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大家谈

   2019-06-01 9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群体长期在实践中逐步积淀和提炼出来的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总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先进的文化正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现在的企业界已经逐步形成共识: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加强企业管理的过程,就是推进企业发展的过程。

  宣酒集团自2005年开始,每年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改制八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说明了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宣酒集团的幸福理念受到普遍关注,产生广泛影响。

  为此,2013年7月21日,安徽省工商联组织相关企业家在宣酒集团举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力图以宣酒的企业文化建设为范本,推动全省民营经济企业文化建设。现将有关人员的研讨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软实力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结构型的减速阶段,上半年全国GDP增速下行至7.6%,为历年来最低,我省为10.9%,虽然处于相对高位运行区间,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个百分点。我国当前经济运行虽处于可控的合理区间,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产能过剩是严重的问题之一。而这些企业有很多是地方政府支持的,相当部分产能过剩企业难以获得起码的投资回报率,到了难能生存的地步也不能顺利退出,虽生犹死,沦为所谓的“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出现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但这些行业都不是“夕阳产业”,这些行业中的许多企业不仅不是“僵尸企业”,而是很有活力的企业。比如,在产能过剩的家电行业,张瑞敏办的海尔就赚钱,其他人办的企业就不一定赚钱;又比如,我国的白酒行业竞争激烈,产能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过剩的,但是,李健为帅的宣酒集团就有很好的效益,而有的酒厂效益就没有宣酒集团这么好。“僵尸企业”的产生有很多原因,我以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企业文化,或者说企业文化有其形而无其实,还未形成企业的“软实力”。而海尔和宣酒之所以发展的很好,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文化发挥了作用,企业文化有形有实,由表及里,广泛深刻地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形成了企业的“软实力”。

  由此可以认为,在我国经济进入结构型减速的转型时期,企业要适时推进内涵式转型发展,而企业内涵式转型发展的基础,正是企业文化及其所释放的“软实力”。

  从“僵尸企业”的教训看,在经济走势减速的复杂局面中,企业若不被市场出清而能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应是品牌文化。

  所谓品牌文化,是由品牌所承载与释放的企业文化。从内涵上看,品牌具有人文含义,体现了公认的并且可以传承的公共理会和社会核心价值;从外表看,品牌体现出“图腾标志”意义,使人一目了然,从“图腾标志”中理会其人文含义,从心灵上产生共鸣,如果需要某种商品,消费者肯定会选择已在心灵中产生共鸣的某种品牌。这样,品牌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文化塑造过程,是对产品赋予文化含量的过程。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是以文来“化”社会大众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独有的,是以文来“化”企业员工的。而品牌文化已经走出企业,“化”的是消费者,消费者被品牌“化”的越多,市场就越大越持久,企业品牌文化的价值就越高,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就越强,宣酒集团的成功经验,生动地证明了这个道理。 企业文化:学习力、领导力、执行力的基石

  面对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该如何应对?从宣酒的文化当中得到哪些借鉴和启发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一是打造学习的动力。世界在变,我们以变应变。一位专家曾总结过一个公式:L大于C。L是学习能力,C是变化。世界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的学习能力要比世界的变化变得更快,这样我们随时就能变得更快,世界不管怎么变化,我们都能够应对自如。李健董事长的报告,让我们感受到了宣酒集团在打造企业文化的时候,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提升它的魅力,学以致用,结合企业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他打造企业文化的一个基本的理念和宗旨。

  二是提升领导力。研究领导力的专家曾经把领导力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假定人之初,性本恶,强调的是对员工的控制,后来发现是行不通的;第二个阶段,假定人之初性本善,强调的是激发人的能力;第三个阶段,发现两者皆重要,既要有控制力,又要有激发力;第四个阶段,认识到员工的错误是领导的责任,关键是领导。员工的错误是领导的责任,首先要从领导反思,领导者首先要领导好自己;第五个阶段,领导力又进一步发展了,它提倡的是全员素质的提高,每一个员工都可以领导自己,提升领导力是企业越来越重要的一个使命。宣酒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其实就是着眼于全员素质的提升,它是第五代领导力提升的一个优秀典范。这也是李健董事长反复提的观念:文化的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

  三是优化执行力。很多企业认为自己有制度、愿景、目标,怎么就执行不下去?执行力的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优化执行力是体现在共同的企业愿景上,企业为员工服务。过去我们提倡员工要为企业服务,现在反过来,首先要把员工服务好,从领导到员工,每一个人都要知道企业的使命,要把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目标链接在一起,这样才能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实践。宣酒集团的金手铐、金跑鞋、金饭碗,其实就是让企业的命运和员工的前景共同一致,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发钱不发力,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当企业的命运和员工的命运是完全一致的时候,执行力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宣酒集团的企业文化,正是企业执行力的一个基石,是企业长青的一个基石。

  我们有理由相信,宣酒集团在变化的过程中,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企业文化:让冰冷的组织成为鲜活的法人

  宣酒集团的企业文化,实践很丰富,理论研究方面做的也很深,很受启发。宣酒集团不仅经济效益、业绩表现不俗,而且文化工作也做得很好。

  为什么要做文化?因为作为一个组织,是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的。做文化就是让这个企业、组织有人情味,有感情,有文化,凝聚一种精神。企业有很多制度,制度总是有很多失效的地方。制度失效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文化来弥补。我们经常讲不能随地吐痰,这是规定的,但是文化深入内心,也许你一个人跑到南极那个地方,没人管的时候,你还能不随地吐痰,那就是文化起作用了。文化决定一个企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也是李健董事长给我的启发。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需要时间沉淀的。一个企业刚成立,就去找咨询公司,开始策划企业文化,那是行不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大部分员工内心的真实反映,是公司创始人、最高领导班子的人生价值追求,人生哲学体系是经历了一定的失败、成功、挫折之后,是用血与泪凝结到一起的东西。

  企业是一个法人,法人就是相当于一个人。文化实际上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像李健董事长所说的产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产品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最好做的。产品文化就像做商标,做制服,统一文字等,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脸,一般都是从这开始做,简单但是效果不是很大。制度文化就是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就是让我们的手和脚如何行动的,规定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第三个层次,是精神文化,实际上就是赞同、认定这个企业的理念、价值观,你要从内心深处认同。

  企业文化建设,通俗一点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工作让企业的脸部要好看,手要变得非常灵巧,心要变得非常健康。宣酒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非常不错。 企业文化:从自发到自觉的灵魂触动

  文化能够深入人的灵魂,能够掌控人的行为。我觉得,这就是宣酒集团企业文化的魅力所在,精彩所在。宣酒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它的成功归功于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文化,有很多解读。说到企业文化,不得不说徽商,徽商之所以名扬天下,关键是它的文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徽商把文化形成了一种自觉。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表述,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想企业文化发生作用,必须是企业文化形成自觉。一旦文化产生自觉,企业文化就会发生巨大作用。

  如何将企业的文化形成文化自觉?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理想和信念。一个没有理想和信念的企业形成不了企业文化,更不会形成文化自觉。如果宣酒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幸福”这样的宗旨,没有“打造百亿宣酒,创建幸福家园”的愿景,那是创造不出很好的企业文化的。所以说,理想是方向,信仰是动力,只要有了方向与动力,就能创建更好的企业文化,就能够让文化建设变成文化自觉。 企业文化:基业长青的根本保证

  今天,我们来到宣酒集团,举行省工商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专题活动,就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观摩考察和座谈。

  刚才李健董事长提到,企业文化有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是产品,制度层面是制度和规则,精神层面是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员工的精神面貌。这三个层次的长期积淀,就构成了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保证,是企业长寿的秘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就没有生命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决定着企业的社会公信力。企业能否被社会认可,首先靠的是产品,产品的质量、价格,决定着公众对企业的认可度。同时,还包括产品的文化内涵和企业的文化建设。宣酒集团近几年的飞速发展,不仅靠其小窖酿造更绵柔的宣酒品质,更依靠的是其“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幸福”的企业理念与其成功的营销策略。产品和文化的有机结合,使其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公信力,也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企业的吸引力。企业的发展靠人才,一个企业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首先是物质层面,即员工的待遇,每个人都会选择更能发挥其特长,更能体现其价值能力的企业;其次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会影响着员工精神面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让员工产生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感。宣酒集团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三、企业的文化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必须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不可能有生命力。对民营企业来说,一种开放的包容的企业文化,尤为重要。

  四、企业的文化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用品牌参战,可以加速产品的成名,丰富产品的内涵,增强产品在竞争中的战斗力。企业的品牌和形象是与企业文化的建设密不可分的,没有好的企业文化,难以形成好的企业品牌与形象。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已经成为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成为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保证。

  刚才李健介绍,宣酒的企业文化建设是被“逼”出来的,谈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误区、三中乱象。

  基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及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省工商联专门成立企业文化建设专委会,并邀请宣酒集团董事长李健担任专委会主任,以此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引导和推进,推动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宣酒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全省民营企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相信有了文化的引领,安徽的民营经济一定会蓬勃发展,前途辉煌。 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刚踏入宣酒,就强烈的感受到宣酒浓厚的文化气息,也曾多次听到有关宣酒近几年飞速发展的故事。

  听了李健董事长讲的企业文化,我觉得李健对德鲁克的文化的研究是比较深邃的。企业文化确实是个大课题,全世界都在讲这个话题。如何建立一个正确的企业文化?现实中存在着很多迷惘,但是,宣酒集团在企业文化的研究上还是有所成就的。

  简单的说,企业文化就是三个部分:理念、制度、行为,即理念形成规范制度,最终落实到实际行为中。

  为什么大家都谈企业文化?文化是企业的DNA。比如说,今天我们在宣酒集团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展现出宣酒的DNA。世界最著名的德勤事务所曾经对500家世界优秀企业长达15年的跟踪,把它们的优秀基因整合起来,最终得出结论:这些企业一般都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靠企业家独特的创造力;第二阶段是靠执行力;第三个阶段是靠企业文化。

  文化的作用。它的爆发力究竟有多大?在1998年的时候,中央举办了部级以上企业干部到哈佛上学,大多企业都是央企,哈佛大学教授给企业家上的第一节课讲的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按照现在企业的理念来看,当时没有核心技术与人才,而这些都有,为什么能够打败?根本原因就是制度和文化,有一种信念支撑着他们。这个案例在我们高层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包括制度等在内,唯有永恒支撑的是精神力量。因此,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要那么苛刻,企业家尤其要关注这一点。德鲁克说,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目标,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

  传统的文化。文化不要违背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李健、柳传志等企业家都逃脱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魔咒。企业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产品,也需要把控。国内外很多企业在接班人上都出现过问题,所以,民营企业现在不要讲培养接班人,一定要树立培养团队的人才观。

  中国人喜欢赌小概率事件。俗话说四两拨千斤,而实际的管理工作应该是千金拨四两,不应该老是想着抄近路。所以,现在的企业在做企业文化时,不能忽视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价值观是企业生命的源泉。宣酒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得非常好。客户是企业普世的价值。企业所有的研发、所有的责任、所有的贡献都要以客户为中心。现在的很多企业以军队的形式锻造执行力。

  搞好民营企业有四个要素。第一,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不要搞多元化发展。大量破产的中国企业都是搞多元化发展的结果。第二,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当前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有两种解决方式,一是组织结构的变化,二是人员的整合。第三,用合适的人。第四,认真追求绩效。德鲁克先生说,企业的本质就是追求绩效。

  民营企业的瓶颈在于文化,而文化的病根在传统文化。所以,企业短期做的好的,未必企业文化做的好。但是企业文化建设好的,企业发展一定好,一定具有可持续发展。衷心祝愿宣酒集团在李健董事长的正确领导下,做正确的事,用合适的人,打造最好的企业文化,走向优秀,走向卓越,最终走向辉煌。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