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国际话语权稳增

   2019-08-01 260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9-07-30 浏览: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光伏市场异军突起,每年新增光伏装机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经过多年的起伏,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有利于中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对完整的光伏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一个中国的、可以引领全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快速成长。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从制造环节逐步向应用环节转移,产业发展也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策助推产业发展


作为光伏产业发展路上不可或缺的 加速键 ,中国的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府的补贴政策。


2019年是中国实行光伏发电补贴竞价新机制的第一年,是光伏发电建设管理政策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创新,光伏行业发展从舒适期进入差异化竞争时代。技术升级、产业整合、成本降低、系统优化、海外市场等将是各大光伏企业面对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中国光伏企业更是积极走出国门,海外市场布局 全面开花 。在 扬帆出海 的过程中,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面对的传统国际光伏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光伏国际市场已从发达国家延伸到发展中国家,光伏组件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增强,市场范围已经遍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新兴市场如印度、拉丁美洲诸国及中东地区也亮点纷呈。


赛维集团董事长甘胜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光伏产业之所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世界光伏产业领导者,主要得益于三大要素:一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融合,中国光伏才能有 两头在外(主要原料来自国外、主要市场在国外) 的起步与发展,并在短短的数年间迅速发展成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大国;二是中国光伏企业自强不息,特别是民营光伏企业,在面对 两头在外 和 三道门(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 的困难局面,努力开创国外市场,积极寻求在国外资本市场上融资。在 国五条 及其配套政策以及地方政策的帮扶下,中国光伏产业挺过了 寒冬 ,并连续多年保持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的地位。


产业经历升级变革


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在经历着升级变革,技术进步成为关注焦点。掌握了新技术,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权。


甘胜泉表示,中国光伏产业要做好技术储备,需要政企合力:政府积极出台更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提高技术门槛和准入台阶、去除低效落后产能、加快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政府有形之手应转向于企业,从融资渠道、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各个方面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大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以增强中国光伏核心竞争力;支持培育科技型光伏领军企业,同时,加大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


据了解,新赛维着眼行业前沿技术,开创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全力打造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整完成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赛维申请专利30多项,授权专利10多项,获得了中国专利优秀奖一项,江西省科技奖两项;研发推出高效铸锭单晶 赛单晶 系列新产品,以更高转换效率、更高组件功率的铸锭单晶新技术及新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技术优势。


国际舞台 朋友圈 扩大


中国光伏企业 走出去 的步伐加大,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国际舞台的 朋友圈 也越来越大,光伏发电也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可同步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产业。


甘胜泉表示,质量是企业也是行业的生命线。在日益复杂化的国际竞争下,中国光伏企业应谨记前车之鉴,避免粗放型发展、体量竞争的老路,走高质量发展的路线,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取信于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光伏企业在挖掘海外市场、选择适合发展的国家或地区时,应注重国家的政策导向,如响应 一带一路 倡议,注重沿线国家地区的市场开发;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习俗;采用本地化运营策略,打造包括当地优秀人才的国际化人才团队,培养当地员工队伍,与当地强势企业进行合作,调动各方资源,以确保光伏项目高质量高效率的建设、维护和运营。


开拓海外新兴市场是新赛维的发力重点之一。据悉,新赛维将目光瞄准东南亚和非洲等 一带一路 国家,计划在电站项目建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与此同时,新赛维与当地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强强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进一步拓展市场,保障电站得到及时维护。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研究成果《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