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电力需求和工业产出增加、天然气价格高涨推动煤炭消费规模超预期,导致煤炭结构性短缺,价格剧烈波动。面对全球能源供应偏紧、局部能源危机事件频发和国内能源消费需求快速反弹,我国沿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快速增长,吞吐量规模再创新高,在我国能源保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球能源紧张超预期和能源突发事件增多的背景下,应高度关注我国能源供给安全,做好煤炭供应和运输的保障工作。
电煤需求推动煤炭消费增长
202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52.4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2%;两年平均增长3.7%,增速接近正常年份平均水平。随着“蓝天保卫战”持续推进和“双碳”行动起步实施,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结构持续优化,全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56%,较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生产势头良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电煤需求显著增长,推动煤炭实物消费量增长至42亿吨以上,同比增长4.6%,与2013年高位持平。从主要耗煤行业看,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增长约2.5亿吨,占比57%,较前一年提升3.9个百分点;受环保政策和产能调整影响,钢铁行业煤炭消费下滑近1亿吨,占比16.7%;建材和化工行业煤炭消费规模基本稳定,占比分别为13%和7.3%,其他行业占比6%。
面对国内旺盛的煤炭消费需求和供应偏紧、价格大幅上涨等实际情况,我国煤炭生产企业全力增产增供,煤炭优质产能加速释放,全年原煤产量41.3亿吨,比前一年增长5.7%,产量规模创历史新高;两年平均增长2.9%,增速有所放缓。
国内煤炭生产格局调整持续推进,煤炭生产进一步向晋陕蒙地区集聚,2021年晋陕蒙地区煤炭产量占比达72.2%,较2020年提升1.9个百分点,较2019年提升3.6个百分点,推动了沿海煤炭一次下水量的增长。全年外贸进口煤炭3.2亿吨,同比增长6.6%,延续了2015年以来的增长态势,进口规模与2013年高位基本持平;两年平均增长3.9%,增速较正常年份有所放缓。
煤炭海运需求快速增长
在我国煤炭供应总体偏紧的背景下,沿海地区对海运来煤依赖进一步增强,煤炭海运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沿海港口煤炭吞吐量23.8亿吨,同比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3.9%,增速接近正常年份平均水平;海运煤炭调入量(煤炭一次下水与外贸进口总和,扣除外贸出口量)11.5亿吨,同比增长12.2%,两年平均增长3.7%,增速与“十三五”期平均增速基本持平;煤炭一次下水量、外贸进口量分别完成8.7亿吨、3亿吨,同比增长10.2%、21.8%,两年平均增长3.9%和4%。沿海港口有力支撑保障了我国煤炭稳定供应、国家能源安全。
沿海港口煤炭运输保持“北煤南运”与“外贸进口”并重格局。受限于个别国家煤炭影响,“北煤南运”作用进一步强化,外贸进口煤源地进一步多元化。
从各区域吞吐量完成情况看,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依然是煤炭运输重点区域。2021年三大区域完成煤炭吞吐量分别为10.2亿吨、8.5亿吨和2.7亿吨,分别占总量的42.7%、35.8%和11.3%。
煤炭下水量继续向北通道四港(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天津港)集中,2021年四港下水量规模为7.8亿吨,同比增长9.5%,占沿海煤炭一次下水总量的89.5%。其中,唐山港受益于铁路集港能力充足和河北省内煤炭下水格局调整,2021年完成下水量3.2亿吨,同比增长19.3%。
海运煤炭进口规模占我国煤炭外贸进口规模的93.8%,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规模大幅下滑至1171万吨/年,降幅达85%;从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进口煤炭规模大幅增长,分别为1.96亿吨和5700万吨,增幅达39%和44%;从蒙古国、菲律宾、哥伦比亚、加拿大、南非等十余个国家进口煤炭合计近5900万吨,外贸进口多元化特点鲜明。
煤炭多式联运规模进一步提升。海铁联运方面,北方四港下水煤炭海铁联运量约7.5亿吨。其中,大秦铁路线全年完成煤炭发运量4.2亿吨,同比增长4.0%,到达港口约3.8亿吨;朔黄铁路线全年完成煤炭发运量约3.4亿吨,到达港口约2.6亿吨;唐呼铁路线全年完成煤炭发运量约1.1亿吨,主要运往唐山港。江海联运方面,2021年长江中游皖、赣、湘、鄂四省煤炭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至3.7亿吨左右,较2020年缺口增加约3000万吨左右,其中海进江煤炭调入规模达约1.5亿吨,较2020年增加2000万吨左右。
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提升
随着我国“蓝天保卫战”和“双碳”行动不断推进,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持续提升,替代部分煤炭消费需求。但考虑能源现状消费结构、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和能源供应稳定性要求,我国在积极推进能源清洁化的同时,近期煤炭在我国能源供给中“压舱石”作用仍然稳固。
继2021年强劲反弹之后,预计2022年全球和我国经济增速将会有所放缓,我国电力消费需求增长将同步放缓。同时,我国冶金行业产能持续调整,建材和化工行业能源清洁化发展趋势延续,对煤炭消费的强度将继续下降,预计2022年煤炭消费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国内煤炭消费市场需求驱动下,煤炭优质产能进一步释放,煤炭产量有望小幅增长,煤炭进口“平控”政策延续,外贸进口量将基本维持稳定。总体判断,煤炭海运需求小幅增长,全年煤炭吞吐量预计24.3亿吨,同比增长2.1%;煤炭一次下水量8.9亿吨,同比增长2.3%,格局基本稳固;煤炭外贸进口量维持在3.0亿吨左右。
本轮全球能源紧张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
2021年以来全球能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扬,呈现全球性的缺气缺煤缺电现象。本轮全球性缺气缺煤缺电,包括国内煤电紧张,本质上是全球低碳转型过程中,新旧能源结构转换衔接不畅、传统能源供给端在过去十年里投入不足的结果,而新冠肺炎疫情不确定性加剧了这一波动。考虑全球能源供需紧张关系、基础设施建设周期以及季节因素,能源价格上涨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本轮全球能源紧张持续时间可能超出预期。
此外,近年来全球能源突发事件增多,俄罗斯向欧洲输送的天然气规模持续下滑、印尼宣布于2022年1月禁止煤炭出口一个月、俄乌冲突全面升级、地缘政治推动国际原油价格暴涨等层出不穷,全球能源供给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
在全球能源紧张超预期和能源突发事件增多的背景下,应高度关注我国能源供给安全,做好煤炭供应和运输保障工作。建议:一是坚持秦皇岛港保持煤炭功能和充足的装船能力,继续巩固和强化“三线四港”的“北煤南运”系统格局;二是适时启动储备项目,保障和强化北方煤炭下水能力供给,应对国际市场波动风险;三是继续增加外贸煤炭多元化进口,保障国内供应,平抑国内煤价。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