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企业亮相 “北证领航”业绩说明会

内容摘要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近日,北交所以“北证领航”为主题,组织星辰科技、同力股份、长虹能源、锦波生物、开特股份、广厦环能6家上市公司集中召开2024年年报业绩说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近日,北交所以“北证领航”为主题,组织星辰科技、同力股份、长虹能源、锦波生物、开特股份、广厦环能6家上市公司集中召开2024年年报业绩说明会,对于投资者关注的业绩驱动、研发创新、市场拓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总体上看,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均交出“增收增利”答卷,部分企业成为行业增长标杆。部分公司表示,2025年将持续深耕主营业务领域,开拓客户资源,把握市场机遇,用更好的业绩表现来回报投资者。

业绩表现亮眼

锦波生物主营业务为以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核心原材料的各类终端医疗器械产品、功能性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84.92%;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144.27%;扣非净利润7.12亿元,同比增长149.15%。一季度,公司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营业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62.51%;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66.25%;扣非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70.92%。

长虹能源2024年实现业绩扭亏为盈。公司表示,2024年,公司一次圆柱形碱性锌锰电池业务通过积极拓展市场,持续开展降本增效与精细化管理,保持较高运营效率,销售规模与利润实现同比稳步增长;圆柱形高倍率锂电池业务销售规模实现同比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改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31.26%;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同力股份是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保障服务、总包服务为一体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位列中国工程机械20强、全球工程机械50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1.45亿元,同比增长4.85%;归母净利润7.93亿元,同比增长29.03%;扣非净利润7.76亿元,同比增长31.59%。公司表示,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因为生产的宽体自卸车产品附加值提升,公司毛利率由2023年度的19.08%提升至2024年度的21.45%。

星辰科技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装备及其关键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8.95%;归母净利润1607.43万元,同比增长26.24%。

开特股份系国内知名的汽车热系统产品提供商,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26亿元,同比增长26.50%;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1.24%。

广厦环能主要从事强化传热技术研究及高效换热器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服务。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3.17%;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22.71%。

增长动力十足

除业绩增长原因外,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项目建设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也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2024年,锦波生物研发投入为1.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52%,重点投向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新材料及注射剂产品研发项目、广谱抗冠状病毒新药研发项目。”锦波生物董事、副总经理李飞表示,其中,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项目、重组ⅩⅦ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项目、重组Ⅴ型人源化胶原蛋白项目等已完成功能发现、结构解析、产品设计、小试、中试、临床前研究,部分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广谱抗冠状病毒新药研发项目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已完成并取得总结报告。

同力股份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9.33%至1.96亿元,公司继续专注于“大型化、新能源”研发TLD135车型、TLD145车型以及无人驾驶系列产品,从而在研发材料、研发人员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投入。同力股份董事会秘书杨鹏表示,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影响了当期的利润,但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未来持续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厦环能董事、总经理刘永超向投资者介绍称,2023年和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385.28万元及2900.26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55%和5.36%。公司在研项目包括高效换热管、降膜蒸发器的研发,用于LNG、储能、核能、工业废水等领域的高效换热器的开发,以及三维数字化交付平台的开发等。

长虹能源表示,公司2025年将继续稳固碱电业务基本盘,保持碱电业务稳中有增,加大高倍率锂电业务在电动工具、智慧家居及便携储能市场的拓展力度,同时紧抓聚合物锂电业务在3C数码、物联网终端等领域的机遇。

开特股份表示,2025年,公司将持续深耕汽车热系统领域,充分挖掘客户资源与产品资源的潜力,高效转化为产品销售量与利润,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新一代传感器和执行器产品从研发、设计,到试产、量产的全流程工作,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应用环节,并保障可持续交付,为拓展业务增量空间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