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钱穆生于今江苏省无锡市,虽然自己是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但此时家族早已落魄不堪,在母亲的苦心经营下,钱穆读到了南京私立钟英中学,然而因为战乱不断,学校停办,钱穆只能选择辍学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叫什么名字,正因如此,他一生未上大学!!!
幸运的是,他一直在学,“我自7岁起,无一日不读书,每日求有所闻”,中学的学历在当时也极其珍贵,钱穆先后在小学中学任教,博求生存权利的同时追求真理,只是生活依旧很残忍,1928年,妻殁、儿殇、兄亡连遭三丧,钱穆并没有被压垮——两年后,发表在1930年《燕京学报》第七期上的《刘向歆父子年谱》使这个中学老师,为国人所惊叹~~~
仅仅根据一本人人都可以读的《汉书》,钱穆一战成名,指出了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说刘歆伪造古文经之不通有二十八处,要知道康有为《新学伪经考》至今在中学的历史书上都有一席之地;因为这本书,顾颉刚推荐他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钱穆欣然接受,就这样一个一生未上大学的人成为当时北京大学最著名的三教授之一!!!
钱穆一生从事教育,1937年战时期,辗转任教于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教书育人的同时他又慷慨爱国,特地撰文《中国历史上青年从军先例》号召知识分子投笔从戎;1948年,他应邀回家乡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第二年应广州华侨大学邀请赴穗任教,离开无锡前他曾告知好友:一个月后回无锡~~~
在香港,他看到了满街流离失所、无处问学的青年,也许是教书育人的本能,钱穆选择留下来创办了新亚书院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了这个书院,钱穆付出了太多,先后前往美国耶鲁大学、牛津和剑桥大学讲学交流,从英国到法国、意大利,最后回到香港,先进的管理经验注入新亚书院,新亚书院逐渐有了名气!!!
再后来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叫什么名字,港英政府促进合并,作为一所中文授课的学校,人们想了很多名字-中国大学,中华大学,钱穆坚持”不如叫中文大学”,中文不是语文的意思,而是文化之意,抛弃所有的政治意味,只求传统文化!!!
钱穆又坚持第一任校长必须为华人担任,当时港英政府派来商议的英国人富尔敦曾说钱穆”君心如石,不可转也”,最终同意。如今看来,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近五百年来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铁律,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中大的出现掀起了香港七十年代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了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钱穆没能和港中大走到最后,港英政府治下的港中大始终试图将“中文”改成“英文”,他选择了辞职而不是退休,为此失去了一笔可供安享晚年的退休金~~~
1967年10月,应蒋介石之邀,钱穆定居台北,住金山街,当然依旧从事教育——
1986年6月9日下午,在素书楼讲最后一课,临别赠言:”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至此告别杏坛。
1990年8月30日于杭州南路寓所过世,享年95岁;1992年1月,钱夫人捧先生灵灰归葬于太湖西山之俞家渡石皮山,落叶归根这是最好的结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