病毒,在认真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不必感到过度恐慌。
张尼 温孟馨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唐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