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的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为了提升织带的装饰效果,常常需要对其进行染色,现有技术中,织带染色时,染液的用量较大,加热染液时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造成了染色成本的上升。
(1)将编织成型的织带放入改性液中,浸泡处理2-3小时后,取出烘干至含水率为15-25%,其中改性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甲基丙烯磺酸钠14-20份、六氟磷酸钠11-15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5-8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14-19份、水280-300份;
(2)将织带二浸二轧,其中浴比为1:12-15,染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染料12-16份、正钒酸钠18-22份、植酸钠14-19份、氯化镧1-5份、水920-950份;
(3)将染色后的织带加入还原液中进行清洗,清洗后,烘干处理,制得成品,其中还原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连二亚硫酸钠6-8份、淀粉磷酸酯钠1-4份、水780-800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织带节能染色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制得的织带,其各项力学性能优异,尤其是染色效果好,色牢度高,同时染液的用量低,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其中,步骤(1)中的改性液,能有效的提升织带的表面活性,增加染料在织带表面的渗透和结合效果,进而有效的提升了染色效果;步骤(2)中提供的染液,能有效的提升染料在织带内部的结合强度,增强织带的色牢度,并且可以降低织带染液的用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条件。
(1)将编织成型的织带放入改性液中,浸泡处理2小时后,取出烘干至含水率为15%,其中改性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甲基丙烯磺酸钠14份、六氟磷酸钠11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5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14份、水280份;
(2)将织带二浸二轧,其中浴比为1:12,染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染料12份、正钒酸钠18份、植酸钠14份、氯化镧1份、水920份;
(3)将染色后的织带加入还原液中进行清洗,清洗后,烘干处理,制得成品,其中还原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连二亚硫酸钠6份、淀粉磷酸酯钠1份、水780份。
(1)将编织成型的织带放入改性液中,浸泡处理2.5小时后,取出烘干至含水率为20%,其中改性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甲基丙烯磺酸钠16份、六氟磷酸钠13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7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16份、水290份;
(2)将织带二浸二轧,其中浴比为1:13,染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染料14份、正钒酸钠20份、植酸钠16份、氯化镧3份、水930份;
(3)将染色后的织带加入还原液中进行清洗,清洗后,烘干处理,制得成品,其中还原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连二亚硫酸钠7份、淀粉磷酸酯钠3份、水790份。
(1)将编织成型的织带放入改性液中,浸泡处理3小时后,取出烘干至含水率为25%,其中改性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甲基丙烯磺酸钠20份、六氟磷酸钠15份、N-辛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8份、乙二胺基丙磺酸钠19份、水300份;
(2)将织带二浸二轧,其中浴比为1:15,染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染料16份、正钒酸钠22份、植酸钠19份、氯化镧5份、水950份;
(3)将染色后的织带加入还原液中进行清洗,清洗后,烘干处理,制得成品,其中还原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连二亚硫酸钠8份、淀粉磷酸酯钠4份、水800份。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变、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