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化企业的组织特征与生产特点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文化企业是指在文化产业领域里以精神文化产品为主要生产目的的企业,是要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的营利组织。文化产业有四个特点,第一是技术化的生产手段,第二是规模化的生产效益,第三是市场化的生产目的,第四是企业化的生产主体。因此,作为文化生产主体的文化企业,是文化生
周洪晋;文化产业化当务之急是建立文化企业[J];特区展望;1999年06期
张学本;辽宁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理论界;2000年04期
刘英群;;民营文化:想在全球经济中做大[J];文化月刊;2002年18期
;严昭柱、张晓明谈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J];理论导报;2008年02期
谢耘耕;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两个突破[J];新闻界;2004年02期
范艳军;;文化产业的国际视野与本土策略——读《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之所思[J];出版参考;2008年24期
喻杨;;论当前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规模化”扩张[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年06期
蒋祖烜;;文化产业要寻求“跨界”突破[J];人;2011年07期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陈树文;宋晨;;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开发途径探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李国军;宋婉琴;;关于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王冠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服务经济[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李全起;;京津冀文化产业联合发展刍议[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安定明;;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探讨[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温洪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浅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记者 杨扬;我市四家文化企业入选河北省 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N];邯郸日报;2010年
本报驻广东记者 林金华本报实习记者 胡少佳 本报通讯员 朱树玉;第六届文博会深圳福田实现五级跳[N];中国文化报;2010年
吕建中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佳鑫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开掘民营产业“就业蓄水池”[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本报记者 李霞;支持有条件文化企业上市融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实习记者 王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提倡培育骨干文化企业[N];证券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刘阳周立耘 颜珂 曹玲娟 魏贺;期待资本+才智的聚合反应[N];人民日报;2010年
李正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助力文化企业发展[N];今日信息报;2011年
向泽映;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欧培彬;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刘丽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素质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袁炯;文化创新体系的内涵研究及文化制度创新的制度选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张威;意义解读的错位与断裂—山寨文化的“生产—消费”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周琴;文化产业国际分工背景下的文化同质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漆飞;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