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开局不利 量化投资发展空间广阔

   2018-08-05 445

  量化有利于私募优化风险控制,补齐主动投资的风控短板,也浓缩了好的投资理念为主动投资提供借鉴,还能帮助私募选股。私募认为量化投资是大势所趋,擅长主动管理的私募要积极适应投资发展的新时期。同时,量化有利于私募优化风险控制,补齐主动投资的风控短板,也浓缩了好的投资理念为主动投资提供借鉴,还能帮助私募选股。

  量化基金开局不利

  量化基金“开局不利”叠加自身产品设计存在滞后性等多种因素影响,量化投资策略对投资者吸引力大打折扣,入市情绪有所减弱。不过,与市场恐慌情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来看,量化基金仍是一个需要重点把控的新风向。

  对于未来量化基金的发展情景,杨晓晴表示,量化基金采用数量化模式择时选股,具有投资范围广、风控严格、坚守纪律投资、规避人为主观非理性等优点,同时量化基金在2016年的优异表现也证明了其模型的有效性,总体上量化投资已获得人们的认可。只是近半年市场风向明显转换,还不够完善的量化模型未能适应当前市场的变化,所以变现不佳。但量化投资的理念是正确的,这条道路是行得通的,相信随着模型、理论、技术的完善和进步,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量化基金也能成为投资界的常春藤。

  “中国是一个新兴市场,现在上市公司数量已逾3000家,深度调研的主动投资管理组合一般管理50只以下股票,主动选股难度大大增加,无法完整覆盖所有股票。而量化的方法可以监控所有股票的财务指标、市场面的变化,及时按照纪律交易,这意味着未来量化投资也将能够更加有效捕捉投资机会。”博时淘金大数据100基金经理桂征辉指出。

  同时,林成栋表示,时间会证明量化投资在中国依然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和良好的表现,市场要给量化投资一点时间,量化还是需要经过熊市、牛市的检验。海外量化基金占全市场的30%,而中国不到6%,所以行业空间很大,良性竞争也将促进行业发展,促进中国本土量化基金的成长,最终量化投资基金会成为未来国内资管行业的主流模式之一,甚至某种程度上促进中国机构投资者比例的提升和散户化的降低。

  量化投资发展空间广阔

  量化基金一向是高大上的代表,因为模型黑箱,因为操盘者中海归居多。但从2016年10月以来,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量化基金近乎全军覆没。而且曾经的带头大哥也难逃滑铁卢之命运。

  据2016-2021年基金业投资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统计,截至2017年5月12日,相比较2016年10月起,大盘涨幅为1.89%。专注机构投资者行为研究的牛熊交易室统计显示,61只主动管理型量化基金仅仅9只跑赢市场,正收益的也仅仅14只,平均收益仅-4.61%。其中曾经的带头大哥长信量化先锋收益为-10.49%。

  机构化和资产配置对底层产品的需求,一般有以下几方面:基准的约束力加强、Alpha和Beta的分离、风格的稳定性、容量大和流动性好、费效比高。比如养老金以及校友基金会,可能它的资产是逐年增长比较快。需要一个稳定的收益来匹配,这样对收益端的要求容量比较大,稳定性要求也比较高,比如每年有6%到8%的绝对收益需求。资产拥有人管理大资金,需要大类资产配置。它们不会喜欢风格偏移。比较受青睐的是风格稳定且有一定的超额收益,这样在顶层做大类资产配置的时候可以相对明晰。

  从细分产品类别看来,过去三年的增长主要来自主动量化基金。指数增强品种规模不增反减,可能和股票市场整体表现有关,但2017年开始逐渐好转。2015年受到追捧的绝对回报基金,也由于股指期货受限的原因,2016的规模呈现不少赎回。综合看来,在中国机构化趋势加速,大类资产配置的需求日趋旺盛的时候,量化投资的风格顺应了这个趋势,贴近机构的配置需求,发展空间相当广阔。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