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博线上展览】休闲嘉峪关——旅游之 “ 嘉 ” 专题展(三)

   2020-06-01 6

  嘉峪关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以打造“天之蓝、绿之美、水之秀、和之韵”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经过几代人呕心沥血的奋斗,特别是近些年来大力投入,嘉峪关市已建成雄关广场、迎宾湖旅游园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森林公园、明珠文化公园、讨赖河生态园、南湖文化生态园等一批公园绿地和绿色景观,全市公共绿地已达130余处,城区绿化覆盖率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6.56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27.59平方米。如今的嘉峪关,雪山映照、绿水环绕、清新明亮、空气洁净,处处展现出休闲城市的魅力,赢得了“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美誉,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的桂冠。

  位于新华路中段,由纪念广场、休闲广场和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1.8万平方米,是嘉峪关市城市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市政工程,也是目前嘉峪关市最大的市民休闲娱乐中心。

  位于四0四生活区的核心区域,总占地8.68万平方米,它的建成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活动健身的公共场所,也为树立中核四0四企业形象以及城市建设增添了光彩。

  以龙文化为主题充分突出嘉峪关市历史文化特色,以嘉峪关地域文化的艺术提炼奠定基础,分别以敦煌传承景区、边塞龙图腾区、丝路风情景区、民风娱乐景区、长城风采景区、商务接待景区、飞天龙韵景区和保留现状区等八个区域反映了本地的区域文化特征,并满足城市滨水景观的功能需要。

  位于迎宾路北侧,园区分为娱乐区、文化旅游广场区、湖滨游乐区、健身康乐区、休闲娱乐区等五大区域。环湖围栏建成了总长2100米的文化长廊,悬挂中华传统文化画作1010幅。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为165公顷,水域面积为58公顷,景区有岫玉湖、镜月湖、燕鸣湖三座人工湖,形成了“三池水一片绿”的特色风光。这里环境优美、水质清澈,被国家体育总局确立为国际铁人三项锦标赛的专用赛场和训练基地。

  是一座集防灾减灾、观光游览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塔楼。始建于2007年11月,总建筑面积5278.75平方米,总高度99米,由裙楼和外观为钢网“海豚”造型的塔楼组成,内部一层为科普教育区,二层为休闲区,十四、十五层为观光区。

  始建于2003年9月,总投资1.2亿元,总面积30万平方米。公园以东西走向的广场为景观中轴线,左右点缀景观。广场以南建设有凉亭;广场以北有植物迷宫、木平台、仿古廊亭、人工湖、七星连座、沙坑、健身器材、花架等,是一座集观赏、休闲、娱乐、生态教育、文化传播、自然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位于嘉峪关南市区,毗邻讨赖河,是一座以人工湖为主体的生态公园,园区内花团锦簇、环境宜人,是市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讨赖河生态文化园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有人工湖、湖心岛,园内绿树成荫,仿古建筑林立河边,别具江南格调。景区与远处的祁连雪山相映生辉,是一座以水景为主体的蓄水景观公园。

  花卉博览园是一座观赏性花园,与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关城和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丝路神画主题公园形成了一个超大文化旅游景区。园区以嘉峪关关城为背景,规模种植适宜自然环境生长的花卉,充分突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绿化效果,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位于五一北路与富强西路交叉口东南100米处,始建于1993年,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游乐园建有人工湖、儿童乐园、假山、酒钢3.12纪念碑等园林景观,形成了一处和谐自然的人文环境,是一处适合休闲、娱乐、健身的游乐公园。

  嘉峪关市南湖文化生态园以城市的内涵与外延为核心,融会地域文化风情,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沿讨赖河两岸、龙王滩、观景楼阁广场等河道滩地种植乔木、灌木、鲜花,形成了 60公顷的风景线。园区是集科技、展示、科普、教育、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生态主题公园。

  雄关公园是我市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一座游园,占地3.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6万平方米。石头堆砌成的骆驼小山、铁臂阿童木游乐场、曲回婉转的小桥是很多80后儿时快乐的回忆。2019年,市林草局投资96.4万元对雄关公园进行了绿化提升改造,改造后的园区绿树成荫,道路干净整洁,水榭亭台,荷花飘香,已然成为市民休闲、纳凉的又一好去处。

  讨赖河嘉峪关市区段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实施于2010年,投资8亿元。经过近3年的建设,建成了6.5公里长的讨赖河市区段水面景观,营造水面97.5万平方米,蓄积水量62万立方米,完成堤顶硬化、两岸绿化和亮化13公里。夏日傍晚,人们三五成群信步走在平坦开阔秀美的讨赖河畔,或观景,或拍照,或倚栏闲聊;讨赖河上大型彩色音乐喷泉伴随着曼妙的音乐喷射着数十米高的缤纷水柱,与南岸雕梁画栋的夜光楼一起,形成河楼相依、水幕迭起、光影摇曳的美景;不远处的新文大桥上霓虹闪烁,缤纷的灯光倒映在河中,远远望去光影交错分外好看。

  位于嘉峪关关城东侧,被列为肃州八景之一,古称“峪泉活水”。嘉峪关的诞生与“九眼泉”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据康熙初年所撰的《秦边纪略》记载:“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该段文字记载中所指的“水”即现在所说的九眼泉。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城市供水量大幅增加,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曾经碧波不竭的九眼泉水不再涌流。为了解决峪泉镇和城区浇灌用水,嘉峪关市政府决定在九眼泉处营造人工湖,调大草滩水库的水蓄用。如今的九眼泉湖掩映在柳树丛中,湖堤柳枝低垂,绿荫如盖。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