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越来越重视,很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户外的项目,比如徒步、越野跑、负重跑和登山等开始广泛被大众所参与,而在进行户外运动的同时为了减少肌肉的运动损伤更加方便的进行户外运动,出现了大量专用于运动的服装;
但是现在的运动服装无法最大化的完善和满足耐力运动需求,在高海拔运动或超长距离极限越野跑时,衣物的贴身感,导汗度,轻便度都对肢体的符合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的运动服装不适宜高海拔运动。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高海拔运动的不染色单导速干保暖环保内衣套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染色单导速干保暖环保内衣套装,包括内衣主体,所述内衣主体的两侧以自身纵轴线对称连接有供左右臂穿戴的左袖和右袖,所述左袖和右袖的中节肘部位置处沿袖身宽度方向横向分布有护肘,所述内衣主体以及第一穿套部和第二穿套部的外表面层覆盖有竹炭纤维组,所述内衣主体与下裤呈套装穿戴于人体上下肢体,所述下裤的下方对称分布有护膝。
优选的,所述内衣主体以及左袖和右袖皆通过Dryarn超细纤维、以色利 Nilit纱线、韩国CREORA氨纶以及竹炭纤维等至少4种功能性纤维经过配比一体式编织成型,且各组成材料之间无明显连接痕迹,所述右袖的末端形成一供右手臂伸出的第一穿套部。
优选的,所述内衣主体的上端开有一供头部穿戴的第二穿套部,所述内衣主体的下端开有包覆有手臂便于上半身穿戴的第一穿套部,所述内衣主体下端向内卷收并缝合形成一收口端,所述收口端包括有二次收口端,所述二次收口端位于收口端的上方,且两者互为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竹炭纤维组包括有双竹炭纤维组,所述双竹炭纤维组两两一组纵向均匀交叠,并与竹炭纤维组等距间隔分布于内衣主体以及第一穿套部和第二穿套部上,所述竹炭纤维组的内侧交织连接有覆盖于内衣主体内部的汗液导出面,所述汗液导出面的两侧缝制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护腰,所述内衣主体上方近第二穿套部处印设有标识。
优选的,所述汗液导出面的制作材料为Dryarn超细纤维,且其工作原理效应为“芯吸效应”,且构成所述汗液导出面的纤维体皆为环孔状真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左袖和右袖长度一致,且所述护肘于左袖和右袖上的分布平面高度不等于左袖和右袖的平面高度,所述左袖和右袖上还缝制有粘扣。
优选的,所述下裤的底部位于小腿后方纵向分布有小腿紧收部,所述下裤的上方大腿侧方向延伸分布有防磨螺纹,且下裤的上方中间位于人体腹部处设有腹部紧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不染色单导速干保暖环保内衣套装各组成材料之间无明显连接痕迹,使得成衣整体结构完整,线条流畅,于皮肤接触丝滑,无异物感,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一种纱线的性能,在保暖、速干、透气、除臭等方面表现出众,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极限运动需求,整体延展性与稳定性更好,且极大程度的减少效能款整体缝合线,减少运动时,装备带来的摩擦,提供亲肤、舒适的穿着体验。
图中:1、内衣主体,11、汗液导出面,12、护腰,13、竹炭纤维组,131、双竹炭纤维组,2、左袖,21、护肘,22、第一穿套部,23、粘扣,3、右袖, 4、标识,5、第二穿套部,6、收口端,61、二次收口端,7、下裤,71、防磨螺纹,72、护膝,73、腹部紧收部,74、小腿紧收部。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染色单导速干保暖环保内衣套装,包括内衣主体1,内衣主体1的两侧以自身纵轴线对称连接有供左右臂穿戴的左袖2和右袖3,内衣主体1以及左袖2和右袖3皆通过Dryarn 超细纤维、以色利Nilit纱线、韩国CREORA氨纶以及竹炭纤维等至少4种功能性纤维经过配比一体式编织成型,丙纶纱线的拒水性让细菌无法在织物上存活,新竹炭天然的吸附作用,提升整体抑菌性能,避免汗臭,各组成材料之间无明显连接痕迹,右袖3的末端形成一供右手臂伸出的第一穿套部22,科学配比组合而成。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一种纱线的性能,在保暖、速干、透气、除臭等方面表现出众,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极限运动需求,结合意大利无缝一体成型编织工艺,整体延展性与稳定性更好,且极大程度的减少效能款整体缝合线,减少运动时,装备带来的摩擦,提供亲肤、舒适的穿着体验;
左袖2和右袖3的中节肘部位置处沿袖身宽度方向横向分布有护肘21,左袖2和右袖3长度一致,且护肘21于左袖2和右袖3上的分布平面高度不等于左袖2和右袖3的平面高度,护肘21凸起于左袖2和右袖3的外表面,优选为凸起,在运动时,护肘21凸起形成对肘部的运动保护,使运动肌肉提拉并绷紧,可及时避免运动损伤,护膝72与护肘21的结构和作用相同,护膝72保护腿部膝盖处的肌肉组织,避免摩擦伤的产生,以及减少运动损伤的作用,在运动的时候,护膝72与护肘21随着力的作用箱风琴一样展开合拢,肘部和膝盖弯曲处符合人体结构,风琴感的护膝72与护肘21更便于组织运动,左袖2和右袖3上还缝制有粘扣23;
内衣主体1与下裤7呈套装穿戴于人体上下肢体,下裤7的下方对称分布有护膝72,下裤7的底部位于小腿后方纵向分布有小腿紧收部74,小腿紧收部74收紧小腿,防止小腿部份的裤体因运动出汗而滑脱,同时收紧小腿肌肉,紧贴腿部,更有利于汗液挥发,下裤7的上方大腿侧方向延伸分布有防磨螺纹71,防磨螺纹71增厚裤体组织,防止裤体之间的摩擦导致的磨损,且下裤7的上方中间位于人体腹部处设有腹部紧收部73,腹部紧收部73紧收腹部脂肪,使运动时脂肪不会导致使用者产生下腹坠感,增加舒适体验,内衣主体1以及第一穿套部22和第二穿套部5的外表面层覆盖有竹炭纤维组13,内衣主体1的上端开有一供头部穿戴的第二穿套部5,内衣主体1的下端开有包覆有手臂便于上半身穿戴的第一穿套部22,内衣主体1下端向内卷收并缝合形成一收口端6,收口端6包括有二次收口端61,二次收口端61位于收口端6的上方,且两者互为平行设置;
竹炭纤维组13的内侧交织连接有覆盖于内衣主体1内部的汗液导出面 11,汗液导出面11的两侧缝制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护腰12,内衣主体1上方近第二穿套部5处印设有标识4,竹炭纤维组13包括有双竹炭纤维组131,双竹炭纤维组131两两一组纵向均匀交叠,并与竹炭纤维组13等距间隔分布于内衣主体1以及第一穿套部22和第二穿套部5上,改变竹炭纤维原有的椭圆形结构,形成蜂窝多孔状,竹炭纤维组13和双竹炭纤维组131相配合,不仅可瞬间吸收并蒸发大量水分,且洗涤次数越多,速干效果越好。并且比普通竹炭纤维更柔软舒适,具备更好的亲肤感,双竹炭纤维组131在竹炭纤维组 13的基础上结构重叠,并顺着内衣主体1向下方延伸,可增加整个内衣主体 1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保证自身蜂窝结构在长期使用中纤维组织不会松散和位移;
汗液导出面11的制作材料为Dryarn超细纤维,且其工作原理效应为“芯吸效应”,且构成汗液导出面11的纤维体皆为环孔状真空结构,可有效通过自身的环孔状真空结构将内部的汗液导出至外界的竹炭纤维组13和双竹炭纤维组131处,提升内部的环境清洁度。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不染色单导速干保暖环保内衣套装时,将头和手臂依次穿入内衣主体1内,并以此自从第一穿套部22和第二穿套部5内穿出,左袖2和右袖3固定双臂,以使内衣主体1穿戴于人体上半身,将双腿套入下裤7内部,使穿戴步骤完成,在运动时,在需要对手臂进行防护,或者在不需要防护的时候,通过撕扯粘扣23,将左袖2和右袖3分为上下两节,使手臂部位暴露,加快排汗,在身体表面大量出汗,但是又身处于需要对身体表面进行防护的地域时,几乎不沾水的Dryarn超细纤维通过芯吸作用将皮肤上的汗液和湿气,迅速转移到衣服表面,保持内层干爽,Dryarn超细纤维内部真空,近水端纤维管口与水分子接触形成纤维中真空孔隙,此时大气压值超过纤维内部的真空,水就自然压积进入纤维孔隙中,纤维孔隙越细,芯吸效应愈明显,这种芯吸透湿效应愈强,哪怕高强度长时间运动,环保内衣的排汗速度也不会受到影响,会自动跟随排汗强度而自动增加的,外层吸湿的竹炭纤维组13和双竹炭纤维组131迅速将汗水吸收并排出,即使大量出汗,也能有效保证衣物整体速干体验,防磨螺纹71防止下裤7受到摩擦力破坏,腹部紧收部73在具有汗液导出面11的汗液导出功能的同时收紧腹部,对腹部肌肉进行保护,收口端6和二次收口端61对内衣的下摆部位进行结构卷收和固定,避免下摆端点处丝线经过长时间使用内收或抽丝,从而避免整体性功能的稳定使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站全部内容来自蜘蛛爬取互联网内容,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使用!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