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带火传统文化 陕古诗词商业价值待挖掘

   2020-08-15 14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让古诗词话题引发热议,专家建议,陕西可借诗词大会挖掘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策划大手笔文化产业项目。

  近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两档节目的相继大热,让文化节目摆脱高冷,成为热议对象,西安等地也出现了爱好者学习诗词的热潮,一些国学班里,近期拿着毛笔写诗词的人多了起来。

  “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西安一家茶学堂的负责人王夕夏介绍,看到节目火爆,也打算在今年举办的相关活动中也加入茶诗词的朗诵,最近她和可爱的茶艺小学员们正忙碌着茶文化进校园公益活动。其实,他们在课堂上从2012年开始就一直在学习茶诗,孩子们已经背会不少唐宋的茶诗词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近日在文昌门附近一场茶艺活动现场近百人参加。古乐悠扬,几位小朋友背诵古诗之后。按照顺序上场,给家长和嘉宾奉茶,茶礼优雅,让人印象深刻。之后,还有音乐老师现场弹钢琴。记者注意到,几位小朋友穿着古典服装,一边吟诗一边奉茶,让不少人直呼古典有意境。

  随着古诗词火爆,手机APP中的“诗词大会50句挑战”、“挑战古诗词”等成了市民喜欢的闯关游戏,这些挑战游戏使热爱古诗词又没有机会在电视节目上露脸的市民过了把瘾,也让内容创业群体有了出路。记者查询应用商店看到,近期出现了很多学习诗词类app,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古诗词,重温旧日情怀。

  “很惭愧,我很熟悉古代文学,本以为能得高分,结果好几句都没记住,”市民于女士在朋友圈晒出挑战古诗词的成绩。一直对古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她,对挑战的成绩有些不太满意。她说近期还是要好好学习,准备去图书馆借些这方面的书。

  在西安五路口附近一处书店,几位年轻人正在古典文学附近查看唐诗宋词。附近另一处书店,一些人在查看唐诗宋词还有古诗词等书本。

  中小学生开学以后,本身就是各大书店销售的黄金期。记者看到,一些学生在阅读古典诗词方面的书,比如《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最美古诗词小学生读本》、《宋词三百首》等。

  此外,记者了解到,诗词大会带热中国风,95后年轻人喜欢古诗词氛围酒店。去哪儿数据显示,“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引发文化共鸣,带“古诗词”、“中国风”元素的酒店房型成黑马,近期颇受住客欢迎。在酒店风格选择上,内部装饰带有古诗词条幅、赠阅古诗词书籍,或带有浓郁中国风装修元素的酒店,被年轻人认可。

  “诗词大会引起很多观众的关注和讨论,传统文化的热度在回归常态。”财经评论人士严跃进对记者分析,西安古诗词氛围浓厚,还需要探索更加适合传播的方式。

  专家建议,陕西可借诗词大会挖掘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西安邮电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张鸿教授对记者分析,西安在建设大西安过程中不妨构建大文化体系,陕西充分利用周秦汉唐历史文化优势,结合互联网+,通过新媒体等方式和当地产业融合,策划大手笔的文化产业项目,为文化自信奠定基础。同时,西安旅游景点众多,可以借助古诗词好好火一把,吸引游客到古诗词的写作地点参观、学习、体验,进而产生消费。

  古代诗人,比如王维、李白、欧阳修、辛弃疾等的诗歌之中,不少描写的都是长安,陕西文化旅游可趁诗词大会的火爆,进一步提升陕西文化旅游的影响力,把陕西的传统文化与诗词结合,挖掘出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 记者 黄涛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