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个股行情或有所扩散

   2019-04-01 7

  上周是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周,沪深两市小幅回升,上证指数收出一根阳K线年行情提供了积极乐观的预期。与此同时,今年开始实施的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措施,以及央行决定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等,也预示2017年底的货币紧张情况或将在2018年初有所缓和,进一步强化A股在2018年有良好开局的积极预期。

  上周交易出现了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个股活跃度明显增强。不仅新股与次新股走势活跃,超跌股也开始拒绝继续调整,部分品种甚至出现了遇利空不跌、强势震荡的格局。比如此前持续超跌的元祖股份,在上周四涨停板后,上周五出现了重要股东减持的信息,但当日股价只小幅回落了1.17%。如此走势说明,有增量资金开始关注超跌且估值渐趋合理的中小市值品种。

  二是监管力度并未放缓。新股与次新股在2017年末成为市场兴奋点,药石科技、华能水电、贵州燃气等个股大幅拉升,游资热钱蠢蠢欲动。但上周四晚间,贵州燃气公告停牌核查,说明监管力度仍未放松。受此影响,新股与次新股上周五有所休整。不过,A股市场人气并未因此明显降温,继续有声有色地演绎个股行情,医药股、芯片股等热门板块持续活跃。

  这其实也在预示着2018年的行情特征,比如监管力度并不会轻易放松,无厘头式的炒作仍是相关部门重点监管的对象。但是,由于A股在2017年充分演绎“一九分化”格局,不少中小市值品种在持续调整后估值已趋于合理,且由于其业绩具有相对乐观的成长预期,因此,中小市值品种股价回升的动能不断累积。我们认为,2018年的个股行情将更为可观,不仅蓝筹股、白马股有望延续2017年的表现势头,而且各细分行业龙头股、新兴产业股也有望登上牛股舞台。如果说2017年是“一九行情”,2018年则有望展开“二八行情”,甚至“三七行情”。2018年动态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中小市值股,都有机会成为2018年的强势股的候选品种。

  我们判断,2018年个股行情有望持续升温,驱动指数重心上移。当前,相关各方强调的重点是防范金融风险,这将给A股市场带来两个乐观预期。

  一是新增资金涌入。降杠杆、防范金融风险意味着房地产市场难有大的作为。房地产市场是加杠杆的重点产业领域,降杠杆就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来源减少,房地产价格或丧失持续上涨的购买力支撑。对于社会财富来说,目前主要配置方向就是房地产和股权市场。在房地产市场的吸引力减弱之后,股权市场的吸引力有望增强。因此,2018年的A股市场的资金后援较为充足,有望夯实A股市场的行情基础。

  二是A股调整风险相对较小。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股权市场,最大的风险就是资产价格涨幅过大。在2017年结构性慢牛格局下,虽然A股在2017年有所上涨,但目前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上证50指数,相比道琼斯指数、恒生指数,涨幅并不大,估值也不高。因此,2018年A股的调整风险预计也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投资者可以对2018年A股行情相对乐观一些。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可以相对积极一些,一方面关注产业龙头股的表现,尤其是细分行业产业的龙头股。另一方面则可以关注产业变革带来的投资机会,比如环保力度加大所带来的供给端持续萎缩等相关产业的新变化,其中以印刷线路板为代表的电子产业、以农药为代表的化工产业等领域,有望出现新的高成长性个股。

  1、中国投资咨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相关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政府加大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力度,出台史上最严格的《新环保法》,明确“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环境监...[详细]

  环保产业近年来风生水起,各类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蜂拥而入,跑马圈地。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环保领域的并购重组事件近百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近500亿元。连续...[详细]

  2016年,中国经济在内外挑战中平稳运行。连续三个季度增长6.7%,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提前完成全年就业指标。 在实体投资领域,政府投资重点深化供给...[详细]

  2017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策方向将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详细]

  过去三十余年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迁,经历了“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到“先富帮后富”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积极支持沿海地...[详细]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详细]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粗放式的资源驱动难以为继,新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极,是“基础的基础”,是其他六大战略新兴产业蓬...[详细]

  “智慧城市”概念来自于IBM实验室。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详细]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当前,中国的旅游...[详细]

  作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到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将接近3万多亿元,居全球第一。预计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详细]

  上周是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周,沪深两市小幅回升,上证指数收出一根阳K线年行情提供了积极乐观的预期。与此同时,今年...[详细]

  展望2018年,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犹存,监管放松的信号难觅,刚性兑付在逐渐打破的过程中,目前多数机构对未来一年信用债的预期整体偏悲观,信用债收益率有再创...[详细]

  在IPO排队“堰塞湖”下,治理措施的改变使得2017年的新股发行审核周期明显大幅缩短,前三季度,351家新股发行量已经超过2016年全年,发行速度之快...[详细]

  2017年,新股和次新股都受到了监管趋严的影响。从当前时点推断,2018年新股和次新股市场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新股发行节奏将有所下降,发行市盈率仍将控制在...[详细]

  近日,已通过港交所聆讯的甘肃银行(02139,HK)宣布于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1月11日进行全球发售H股,预期股份将于1月18日起在港交所挂牌转让。本次甘肃银行...[详细]

  2017年港股市场走出了一波大牛市,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同样可圈可点。德勤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不包括从创业板转主板上市的公司在内,当年有逾1...[详细]

  中国证监会此前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意见首次提出允许非公开发行的创新创业债设置转股条款,满足多元化的投资需求...[详细]

  2017年新股上市数量首次突破400宗,累计融资2301.09亿元 2017年最后一个晚上,位于上海的某大型投行办公室内仍旧亮着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知名投行...[详细]

  每到年底,又到了盘点股市并进行来年展望的时候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撰写的《中国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有关股市的分析报告已经完成,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详细]

  就在不久前,香港联交所宣布进行两项重大改革:允许实行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发行股票并上市、允许经营亏损且没有主营收入的生物医药企业发行股票并上市。这两项...[详细]

  ·2018-2022年中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汽车金融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8-2022年中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8-2022年中国征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8-2022年中国公私合作(PPP)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上中下卷)

  ·2018-2022年中国政府融资平台发展模式及投资机遇分析报告(上下卷)

  为了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浙江省人社厅等五部门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大病保险市...

  2017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对欧洲主要葡萄酒生产国来说,实在不是个好年份,年初美国纳帕谷发生火灾,4月份...

  作为资本市场最活跃、“嗅觉”最灵敏的私募,他们的一举一动吸引着投资理财者的眼球,而规模...

  武汉东湖高新区对外发布“金谷”规划,未来将围绕科技创新、自贸区建设、产业集群的发...

  上周是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周,沪深两市小幅回升,上证指数收出一根阳K线年行情...

  1月1日消息,近日有关iPhone X新版曝光不断,将在今年发布三款iPhone X手机。现在最新消息,有外媒报道...

  2019-2023年中国半导体照明(LED)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石墨烯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四卷)

  2019-2023年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公私合作(PPP)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上中下卷)

  2019-2023年中国医养结合模式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9-2023年中国通用航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更多

  详细

  ·【中投读统计】GDP——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称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