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及其联动开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19-03-01 17

  顶开式滚筒洗衣机主要包括箱体、外筒和内筒。其中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盖,外筒的周向在与上盖对准的位置处设置有外筒盖,内筒的周向在与外筒盖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内筒盖。当内筒盖转动到内筒的顶部时,上盖、外筒盖和内筒盖对准,用户可以将上盖、外筒盖和内筒盖打开,向内筒内投放衣物或者从内筒内将衣物取出。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顶开式滚筒洗衣机,需要用户对上盖和外筒盖分别进行操作,换句话说,需要用户手动地、依次地将上盖和外筒打开。上盖和外筒盖的上述操作步骤繁琐,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用户体验较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顶开式滚筒洗衣机的上盖和外筒盖开启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洗衣机的联动开盖系统,所述洗衣机包括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外筒,所述箱体的顶部枢转地设置有上盖,所述外筒的顶部枢转地设置有外筒盖,所述外筒上还设置有外筒锁,所述外筒锁能够使所述外筒盖保持在关闭状态;所述联动开盖系统包括拉绳,所述拉绳的第一端与所述外筒锁相连接,所述拉绳的第二端与所述上盖操作连接,所述上盖被打开时能够带动所述拉绳的第二端,使所述拉绳的第二端拉动所述拉绳的第一端从而将所述外筒锁解锁。

  在上述联动开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动开盖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弹性复位装置,所述弹性复位装置包括活动件;所述拉绳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动件相连接,所述上盖被打开时能够驱动所述活动件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拉绳的第二端。

  在上述联动开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复位装置还包括固定件和弹性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可滑动地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活动件之间,用于使所述活动件恢复到原始位置。

  在上述联动开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包括枢转端、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枢转端用于使所述上盖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自由端与所述箱体的衣物投放口相对应,所述第二自由端与所述活动件的一端操作连接。

  在上述联动开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自由端与所述活动件的操作连接设置为所述上盖打开预设角度之后所述第二自由端与所述活动件的一端相抵,并且随着所述上盖的进一步打开所述第二自由端能够驱动所述活动件移动。

  在上述联动开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自由端的端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二自由端通过所述滚轮与所述活动件的一端相抵。

  在上述联动开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动开盖系统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自由端与所述箱体之间,用于为所述上盖的开启提供阻尼。

  在上述联动开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阻尼器是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自由端枢转连接,所述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枢转连接。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上述联动开盖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动开盖系统。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拉绳将上盖和外筒锁连接在一起,使得外筒锁在上盖被开启的过程中被打开,进而使外筒盖在自身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够自动打开。所以,本发明的联动开盖系统能够使外筒盖在洗衣机的上盖被打开时自动打开,简化了用户打开洗衣机上盖和外筒盖的操作步骤,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拉绳的第一端与外筒锁相连接,拉绳的第二端与上盖操作连接。上盖被打开时能够带动拉绳的第二端,并使拉绳的第二端拉动拉绳的第一端将外筒锁解锁,从而使外筒盖能够在自身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自动打开。

  进一步,拉绳的第二端与弹性复位装置的活动件相连接,当上盖被打开到预设角度时,上盖的第二自由端能够与活动件的一端相抵。并且随着上盖的进一步打开,第二自由端能够驱动活动件移动,使拉绳的第二端拉动拉绳的第一端将外筒锁解锁,从而使得外筒盖能够在自身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自动打开。当上盖被关闭之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活动件和拉绳的第二端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1、箱体;11、滑轮;2、外筒;21、外筒锁;3、内筒;4、上盖;41、第一自由端;42、枢转端;43、第二自由端;44、滚轮;5、外筒盖;6、气缸;61、活塞杆;62、缸体;7、弹性复位装置;71、活动件;72、弹簧;73、固定件;8、拉绳。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节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附图中的各部件之间是按一定比例关系绘制的,但是这种比例关系并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调整后的技术方案仍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申请是结合顶开式滚筒洗衣机来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洗衣机,这种应用对象的改变并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顶开式滚筒洗衣机主要包括箱体1、外筒2和内筒3。其中,外筒2固定地设置在箱体1内,内筒3枢转地设置在外筒2内。箱体1的顶部枢转地设置有上盖4,外筒2的顶部枢转地设置有外筒盖5,外筒2上还设置有外筒锁21,外筒锁21能够使外筒盖5保持在关闭状态。进一步,本发明的联动开盖系统主要包括拉绳8,拉绳8的第一端与外筒锁21相连接,拉绳8的第二端与上盖4操作连接,上盖4被打开时能够带动拉绳8的第二端,使拉绳8的第二端拉动拉绳8的第一端将外筒锁21解锁,从而使外筒盖5在自身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自动打开。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外筒盖5的自身驱动装置是扭簧,该扭簧设置在外筒盖5和外筒2之间。当外筒锁21被拉绳8解锁之后,关闭状态下的外筒盖5在扭簧的作用下能够自动打开。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外筒盖5的自身驱动装置设置为其它任何可行的装置或结构,例如电机,使电机的输出轴与外筒盖5的枢转端连接,使电机的机体与外筒2固定连接,电机通电时将外筒盖5打开。

  继续参阅图1,上盖4包括第一自由端41、枢转端42和第二自由端43。上盖4通过枢转端42与箱体1枢转连接,具体地,枢转端42被设置为半圆结构(图中未标示),该半圆结构通过转轴(图中未标示)与箱体1枢转连接。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枢转端42设置为其他任何可行的结构,例如与第一自由端41和/或第二自由端43平行的板状结构。第一自由端41和第二自由端43分别位于枢转端42的两侧。其中,第一自由端41与箱体1的衣物投放口相对应,当上盖4被关闭时第一自由端41将衣物投放口覆盖。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用于顶开式滚筒洗衣机的联动开盖系统还包括气缸6、弹性复位装置7和拉绳8。其中,气缸6主要包括活塞杆61和缸体62。活塞杆61远离缸体62的一端与第二自由端43枢转连接,缸体62远离活塞杆61的一端与箱体1枢转连接。在上盖4打开的过程中,第二自由端43会给气缸6施加一个纵向力,在该纵向力的作用下活塞杆61向靠近缸体62的方向移动,为上盖4提供阻尼,防止上盖4打开过快与箱体1碰撞发出噪音。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任何可行的阻尼器代替气缸6用来对上盖4的开启起到阻尼作用,例如旋转阻尼器。

  继续参阅图1和图2,拉绳8的第二端与弹性复位装置7连接,上盖4在打开的过程中能够与弹性复位装置7相抵,并驱动弹性复位装置7带动拉绳8的第二端拉动拉绳8的第一端将外筒锁21解锁。

  如图2所示,弹性复位装置7主要包括活动件71、弹簧72和固定件73。其中,固定件73与箱体1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活动件71沿自身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固定件73内,弹簧72设置在活动件71和固定件73之间。具体地,固定件73具有内腔(图中未标示),活动件71具有凸肩(图中未标示)。常态下,活动件71的凸肩的上端与固定件73的内腔的上壁相抵,活动件71的凸肩的下端与弹簧72的上端相抵,弹簧72的下端与固定件73的内腔的下壁相抵。常态下的弹簧72处于压缩状态,用于使活动件71的凸肩始终与固定件73的内腔的上壁相抵。

  继续参阅图2,活动件71的上端与拉绳8的第二端连接,并且在上盖4被关闭时,活动件71的上端与第二自由端4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只有在上盖4被打开预设角度之后,第二自由端43的端部(图2中所示的右端)才会与活动件71的上端相抵。此时随着上盖4的进一步打开,第二自由端43的端部会驱动活动件71沿其轴线方向向下移动。活动件71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拉动拉绳8将外筒锁21解锁。

  进一步,从图2中不难看出,在第二自由端43驱动活动件71沿其轴线方向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自由端43的端部与活动件71的上端为滑动接触。为了避免第二自由端43的端部和活动件71的上端的磨损,以及使上盖4的开盖动作更加顺滑,第二自由端43的端部还设置有滚轮44,使第二自由端43通过滚轮44与活动件71的上端滚动接触。

  如图1所示,箱体1上设置有多个滑轮11,拉绳8的第一端与外筒锁21相连接,拉绳8的第二端与活动件71的上端相连接,拉绳8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依次绕过该多个滑轮11,以便使拉绳8处于拉伸状态。

  首先,用户手动打开上盖4。当上盖4转动到预设角度(如图2中所示的虚线)时,上盖4上的滚轮44与活动件71的上端相抵。随着上盖4的进一步打开,活动件71被上盖4驱动克服弹簧7的弹力向下移动。在活动件7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活动件71拉动拉绳8,使拉绳8将外筒锁21解锁。外筒锁21被解锁之后,外筒盖5上的锁扣脱离外筒锁21,外筒盖5在扭簧的作用下自动打开。

  在上盖4和外筒盖5需要被关闭时,用户先将上盖4关闭一定角度,使滚轮44脱离与活动件71的接触,使活动件71在弹簧72的作用下恢复到原始位置,进而使外筒锁21在自身弹性装置(例如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时用户再手动关闭外筒盖5,使外筒锁21将外筒盖5锁定在关闭状态。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上盖4和外筒盖5之间设置相应的联动关盖机构,使用户只需执行关闭上盖4的操作,就能够使上盖4和外筒盖5同时关闭。该联动关盖机构可以是任何可行的机构,例如设置在上盖4内侧的杆状结构,该杆状结构的一端与上盖4的内侧固定连接,该杆状结构的另一端与外筒盖5的外侧能够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上盖4被打开的预设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优选地,该预设角度大于零,以便外筒盖5只能在上盖4被打开一定角度之后才被打开,防止上盖4和外筒盖5同时打开时需要用户施加很大的力气。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上盖4和外筒盖5设置为能够被同时打开的形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联动开盖系统能够使外筒盖5在上盖4被打开时自动打开,简化了用户打开顶开式滚筒洗衣机上盖4和外筒盖5的操作步骤,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次选实施方式,可以省去弹性复位装置7和滚轮44,将拉绳8的第二端直接与上盖4的第二自由端43的端部连接。并且,将图2中的滑轮11的设置位置做出适当调整,例如将图2中的滑轮11设置在第二自由端43的端部的上方。相对于本发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此种实施方式虽然结构更加简单,但是开启上盖4的同时外筒盖5也被同时开启,不仅使用户操作费力气,而且在上盖4和外筒盖5被打开的过程中,外筒盖5还可能会存在与上盖4碰撞发出噪音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节是以顶开式滚筒洗衣机为例来对本发明的联动开盖系统进行介绍说明的,但是本发明的联动开盖系统还可以被应用到其他类型的洗衣机,例如具有外筒盖和上盖的波轮洗衣机。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