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的变化:1.在管理团队结构方面:唐阳刚先生新任集团总裁、黄瑜璇女士及戴卫国博士新任集团副总裁。聘任了温弘博士、鲍靖博士、刘佳凝博士分别担任集团首席科学家、首席医学官及首席投资官。总体而言,董事会希望在高管团队结构上逐步向国际化、年轻化、高效化的方向转变,未来将更加强调业务的聚焦与组织执行力与效率的提升。2.在研发层面的变化: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集团重新梳理及评估生物药、化药、中药以及原料药等板块的研发项目,在生物药及化药研发聚焦及强化创新布局的同时,还梳理并计划新涉足一些有原料优势、市场广阔的新领域。另外,加大BD及投资职能对研发的支持力度,强化对外项目合作与引进的考核与激励力度。3.在销售层面的变化:我们在不断优化营销改革、精细化销售管理、强化学术推广,重点在医院覆盖、低产医院上量及考核奖惩机制等方面进一步严格细化与考核。从2018年及今年一季度业绩数据可以看出,公司较过去在产品格局及收入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来参芪扶正一品独大的现象已经不存在了,目前消化领域、促性激素领域的几个潜力单品的销售规模已经可与参芪相当,且这些潜力品种还在稳步增长。
加大了研发进度的考核,包括数量、质量、时间限量三个考核指标,而且定期汇报研发进展、实时沟通并解决研发中出现的问题。
投资并购的整体方向包括特色专科领域以及搭建高端技术平台。其中,特色专科领域,除了不断丰富现有专科领域的产品线,也可以扩充新的领域。重点包括消化领域、辅助生殖领域、肿瘤免疫方向等。投资方式则包括战略入股、并购重组、合作开发、授权或代理等。
从各版块而言,目前我们出口体量最大的是原料药,主要集中在印度、欧洲、中东、南美等地。制剂板块,丽珠的促性激素、消化道、精神类、抗感染等产品主要销往巴基斯坦、独联体国家、菲律宾、中美洲等地。诊断试剂板块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则包括西门子、富士、雅培等。除此之外,我们目前现金流充裕,在投资并购方面也在不断关注欧美等发达地区的项目,希望不断扩大丽珠的国际化布局。
近两年来,试剂公司在积极尝试调整及转型,在保证现有代理品种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积极开发自有品种,目前已在在上海、苏州、珠海设立了科研中心。近年自产品种收入占比持续提高。未来希望能在免疫诊断及分子诊断平台上取得突破,试剂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化仪器设备在未来一两年内有望上市。
通过过去几年原料药事业部的内部组织机构及资源整合,集团原料药板块已经完成了两大转型:一是产品的转型,由大宗原料药转型为高端特色原料药;二是市场的转型,由非规范市场转型为欧美等规范市场。目前丽珠的部分高附加值及独家原料药品种已经成为部分国内、国际大型药厂的稳定供应商。在后续品种的跟进上,目前原料药事业部成立了30余人的开发团队,布局了短、中、长期的产品研发管线。综上,预计未来一两年公司原料药板块依旧能够保持较好的增长。
总体销售费用应该维持稳定或略有降低的趋势,销售费用未来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1. 创新药的销售费用不会低,因为需要不断投入加大学术推广及线.对于一些与带量采购相关的仿制药,未来的销售费用会大大的降低。
参芪在过去几年曾是我们单一销售收入最大的品种,近两年来,由于医保、控费、地方性的辅助用药等政策的影响,参芪的销售已经出现了下降。2019年一季度下降的幅度已经收窄。公司目前正在通过拉低产医院、抓空白医院、推基层医院、挖民营医院等营销推广方面做工作,争取未来可以使得其降幅继续收窄。总体而言,随着集团艾普拉唑、亮丙瑞林等化药品种的收入不断上升,参芪扶正下降对丽珠收入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小。在国家宏观层面重视中医中药的背景下,对于参芪这样的中药现代化标志性产品,加之其在质量研究、安全性再评价、循证医学、患者口碑等方面的长期积累,也许未来会迎来一个新的再次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