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动农业数字化闯关过隘

内容摘要  对许多人而言,数字化虽然已不再是新名词,但农业数字化却仍是一件新鲜事。据媒体报道,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上海不少地区的农场正在发生数字化转型。一些年轻人通过操作“农业机器人”在线从事农业生产,“码农”们真正干起了农活。于是,不少人产生了这样的憧憬:多年以前,大家在网络游戏“开心农场”的虚拟世界里开垦

  对许多人而言,数字化虽然已不再是新名词,但农业数字化却仍是一件新鲜事。据媒体报道,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上海不少地区的农场正在发生数字化转型。一些年轻人通过操作“农业机器人”在线从事农业生产,“码农”们真正干起了农活。于是,不少人产生了这样的憧憬:多年以前,大家在网络游戏“开心农场”的虚拟世界里开垦土地、种植蔬菜水果,在数字时代,这一切很可能转化为真正的农业生产现实。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耕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次农业技术上的革新都能推动历史的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要求“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农业数字化无疑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探索,能为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同时,推动农业数字化也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能让数字经济更加务实、更接地气。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对农业数字化这样一种新鲜事物,不能抱有“吃快餐”的态度。它并不只是农业和数字化的简单物理相加,而需要二者发生真正的化学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数字化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不断闯关过隘。

  比如思想关。数字化既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也是一种新的理念方法。面对一种全新的理念方法,人们难免会基于思维惯性产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恐慌。特别是对于当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而言,实现从传统人工耕种到人工智能化耕种的转变,还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不断解放思想。

  又如技术关。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处在成长期。面对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数字化能覆盖和作用的范围还相对有限。特别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很难完全依靠一套技术就包打天下。倘若在技术上“削足适履”,就很容易引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问题。因此,在农业数字化进程中,技术引用也必须因地制宜,方能持续跑出加速度,为现代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数字化供给。

  与技术关紧密联系的还有成本关。我国人口众多,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决定了传统农业必须立足于精耕细作,现代农业也必然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成本问题始终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广大农民最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倘若数字化成本过高、实用性较低,在一定时期内,老百姓就必然会用脚投票,与数字化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农业数字化进程中,需要始终把成本管控摆在突出位置,努力在改进技术的同时不断降低成本,满足农业生产直接从业者的心理预期,真正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

  再如人才关。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机械尚不能做到完全取代人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在数字化背景下,技术门槛的提高也不断倒逼人才素质的提升,这与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总体上以中老年为主、缺乏高素质农业人才的现实状况存在深刻矛盾。另外,数字化在逐步节省直接人工投入的同时也会不断减少农业的岗位供给,这虽然能在一定时间内解决农业断代、农业从业人口流失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会由于技术隔阂给目前未能适应数字化生产方式的农业从业人员带来新的挑战。技术解放加速度的背后,可能会造成短时间内的岗位流失,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怎样推动数字技术进步与人口素质提高的同频共振,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下科学把握农业生产中智能和人工的关系,依然是农业数字化需要努力回答和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

  我国有句农谚:“要想干得巧,农具改革好。”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字化本质上也是农业现代化过程的一种“新兴农具”。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上,一切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都应该勇于尝试和利用,让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产业与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来一场“约会”,这样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违农时”、掌握主动。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