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米科技2024年财报:营收34.05亿元,净利1.2亿元

内容摘要    4月21日,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460.53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7%;归母净利润1.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30%;扣非净利润9,206.11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

    4月21日,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460.53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7%;归母净利润1.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30%;扣非净利润9,206.11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94%。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研发创新战略和供应链体系提质增效,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成本有效控制,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增强市场响应速度,整体推动公司成本管控、效率提升及核心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技术与产品层面,公司持续创新、优化产品矩阵,推出了Dual Light 2.0 护眼三色激光、Eagle-Eye 鹰眼计算光学、全自动云台等多项创新性技术。

    公司坚持以市场及用户需求为导向,于报告期内发布便携投影Play 5、家用旗舰RS 10 系列、轻薄投影Z7X 高亮版及Z6X 第五代等新品;Play 5 在奶茶杯大小的投影机身中内置了一体式隐藏云台,并搭配了“万象镜”与“氛围音箱”等多种玩法,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于投影好看、好带、好玩的要求,该款产品在抖音等电商渠道广受用户好评。RS 10 全系产品搭载了公司的护眼三色激光技术,护眼三色激光技术是公司“宽光谱+窄光谱”光源技术路线的最新成果,采用极米自主研发的激光融合光学架构,不仅更接近自然光谱以保证舒适护眼的观影体验,更是全面提升了亮度、对比度、色域和色准等影响画质的关键指标,在画质领先的同时,也让三色激光拥有了更加健康护眼的体验。除护眼三色激光外,旗舰产品RS 10 Ultra 还搭载了公司自主研发的Eagle-Eye 鹰眼计算光学与全自动云台等多项创新性技术,引领行业技术革新。同时为满足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段的多样化需求,RS 10 系列推出了Mini、Pro 及Ultra 等多种配置版本,以供消费者按需选择。Play 5 作为Play 3 的迭代产品,夯实了公司在入门级DLP 投影的份额优势,而RS 10 系列提升了公司中高端产品中激光投影占比,公司产品矩阵不断优化。

    公司坚定实施品牌出海战略与全球化业务布局,在公司重点开拓的欧洲、日本等市场,公司持续精进本地化经营,不断完善线下渠道覆盖,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包括Best Buy、Sam’s Club、Walmart、Swisscom、MediaMarkt、Saturn、Fnac、Darty、EICorteIngles、Bic Camera、JB HI-FI、茑屋家电、友都八喜等在内的海外零售渠道。2024年,公司首次推出搭载Google TV(含正版Netflix)系统的海外产品,解决了海外消费者对内容端的迫切需求。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受到广泛认可,海外新品AURA 2、MoGo 3 Pro 荣获欧洲影音协会EISA(Expert Imaging and Sound Association)大奖,在日本综合消费电子大赏VGP 2025 评选中,公司产品荣获14 项大奖。公司内置于阿拉丁吸顶灯中的《西瓜游戏》,被移植至任天堂Switch、IOS 等平台后,迅速赢得全球用户青睐,2024 年全年该游戏下载量达540 万,累计下载量已突破1100 万。西瓜游戏荣获2024 年任天堂软件销量榜单Top 1、Google Play’s Best Game of 2024。

    积极拓展新业务,实现车载业务突破。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车载光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过往投影产品研发中,公司作为同时具备镜片、光机和整机自研自产能力的投影企业,在成像光学领域积累了光学设计、环境感知、人机交互等技术与专利储备,在车载投影应用场景中具有差异化优势。公司全资子公司宜宾极米在宜宾设有占地280 亩的生产制造基地,并已获得IATF 16949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认证。

    公司积极布局智能座舱、智能大灯等车载投影新业务,在宜宾生产基地组建了车载投影产品生产线,与整车厂商及产业上下游开展合作。自2024 年初车载团队搭建后,便迅速推进车载产品对国内外客户的供应链导入,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累计获得了8 个车载业务定点,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汽车产业链企业。未来公司将专注于产品研发、生产和交付的高效执行,同时持续推动车载显示解决方案的创新,通过先进的投影技术,不仅为家庭娱乐场景带来变革,也为智能座舱、车载照明等相关场景注入更多可能性,提供卓越的智能化体验。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3.68 亿元,报告期内新增取得授权发明专利80 项,累计已取得发明专利402 项。

 
举报 收藏 打赏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