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东详解吉利全新品牌战略 2019年冲刺120万辆目标

   2019-05-20 10

  4月18日,2014北京国际车展前夕,酝酿已久的吉利汽车全新品牌战略终于揭幕,一同展出的还包括吉利汽车的产品系列、平台架构以及接下来一系列的营销变革。

  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孙晓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吉利汽车的品牌转型不会以牺牲销量为代价,吉利的经销商也会在近期的渠道整合中被充分考虑。

  如今,“回归”已成为自主品牌的共同选择。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自主品牌在接下来仍将面临非常困难的市场局面,聚焦一个品牌、甚至一个产品,成为在当下汽车市场谋取一席之地的主要方式。

  “吉利汽车未来只有‘GEELY’一个品牌,取消帝豪、全球鹰和英伦三个子品牌。”孙晓东在吉利汽车全新品牌战略发布会上的表述,宣告吉利汽车多品牌战略的终止,回归“一个吉利”的品牌转型在经过近两年的酝酿后正式发布。

  回归“一个吉利”之后,孙晓东首先将标识进行了全面统一,未来所有的吉利汽车车型将全部使用最新发布的统一标示。新标识以帝豪标识为基础,融入原有吉利标识的蓝色,寓意着吉利品牌集聚既往精华,在演进中获得新生。

  在产品系列方面,吉利汽车将在“GEELY”品牌下打造五大产品系列,覆盖A00级到B级全部细分市场。五大产品系列分别为覆盖A00级的熊猫系列、A0级的金刚系列、A-级的远景系列、A级的帝豪系列和B级车的KC系列。

  “未来KC系列同样会有中文名称,目前还在酝酿阶段。”孙晓东表示,在中国市场,吉利将使用中文来命名,在海外市场将使用字母代号。

  在研发架构上,吉利汽车也将进行结构性调整。孙晓东透露,未来吉利汽车将采用平台化战略。根据吉利规划,2014年,针对B级车研发的KC平台将投入使用,服务KC系列车型;2015年,针对A级和A-级车研发的FE平台将投入使用,服务帝豪系列和远景系列车型;2016年,A+级以上产品的CMA架构将投入使用,同时吉利将推出新产品系列。

  “我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FE平台。”孙晓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一平台上可以研发轴距从2550mm至2700mm的车型,可以承载全面的动力选择,并可提供电驱动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CMA架构是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生产架构,适用于B级车以下产品。根据吉利汽车战略,2~3年内,吉利将打造两个全新平台和一个新的产品构架。

  “眼下最困难的是在前期与经销商的沟通。”孙晓东坦言。和其他自主品牌一样,吉利汽车在进行多品牌战略之后,在渠道方面进行了快速扩张和分网销售。目前,销售网络的整合和渠道的梳理已经展开,但这一部分的挑战仍然存在。

  自孙晓东到任吉利汽车后,关于品牌和渠道的梳理就已经开始,直到近日才将全新品牌架构呈现出来。其中,渠道梳理成为非常困难的节点。目前,吉利汽车旗下有经销商近1000家,孙晓东并没有明确指出经销商的盈利水平,但他强调,吉利汽车将在未来1~2年内完成渠道梳理,数量与现在相比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不过,考虑到分品牌授权经营,吉利旗下三大品牌(帝豪、全球鹰和英伦)各自拥有的经销商网络平均下来也就300家左右。三个品牌由于发展不均衡,导致经销商经营状况和服务水准参差不齐。

  “正是因为我们单店销量低,所以经销商目前盈利压力很大,有很多经销商还处于亏损状态,这种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孙晓东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是过去吉利在网络开发过程中,方向性不是太好,产品授权变化频繁。

  在吉利全新品牌战略发布会上,吉利控股集团公司总裁兼CEO安聪慧向记者表示,未来5年吉利汽车销量将加速增长,到2019年,吉利品牌海内外将达到120万辆的销售水平。

  根据吉利汽车公告,2013年吉利汽车销量为54.95万辆,同比增长14%。预计2014年销量将达到58万辆,同比增长6%。在产品节奏上,孙晓东表示,北京车展已经展出了帝豪升级版,两个月之后将上市;10月,将有KC平台车型上市;另外,帝豪Cross概念车将于明年下半年上市。

  “按照当下吉利汽车的节奏,就是今年车展推出一个概念车,在1年到1年半之后可实现量产。”孙晓东表示,吉利汽车不做没有量产可能性的概念车。

  从当下产品节奏来看,到2015年吉利汽车将经过产品匮乏的艰难时期,完成品牌和渠道的梳理之后,吉利汽车希望在新一轮产品更新中迎来良好市场表现。“吉利正式进入新一轮产品转换周期。”孙晓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贾新光认为,自主品牌最重要的是产品竞争力,吉利汽车当下依靠帝豪EC7支撑市场,这一情况需要尽快改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