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师是怎样的成长之路?

   2018-10-04 36

  想请各位前辈奉献下自己的经验,如果能给些建议就再好不过了。 希望包括下列内容: 各位前辈的经验,总结与教训。 对新手的建议,比如大学专业选择,以及大学的选择。 推荐一些书,课程内的,与课程外的。 一些电子工程师必备的或实用的技能,以及与专业相辅相成的课程。 其它相关信息。各位前辈帮个忙哈,先谢谢各位!

  我只能说我的专业成长之路:我高考报的志愿全是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等工科专业,而且非北方的院校不读(我是南方人)。然后考上了天津的一学校学计算机专业。大二学完电路、C、java、微机原理等之后发现我还是喜欢做硬件,然后大三就转到了测控专业。学MCU原理的时候,那时候穷,买不起开发板。就买了几颗51的MCU,用学校实验室的万用板等元器件焊了一个最小系统+ISP电路(废了几颗MCU,弄爆电容、整坏了老师的仿真器)……后来跟着老师陆续做了些项目(全是他自己的找的生意,我们给他免费打工),参加电子设计比赛,除了51还用过TI的DSP。当时还想着学FPGA,但发现开销太大,毕业迫在眉睫,然后就先毕业出去混了。

  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做煤矿矿用设备的企业,所有的主控MCU都是使用PIC的MCU,花了一个月时间自己焊开发板、自己看着Microchip的数据手册和使用指南啃下了Microchip的PIC12/16/18、dsPIC系列MCU。然后老板没让我先参与研发,而是把老产品的坏件都修好。至此,我开始发现,做EE,不能迷信用什么主控芯片,做硬件设计重点是在于系统接口电路调试和实现。

  干了快两年,那套井下通信控制设备也差不多了,一个老工程师告诫我。做硬件重要不是在于设计,而是在于调试设备的过程,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千奇百怪的bug,能解决掉了就是你学到了。

  后来东西做完后,我嫌涨薪太慢。萌生去意,正好此时大学同学在北京的一家做铁路列车装备的企业要招人。然后我就过去了。在这个企业里开始学着用ARM芯片,学着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也接触到了EMC的概念。为了一个带有触摸屏的模块设备能通过严酷等级三级(根据GB/T17626)的EMC型式试验,基本上天天加班研究TVS管、压敏电阻、PCB布线等,每天拿着静电抢在那里扫。终于在大年二九那天晚上搞定了它……(说多都是泪)

  后来因为某次高铁事故,很多相关不相关的设计铁路行业的民企的资金链都被拖垮了,我所在的企业也不能幸免,之后又跳槽了,还是在铁路行业。做铁路信号系统,在这里开始涉及到做FPGA/CPLD芯片,开始涉及到做开关电源。当时为了调试一个反击式开关电源,天天加班、烧了不少的MOS管,慢慢的巩固了我那可怜的模电知识。当然最重要的是学到了完整的一套项目管理流程,明白了做项目开发,最重要的在于需求分析。

  至此说了我大学到之前工作的三个企业,现在在广州混,做电机控制,因为是正在进行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

  做电工最总要的就是动手和经验,现在大学基本都会让学生焊一个收音机来练手,目的就是让你加深巩固模电的知识。

  现在是吐槽阶段,为啥我不说学什么具体的,因为:1:上面已经有人说过了大概的;2:你以后有大把机会去了解;3:也是最重要的,是你身份的不符合。

  为啥说身份不符合,估计楼主还是高三的孩子。如果我没记错,应该还有两个月多几天就要高考了。我认为你的这个问题提早了,你现在要考虑的是必须确保你的高考成绩。考不上的话说啥都没用。我不同意@冯小熊说的如果高考考不上,那四年后考个研究生。中国的升学考试内容重点在于公共课程,专业课你再牛,还是枉然。考个好的学校,你能有好的资源(我很幸运,在本科阶段就能进实验室帮老师做项目,要知道以前都是研究生才能进的实验室啊)。如果考不上大学,虽然有类似魅族老总黄章这样的高中毕业就创业的例子,但那毕竟是少数。在大学里,有的人能泡到好几个小妞、有的人玩游戏能去参加电竞比赛。但更多人是扎实了专业基础、开阔视野,最重要的是他们毕业时候手里有个敲门砖——毕业证。中国的企业现在普遍还是很现实的。

  另外我不认为深圳有什么自由的风气(你说的是深圳旁边的HK吧)。你去过深圳么,你确认你能适应深圳的气候环境么?个人认为,如果你能考上哈工大之类的985,那也可以先在资源好的大学多学点。深圳很多的电工都是从全国各地优秀大学过来的。不一定非得直接去深圳读大学(当然了,在深大毕业后,你户口就在深圳了,去香港比我们这些非深户口方便多了)。

  最后,关于你说“希望三十岁之前能把技术搞个手熟”。想起当年的那个老工程师跟我说过的:做电工,毕业出来干五年才算出师、十年才算小有成就……我做硬件设计这么久,觉得做得越多,越敬畏,敬畏电子技术知识海洋的博大,而我仅仅是了解那么一瓢水。

  感谢邀请…… 在准备成为电子工程师前,先建议在知乎搜下硬件工程师、EE转CS、硬件复兴之类的话题,这样了解电子工程师的环境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你的电子工程师之路。 如果还是执着的想走这条线,好吧,先说课本,数学跟英语,必备技能,前者保证你理论过关,后者保证你应用时不被卡住(看datesheet)。模电数电,这是核心。很多人简历上都说精通模数电,可是相信我,没那么简单,即便工作好多年的人都不敢有把握说彻底掌握模数电……会了这两个,基本你就可以搭建一些小型电路了,简单放大电路,驱动电路。 单片机或者arm,虽说不是必备技能,可我基本没见过有电子工程师不会的。 C,C++,汇编,必须得会一样,建议C PCB,这个肯定要会,不能指望别人给你画板子 其实会了这几样,你基本上可以说你是电子工程师了,只要你会找芯片,能看懂资料,并且可以设计外围电路,基本大部分东西都可以做出来了。 如果想深入的话,你要掌握电路分析,继续深入模电,学习复变函数,信号与系统,通信基础,高频电子线路,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学以及少量的量子物理。这些是模拟方向的,数电方向应该是FPGA。 实际上电子工程师都是小公司里的称呼,大公司分工很细,所以不这么叫,他们的名称如layout工程师、射频工程师、集成电路工程师等。 电子工程师现实中是这样的,公司想要做某种东西,跟电子工程师说下想法,然后电子工程师开始确定方案,选择元件,设计电路,画板,跟踪产线,跟踪测试,跟踪售后……万能的多面手

  本人在校大三生,可能还没步入社会,不懂什么EE转CS,但我十分不同意。软件和操作系统确实是更受关注我觉得是因为更贴常生活,你看的见也摸得着。我也算参加过各种科技竞赛,经验不少,站在学生角度回答一下题主

  首先高数一定一定要学好,我是学自动化的,我们专业有这么一句话“大一高数没学好,一路兵败如山倒”。

  其次是英语。因为基本上元器件都是国外的,为了看懂说明书,英语简直太重要了。

  以上三项都是工具,工具懂吧,就是有你也不一定做得了什么,没有你就什么都做不了。

  接下来就可以选择方向了,ARM,FPGA,DSP,因为FPGA可以替代DSP所以只说前两个。

  ARM现在简直太火了,拜智能机所赐,各路高手纷纷研究ARM,EE转CS大概就是从ARM下手的吧。linux,就成你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我也不是非常了解,只能说这么多。

  现在专攻FPGA,我本人十分喜欢这个器件。太高能了,因为软核的存在使用起来非常灵活。EE在数字电路设计上的主要手段。所以在这个方向数电基础就成为主角。你还需要一种硬件语言,我推荐verilog hdl,VHDL高校教学用的多。

  如果觉得数字电路设计不是你的菜,信号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就成了你的必修课。PS:这就是两门高数。算法的硬件实现据说十分吃香。

  电子工程师的成长之路确实是漫长艰辛和孤独的,我至今还在摸索奋斗中...

  我的成长之路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两篇文章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学好硬件电路? - 小文文的回答

  本人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系2006年毕业。 在深圳选择电子这个行当,就意味着无常且无偿的加班,想清楚你能过这样的日子再来。深圳电子行业氛围浓厚,ic原厂在这里都有办事处,设计公司一大堆。产品更新快,竞争压力大,赚钱机会多。就看跟不跟得上社会节奏了! 学习的线+c语言开始练手,然后再上arm开发版+linux。如果你偏硬件应用的话,学好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磁波,在学校的时候可以尝试layout简单双层板/四层板,实习的话去工厂做做维修工挺好的。如果你偏软件应用的话,电路还是略懂,把c,c++,linux学好。如果你想做芯片设计,fpga,学好高数,信号与系统,vhdl这些。

  问这个问题,就假设你想成为电子工程师,然后你进入大学,修读相关专业课程,顺便做点实验验证一下,参加一下电子竞赛,然后你基础好,悟性高,拿了个奖,后来开始实习,做电子行业的实习生了,各种打杂至毕业,要么留下,要么再找个工作。然后职业生涯开始了,从这里开始分歧。

  你跟了个好师傅,经验丰富、牛人,技术一流,你从他身上学了很多,进步神速,很快融入技术工作,在工程师的线路上开了个好头,前景清晰,即便头几年收入不高,但这也值了,这为你成长为技术流的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往后几年或者留下或者跳槽,技术也不断积累,时间到了就搞职称评定,工作一年多搞个初级工程师、再过3年中级,一级级往上走。收入越来越稳定。然后你也成为了行业的师傅了,你继承之前师傅的理念,基本无保留地带好新人,传递他教你的良好职业习惯,职业生涯一片和谐的景象

  你进去以后除了名义上有个上司,或者跟了个使人不花本的、上推下卸的上司,基本上你在打杂,功劳他来领,打杂你来做,你甚至摸不到技术的边,所有的经验基本上都是自己摸索自己成长,时间长了你觉得无用武之地,终于做了第一次艰难的决定:跳槽。随着你之前有工作年限,收入更高了,跳槽会成为你的工作主线,就不讲所谓功夫深不深了。跳了以后收入增加才是王道。干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经验,遇到刚毕业的新人,不轻易教两手,由得他们自生自灭。

  电子专业的工作可以渗透的各种行业里去,像医疗、运输、计算机、消费电子、地质矿产等等,在各个行业里充当的角色都不一样,但都是互通的,不同的只是各行业不同的功能需求而已。 你可以在这里随便一个领域将电子技术学好,做好,然后穿梭在这些行业当中。

  至于推荐的书,作为教材的模电、数电别丢了。课外的可以去看科学出版社的“实用电子技术丛书”,十来本吧,基本上是日本人写的,日本人写的书有个特点,实用性特别强,对设计思路有很大启发。动手做也很重要,电子线路你画的再好看,计算的再精确,你也逃不过半导体制作过程中的误差,每一次的试错,都是你设计路上的重要经验。

  你想了解的专业相辅相成的课程,进大学以后看一下你四年必修课的课程安排就清楚了。对了,数学一定要学好!!必要的话把matlab也给学好了!

  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第一个要有点悟性,哪行都要这个。第二个要耐得住寂寞。第三个要保持对技术有永久的好奇心,这里指的不光是电子,而是各种自己刚接触到的技术、新工艺等。这点很重要,决定你在这个道路上走多远。

  研一的学渣不请自答,一回想到本科就充满了各种悔恨,真想穿越回去把那时候的自己杀了。欢迎跳入EE大坑,建议:能去211就不要去普通一本,大一大二不要迷恋一些小技巧了,什么电脑城、修手机完全是小打小闹,浪费时间。必须开启学霸模式,高等数学&英语自不用说,电路原理、模电、数电、信号系统这四门基础玩命刷题,玩命理解吧(要是学校老师课上的比较渣,可以找找老外的公开课什么的,清华大学的于歆杰 电路原理 讲的很棒!),编程语言Python、c or c++、matlab大一大二最好能能熟练使用。唯有基础扎实,以后才有的选择。另外,微波、RF什么的水很深,慎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若问硬件速成法,犹似浮沙立大厦。千万别认为看后就能成为高手,当然笔者亦非高手,水滴石穿又岂是朝夕之功!谨以过往经历和拙见与在校学生朋友和刚工作的工程师分享共勉。

  没有满腹经纶,何能出口成章。但觉得书海茫茫,不知从何下手?应先把课本啃完,此是基础。怎算啃完?把所有内容看完,所有公式推导一遍,习题全部做完。按照老师讲授的内容只够应付考试,书名都带基础,还挑着学,还想从事此行业,连门都还没进呢!事实证明,往往选读的内容实际工作中很常用到。

  淡然无味的文字,晦涩的公式,望而生畏?此时需要一位良师——兴趣。每人兴趣来源也许不同,为了电子竞赛,为了找个好工作,无论如何有了兴趣就有求知的欲望。笔者的兴趣源于幼时的好奇心,总想拆开收音机看看人在哪里,只见元件一堆。后来将坏电器的元件拆下用细铜丝连接钉于木板上,插上220V,试试有何功能,结果当然是爆了。直到五年级从亲戚处拿来一些电器维修的书,从7管收音机电路了解到放大的概念,电风扇副绕组电容分相与主绕组形成旋转磁场,电饭锅利用铁氧体的居里点自动跳闸,顿觉电子世界其乐无穷。凡见带电的东西都要一窥其原理,地摊淘旧书,抄坏电器的电路图研究,利是钱买来一把烙铁和一个指针万用表,一堆腐乳瓶装住分好类的阻容晶体管,从此踏上这条不归路。

  大学课本烂熟于心后,可以先找开创性、原理性的书籍来研究,看到技术发展脉络。比如从电子管开始研究放大器,了解栅偏压对阳极电流的控制作用,如何设置工作点和负反馈,到晶体管放大再到集成电路,你会发现其实JFET与电子管有些类似。从电磁学到电动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到半导体器件物理,控制理论。另外还可学习热力学、光学,一级级进阶丰富知识面。当前工程实践中的问题都可应用这些理论解释,电路调试中所谓“灵异”现象不过是你水平不够而已。而一些设计手册、指南是应对器件电路非理想特性的应用技巧,没有过多推导,也不难理解。

  别以为老旧的知识过了时,当今热门技术早有理论研究。现在火热的AI,从1950年提出图灵试验,1969年成立IJCAI,1987年召开第一次国际神经网络会议,到当今随着网络发展和硬件计算能力提高,理论才得以实现和大量应用,被常人所熟知。

  最重要一点,别刻意记忆结论,要自己推导一遍。有人觉得为何不能写得生动活泼,公式一大堆,其实技术是讲求根据的,非凭感觉,任何试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转化都有可能偏离本质,真正有兴趣的人自不觉枯燥,望而却步的人也许志不在此。像《一分钟理解xxx》,不过是为让常人易于理解,对工程师是不够的,高端技术也不会通俗易懂。

  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一些结论和想法进行验证,印象异常深刻。以前做一个晶体管音频放大器,偏置电流设置得比较低,输入线引长之后竟然收到了AM电台,说明低偏置电流下三极管发射结进行了检波,将靠近输入端的引线在铁氧体磁芯上绕几圈便被抑制了,说明了扼流圈的作用。

  可惜大学里提供给学生实践的资源还是很有限。不过即便如此,有时还是可以变通一下,以前做一个升压逆变器,没有大功率晶体管,就用薄铁片剪一个齿轮,胶水固定在录音机马达转轴上,电池碳棒作电刷,齿轮通断形成开关,工频变压器倒过来用,实现了升压,但变压器烫手,要先转起来再用碳棒靠近,避免铁芯饱和。

  在实践过程中,还需结合理论总结分析。你会认识到器件的非理想特性,为何会有很大干扰、噪声、自激,达不到预期性能。导体存在电阻和电感,导体间存在电容,载流子热运动产生热噪声等等,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你潜意识里理想化了。地环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多点接地——导线的阻抗已经不能忽略,公共阻抗、一点接地——不过是欧姆定律,非理想特性是被忽略的分布存在的真实元件以及元件的真实特性,本该如此,并没有多神秘。所以没有丰富的理论,不提炼总结,依赖于别人的经验,不知其所以然。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勤于思考,用心感悟,触发灵感和产生创新的源泉。

  思考知识间的联系,融会贯通。一个环形电感,感应电动势U=Ldi/dt,又有另外的形式U=Ndφ/dt,这两者有什么联系,结合安培环路定理推导你会找出电感量与线圈匝数、磁导率和磁路截面S和磁路长度l的关系L=μN*N*S/l。根据电感的定义L=/i=Nφ/i同样得到L=μN*N*S/l,殊途同路。SI单位制中有7个基本单位,当前科学技术中如此之多的物理量单位由其导出,你说各种知识之间有没有密切的联系?

  通电导线内平均电场有多大呢,不妨推导一下,其结果为电流密度和电阻率乘积。

  兵乓球大的金属球电容为2.2pF,连接到100V电压上充电电量为220pC,当然脱离电源后球体电势只有100V。当充进1.5μC电量时(相当于人体带10kV静电的电量,冬天很平常)电势有682kV,表面电场是很高的。能否吸引纸屑还没试过,充这么高电压需要起电机。曾经有一个静电发电机的想法,一个固定,一个可动极板构成电容,可动极板靠近固定极板时,电源对极板充进电荷,然后可动极板由机械能带动远离固定极板并脱离电源,克服极板间电场力所做的功使极板间电压增大(电容减少了),到达顶端连接到输出电容对其充电,然后返回充电,周而复此,这样输入输出的平均电流相同但电压变高了,驱动极板运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别人的经验,千万别不假思索拿来即用。比如驱动继电器,很多书上都说线圈要并联一个二极管吸收反电动势。然而这不是任何时候都合适的,二极管正向导通时压降低等效电阻小,时间常数为L/R,电流衰减缓慢,导致触点断开时间延后,吸力不足的时间区间变大,断开不够干脆。有些情况就需要并联电阻或二极管串联稳压管提高吸收电压,使电流迅速衰减。

  要做好产品,需要长久的学习积累,并不轻松。如当决心从事研发,那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吧。化身为史波克,驾驶着进取号电子飞船,踏上探索未知世界的征程。在发射区,偏置已使耗尽层变窄,你与大量小伙伴受电场力驱动轻松地涌进了基区,这是一个充满黑洞的时空,一些同伴被黑洞所束缚,一些被掳去另一世界,还好困难总是短暂的(基区很薄),你幸运地躲过一劫,未及看清便和大部分同伴飞到了集电结,突然受到一股强大吸力牵引,快速渡越了空旷的集电区,漫游在低阻导线上,总算松了一口气。然而前路不如你所愿地一帆风顺,阻力重重的负载中,到处碰壁,撞得浑身通红。甚至你的飞船被原子掠去为它运转,好不容易偷得一艘飞船利用热动力逃离魔鬼的掌控,曲折中前行,历经艰难险阻才到达胜利彼岸。人生犹如一场电子的旅行!

  电子工程师自学的成本比较高,远高于程序员(别跟我说会点单片机FPGA啥的就叫电子工程师了)。复杂的高速布线、调试、电磁兼容性之类的不在真正的工作环境很难学得清楚。所以建议先打好基础,先学好模电数电,基本的电子线路设计,然后找家靠谱的公司干起来,干着干着就成长了。

  电子工程师虽然成长比较慢,但技术更新没有软件那么快,所以学出来是可以混吃一阵的。

  再说高数,信号系统老师一句话打消我对数学反感,“数学只是工具,用得着就拿来,用不着就扔掉”。即,不要害怕高数。高数是基础,培养一个思维。信号处理会用到的知识,专业老师都会再讲,以往不明白的大多会豁然开朗,真的是豁然开朗。

  再说深圳。在深圳,华强北不说一条街,一栋新华强或者赛格,市场规模可以说完爆东北这里整条所谓的电子街。制造的话,搜索关键字创客,之所以都选择深圳,除了各种器材芯片容易购买之外,还在于珠三角(深圳东莞)的加工制造异常发达。淘宝随便搜一下阻容芯片,或者pcb打样你就明白了。可以说,全世界最容易把电子设计变为产品的地方,应该就在深圳。

  最后说学校专业。个人看法,985学校给你的平台二本院校难以企及。深圳学校思维活而且新潮但可能会浮躁,内地学校思维僵化,但重理论科研。关于研究生,和教授交流后,结论是实际经验重要,这个学校很难教你,要去公司实际学。但是,前提是有足够扎实的理论基础,而研究生应该是系统且深入学习理论最后机会。

  我认为电子工程师只是做硬件的,double E,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一般在做 产品的时候需要跟结构,工艺,软件等工程师分工合作。

  产品是有电子电器元器件已经结构件,连接线等等相关的辅助器件来完成的,所以一个电子工程师除了自己的业务外,还需要了解很多于自己的产品相关的东西。

  说重点,电子产品是电子工程师通过一定的规律,将电子元器件“堆积”而成的。那么最最基础的就是对电子元器件特性的了解,这个会伴随一直到终老。

  元器件的电压特性,电流特性,温度特性,机械特性,当然还有功能。以及把这些元器件“堆积”起来以后相互的影响,例如,做成PCB印制电路板以后,可能产生的寄生参数,高频时可能需要特别注意。当然PCB也是一个“元器件”。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