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在前几年快速崛起,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快准狠,不过现如今快时尚品牌发展似乎也没那么顺畅了,不断呈现出了放缓趋势,很多日本快时尚服装品牌不断缩紧门店。
快时尚商品更新速度快、性价比高,很符合当代年轻人回归价值本身而非追求品牌的作风。作为一个时尚之都,日本在快时尚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亚洲地区,更是吸引了无数的粉丝。不过日本平价小清新品牌日渐式微。
如今,各种成本的上升,包括房租和人工成本的增长,让传统百货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经营逐渐步入困境,传统百货行业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身处黄金地段和繁华商圈的商铺,也可能门可罗雀。
日本时尚集团好俪姿Honeys近期发布的财报显示,集团销售额已连跌三年,从今年起的三年时间内,Honeys将在中国市场减少约270家门店,其中30家已于今年春季前关闭。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已不是首家显现颓势的日本服装品牌。而在国内人工成本暴涨、服装品牌竞争越发激烈和消费者喜好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不善变化的日本小清新品牌的优势已荡然无存。
不断关店由于中国服装零售市场持续不景气,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许多服装生产基地逐渐向劳动力更低廉的东南亚、印度地区转移,不仅大型服装企业伊都锦Itokin决定撤出中国,拥有众多门店的日本快时尚集团好俪姿Honeys也在不断地关店。
著名鞋厂朝日Asahi也因运营成本的迅速增加,计划在5年内将生产全部迁回日本国内。原本所有产品都在中国制造的日本旅行箱生产商SUNCO也于2015年重启自有工厂,关闭中国生产线。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劳动力成本的日益高涨、经营模式单一和竞争激烈是导致日本服装品牌纷纷外迁的主要原因。
日本快时尚集团好俪姿Honeys于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是最早入驻中国市场的日系品牌之一,主要面向学生和年轻白领阶层的消费者,其市场份额不断被欧洲快时尚品牌Zara、优衣库以及H&M等抢占,Honeys也在逐渐撤离中国的百货商场。目前,Honeys有近90%的货品在中国生产,并且在上海和山东建有两个物流中心,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是其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最大阻力。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工成本在短短10年内暴涨到原来的7倍,企业必须重新选择价格更低的生产基地来削减开销, 除了撤离中国,似乎别无选择。原本对中国市场潜力抱有很大期待的日本服装以及零售企业,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华地区的销售和生产战略,并作出调整。
日本时尚服装丧失竞争力随着欧美快时尚品牌的迅速崛起,日本时尚服装品牌逐渐沦为“三不沾”——不时尚、不快、质量不好。由于Honeys等日本服装品牌的供应商多为中国企业,逐年暴涨的人工成本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服装行业专家表示,Honeys的供应商主要是中国和韩国企业,其中近90%的服装在中国生产,研制周期约30-45天。相比之下,快时尚品牌ZARA的研制周期则由此前的3周锐减至2周左右,而H&M等品牌也多保持在3周内。
人工成本的增长也对Honeys等品牌影响巨大。2008-2015年,广东省一类城市(广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从860元/月提升至1895元/月,上涨幅度达1.2倍。而东莞、佛山等二类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也从770元/月逐年上调到1510元/月。多家工厂的负责人表示,2008-2015年,工人工资翻倍增长,在此影响下,Honeys等多品牌将工厂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Honeys2014年初曾发布消息称,集团决定在缅甸子公司所处的MIP工业区建设第二工厂,并预定于2014年4月开始投产。据介绍,第二工厂主要生产夹克衫、衬衫和女用罩衫,并销往日本和中国。预定投资额约为6亿日元,占地面积约为3公顷,员工人数约为2000人。
在中国内地一二线城市,原本属于Honeys等日本品牌的市场份额早已被ZARA、H&M、优衣库等快时尚品牌蚕食,而在三四线城市,快时尚品牌的下沉和国内品牌的异军突起也让Honeys等品牌的发展束手束脚。
近两年,更时尚也更昂贵的Moussy等日本品牌逐渐落户国内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但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去年12月,Moussy等品牌的母公司BaroqueJapan集团首次公布了业务数据,去年前三季度BaroqueJapan销售额同比增长102.7%至490.59亿日元,营业利润和净利却大跌87.3%、83.6%至36.36亿日元、22.21亿日元。该集团表示,因库存积压、上市费用和海外事业扩展成本,利润有所下滑。
如今中国零售行业呈现出不断分化的趋势,差异化竞争成众多服装品牌赢得市场的重要策略之后,日本快时尚品牌也要不断创新变革,才能在快时尚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