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8-07-18 浏览: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大发展时代,据测算,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2017年到2019年年均增长约为18%,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规模。2018年作为全面实施工业互联网的开局之年,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日前,中国制造业巨头富士康科技集团借30周年之际邀请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投资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及社会各界代表,就 AI-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主题,共话工业互联网未来。
专家们认为,C2M(顾客对工厂)是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工业互联网尚未成熟,尚缺乏定制化生产能力,导致生产与需求脱节,在融合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数据积累以及工业互联网建设问题。
最大机会是全自动化AI
我觉得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我们过去研究得太少,可能花的精力也不太够,之前更多的关注是在 互联网+ 的方面。未来,应该把精力投入到工业互联网上,工业互联网即在原来基础上的 +互联网 。 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表示,看好工业互联网未来发展,希望中国制造能 赢在未来 。
作为互联网领域的专家,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中国互联网创业环境为AI打下了一个重要基础,使我国有望成为AI大国,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积蓄了重要能量。
在创新工厂眼里,AI分为四种:互联网AI、基于大数据的商业应用、实体世界的智能化以及全自动化的AI。其中,全自动化的AI是跟工业连接最多的部分, 这个时候AI实现了自动化,而且能自主去判断去寻找它的路径,它有手有脚可以触摸、行动,我认为这是工业互联网最大的机会。 李开复表示。
在李开复看来,目前全自动化AI中美两国各有优势, 美国的技术更领先,但中国政策场景和落地更好,加上丰富的数据资源,让我国企业具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李开复指出。
工业超级大脑 赋能
对于AI如何赋能工业互联网,腾讯公司副总裁王龙给出了进一步解读。他说: 不管是实体经济还是实体资产数字化,AI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第一,AI的感知、交互、决策将会帮助工业企业更好地发现需求;第二,AI比人类灵活,如突然加班或变换生产工艺时AI可以帮助压缩生产和质检的环节;第三,当把线上线下融合,把生产制造环节线上化以后,我们会发现一些新的商业机会。比如,通过物联网的技术或AI技术感知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大数据做上下游的数据整合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进行指导决策。
关于第三点原因,王龙提到,富士康的行业经验和数据资源无可替代,希望能把腾讯的优势力量和富士康的行业经验结合,打造一个真正的 工业超级大脑 赋能行业企业,助力 中国制造2025 。
不过,作为 中国制造2025 主力军的依然是中国制造业的大型企业。如今即将转型为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富士康科技集团,也在利用AI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富士康未来将成为 一家全球创新型的人工智能平台,而不只是一家制造公司 。 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说。
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进一步融合,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前景无限。人工智能商业化实验室创始人吴霁虹表示: 在融合的过程中,以前的两个大体系可能会变成5-10个大体系,每一个体系里面还会衍生出新的增量经济,这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增量经济。 可以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成熟,以及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未来工业互联网下单定制产品这样的C2M将不再是梦想。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工业互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