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马林 一座集军事商业文化为一体的古堡

   2018-09-10 21

  洗马林,万全区辖镇。明宣德十年(1435)筑洗马林城堡,城内建有玉皇阁,是区内仅有的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物。洗马林镇在古代是万全西部重镇,历史悠久。镇内庙宇颇多,现存中央街的玉皇阁,高5丈有余,威震四座,阁内现转存佛经32箱,1983年被张家口地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明代长城遗址东起西柳林村,西到洗马林平鲁台,有3座关隘,8座瞭望台,也属省文物保护单位。

  洗马林的历史非常古老。据1992版《万全县志总述》记载:“县境历史古老,文化传统悠久。由于历代政权频繁更迭,造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断续起伏。距今已发现的北沙城南,洗马林前水关等古代文化遗址,以及部分出土文物,可以推断:早自新石器时代,县境内已有人类生息,且有部分人群聚落形成。”说明洗马林的历史至少在5000年以上甚至更长。据口碑资料相传,洗马林唐代时叫万家村,这一村名足见其当时的规模,可以想见已是一个繁华的集镇了。

  洗马林,始建于唐代,元、明时为军事要塞,明永乐二年为万全右卫五堡之一,宣德十年(1435年)筑洗马林城堡。明朝初年,洗马林已是相当大的村落和军事要塞。洗马林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是东西沙河冲积而成的广阔平川。西山上的古长城和每隔三五里就有一座的烽火台,被当地人称作“边墙”和“望兵台”,为防匈奴入侵,布兵把守,设有守备署和廒仓。在洗马林的驻军和兵器都超过右卫其他四堡和张家口堡,洗马林的驻军人数远超了当地居民数,从现存的古戍边设施看,虽不是著名的险道雄关,却也是曾经充满烽火狼烟的地方。现在的教场街、马场街,就是当年操练兵卒和饲养军马的地方。

  洗马林阻击战,就是一则驻守洗马林堡的将士们英勇抗击鞑旦兵侵扰的故事。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镇守洗马林的都指挥(驻堡最高军事长官)名叫张杲,是位英勇善战的将领。是年春,正是草原青黄不接之际,鞑旦兵纠集起两千多兵马。再次偷袭洗马林堡。都指挥张杲得报,立即起动“预案”,调集火器兵马进行布阵。此役因驻堡都指挥张杲用兵有方,英勇善战,全体将士同心协力,取得全面胜利,鞑旦兵除留下百具尸体外,带着满身伤痛和疲惫逃回草原,未获一粮一草。

  在古代这里是屯兵守边的地方,是通往塞外的要道。城墙高三丈六尺,方四里五十三步,方位略向阴。有门三座、南门曰:“承恩门”,后改为“迎恩门”,群众叫喜门,嫁娶出入都走南门,北门陷入地下半截,并有瓮城,早已填实,后无考。西门外曰:“观澜门”,内为“大有门”出殡走西门俗称丧门。距南城一百米处有南门为“定远门”,城与“定远门”之间有东门,西关有小西门,“定远门”与城相连,现尚存。

  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筑城,隆庆五年(1571年)增修包砖。城墙南城外面是全砖包,有城斗4个;东城为外面全砖包有城斗4个,北城北门以东为砖腿夹土夯成,中有城斗2个。西城只有天齐庙北一段为全砖包,西门以北一段为砖腿土夯,这种砖土结构的城垣少见,也是洗马林人独创的城墙结构,西门南为土夯板墙。清乾隆六年(公元1740)知县左承业重修,清咸丰三年(公元1852)该城城西河山洪爆发,将西门瓮城冲毁,西南城墙被冲二百多米,洪水殃及西南住户,传说水高数丈,在城头俯首可与水接。原西门瓮城外门叫“观澜门”,因此次洪水,西门瓮城被冲消失。后在大有门外,北一百米处建河神庙一座,以镇洪水,庙堂全部为石结构。

  宣德皇帝曾两次来到洗马林视察边关,并对这里的城堡、军容、军器等大加赞赏,给予赏赐,并嘱咐将士们一定要恪尽职守,守卫好边关。据《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记载:“宣德五年冬十月癸未,驻跸宣府之泥河晚召蹇义、杨士奇、金幼孜谕之曰:朕明日前行两程,至洗马林丙戌,驻跸洗马林。上亲历城堡营垒,遍阅士马、铠甲、旗帜。皆称上意,大悦。召见诸帅,咸加赐劳。”《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二》记载:“(宣德九年)丁酉,驻跸洗马林。上亲历城堡阅兵备,喜。顾文武扈从之臣曰:比五年来时,又谨。饬此边将,克用命也。”

  清朝中后期开始,洗马林堡的军事功能逐渐减弱,集镇经济发展迅速兴起,先是各类作坊兴起,到处店铺满街,促成了洗马林成为商贾云集的商品集散地。经过约一百年的发展,洗马林成为万全县西部的工商贸易中心。洗马林土地肥沃,水利方便,物产丰盛,士农工商,集居而来,形成了农、牧、商各业的交易中心,张北、尚义、沽源、化德、商都、兴和、康保、宝昌等地粮食、油料、牲畜、皮毛等原料经土边坝、青羊沟坝、杏园沟坝口等地源源不断地运往洗马林加工销售,这里是塞外农牧产品的集散地。商号集结,市井繁荣,吸引了外地商贾到此做生意。

  商贾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多,到民国初年,张库公路和京绥铁路修通,吸引了外地商贾来经营生意,给洗马林带来手工艺人办加工厂、作坊、大小商号。特别是榨油、酿酒、米面加工三大作坊非常兴旺,成了塞北内外有名的粮油加工集散地。据资料显示,洗马林镇在最兴盛时期,曾拥有商号将近200家,其中较大的商号,如东裕源永、西裕源永、增盛裕等共有32家。镇上这个时期基本以工商为主了,农户只占三分之一,而且在农闲时也有不少人兼做些提篮小卖的生意。因此,人称这里是工商贸易的“旱码头”。

  洗马林早在康乾盛世就成为商贾云集,市繁业兴的大集镇。集镇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洗马林从明朝设驿站建成堡,盖庙宇,唱庙戏,庙文化成了洗马林市井繁荣的主要支柱。繁荣的市场总是和活跃的文化娱乐融为一体。洗马林集镇的繁荣与发展总是与文化联结在一起,过去的洗马林号称“戏窝子”,唱戏与庙会相结合,十里八村的人来看戏购物。

  据老艺人回忆:有一次晋剧名演员“盖天红”(即李景云)到洗马林演出。戏演完后,人们欢迎当地艺人声鼓子张演一段太平鼓。声鼓子张的一段太平鼓,让他的名字也不胫而走。当时在万全民间流传了这样一句话:“看了声鼓子张,赛过吃冰糖,听了声鼓子戏,赛过看晋剧”。

  “四更零露衣湿,十里飘风帽斜。足底河流石涩,马头月色云遮。”明代永乐等三朝大学士杨士奇的《荨麻林早发》。明、清两代的文人墨客也频频光顾洗马林,纷纷吟诗作词,大加赞美。诗人、文学家尹耕的《上谷歌上孙月厓中丞》,清代道光朝万全县知县施彦士的《端阳前二日度荨麻岭》、贡生王式猷的《洗马林》等。他们或者赞叹这里的秀美风光,或者歌咏这里的地理人文,或者追寻这里的悠久历史,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如今的洗马林仅有4000多人,且大多数人外出务工,从事手工业的已经不多了。但走在镇里,街道上的商铺仍是一家挨一家,令人不禁遥想起当年的繁华。

  明永乐年间,国泰民安,洗马林开始大量建造庙宇,在60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洗马林的庙宇历经重修、补建,最终达30多处,遗憾的是,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些古寺多已毁损,留下城中央的玉皇阁不惧岁月剥蚀,依然静穆在古堡中。

  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又称藏经阁,现为第五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万全境内保存完好的唯一明代建筑。其结构为六面五角梯形,由基台和殿阁组成。基台边长20米,高7米,以石条、城砖砌成,建筑面积为462.5平方米。台基东侧有小门,登30节台阶即至,现改为斜坡道。楼台殿阁为明三暗二,实为两层大殿,一层是三官大殿,塑有天官、地官、水官神像,即尧、舜、禹。两旁站立四尊神像,他们是:吕岳瘟神,身披红袍,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三只眼,手拿宝剑,凶悍异常;普化天尊闻太师,穿大黄袍,手拿倚天剑,威武百般;黑虎玄坛真君赵公明,黑脸褐袍,手提七节鞭,凛然不凡;姜子牙的门徒武吉,白袍白脸,持雪头银枪,杀气腾腾。七尊神像三坐四立,栩栩如生,形象各异,塑功精湛,威严吓人。

  底层大殿的东侧有一木梯,上去即为二层大殿,正门高悬匾额一块,上书“昊天金阙”,殿堂正中龛内塑有玉皇大帝塑像,玉皇爷端坐在木雕龛内,站将为殷洪、殷郊、托塔李天王、太白金星四尊塑像,神像不如一殿高大,四尊小像站立神龛两侧侍奉玉帝。在玉帝背后,面北塑一站立神像为魁星爷,殿外高悬一匾,“魁星”二字一笔写成,笔力苍劲,龙飞凤舞。二殿外为0.8米的木雕花栏回廊,站在阳台全城与城外山水美景可尽收眼底。阁顶为五脊六兽宝顶,玉皇阁大殿集古建筑之艺术精华。尤其是二层悬挑楼檐结构,铆榫非常严实,做工精细,每层四角挑檐为雄鹰展翅,十二只雄鹰腾空飞翔,前后左右飞檐斗拱,层层叠叠,造型独特,分外美观。四角风铃,风动铃响,悦耳清脆。

  洗马林城墙是国务院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城墙外面包上了长条青砖,坚固而美观,同时增设了守备的官职,也就是从那时起,洗马林成为一座边关重镇。至今,洗马林的青砖城墙仍斑驳地盘桓在古堡的外围,似乎在述说着曾经久远厚重的沧桑。

  78岁的郭发老人成长于万全县洗马林镇,对于老镇的奇闻轶事,他都为之着迷。从年轻时,郭发就开始留心洗马林镇里的一草一木。没事的时候他就找村里人聊天,聊到有意思的人和事,就用心记下来。

  前后历时三十多年,跑了数不清的路,访了数不清的人,查了数不清的资料,在电脑上用写字板斟字酌句,写出了20万字的《漫话古堡洗马林》。书中共设千年古堡洗马林、古堡神韵亦犹存、武备战事要塞口、商贾食货通四海、先贤志士多壮志等十个篇目,堪称洗马林的百科全书。

  据郭发老人讲,他很自豪的一件事是,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由当时就任万全师范讲习所所长的洗马林人李彦发起,在洗马林率先办起了第一座乡村女子学堂。

  辛亥革命之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传播,城市里纷纷办起女子学堂,但在乡村却不多见。洗马林女子学堂地址设在马王庙,将三间禅房做了教室。开设的课程除国文、算术外,还有一门《公民须知》课,内容主要是道德教育,不外尊师守法、敬老爱幼之类。社会各部门对教育界很敬重,享有高等威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女子学堂共办了四年,每年收三、四十人,犹如为教育这块园地吹来了习习清风。之后不久,三里庄、旧堡、高庙堡、旧羊屯等地相继建起了女子学堂。从此,万全教育开创了新局面,女子不能进学堂的历史从此结束了。

  提起书中所写的声鼓子张,郭发老人难掩崇敬之情。声鼓子张原名张全林,万全洗马林人,清朝咸丰年间,自幼聪颖机敏,才艺过人,擅长吹拉弹唱,技艺超群。

  据传,1939年日伪蒙疆政府曾以重金聘他给皇军慰问演出,年岁已高的声鼓子张毅然把“聘书”撕得粉碎,并怒斥道:“我宁可冻饿死,狗啃狼叼也不挣日本人的一个大钱!”

  他被迫携带全家老小,流浪到坝上草原,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一直到他离开人世,再也没摸过他那心爱的太平鼓。现在,除了极少数年逾古稀的老人们还能记起他的名字外,那精湛的太平鼓技艺,优美淳朴的曲调和唱词,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湮没了。

  郭发说,这些故事都是他大半辈子收集取证的“活物”,“我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东西,让他们知道自己祖祖辈辈的生活。”郭发这样描述自己的初衷。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