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晚间至14日凌晨,以太坊(ETH)暴跌22%,创下了自今年3月份以来最大的日内跌幅,价格最低跌至257美元,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跌破300美元。至此,今年以来ETH共下跌约60%,超过了BTC的54%的跌幅。据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跌破2000亿美元整数关口。
币圈是个有魔性的圈子,可以说在这里你可以看尽人生百态,既有一夜暴富后的癫狂,也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哀凉。
正应那句“成也风云,败也风云”,曾今被奉为神话的ETH,在浪潮过后也是一地鸡毛...
可以说这轮ETH的暴跌来得有点猝不及防。虽然目前处于“熊市”阶段,但ETH一直呈现的都是“阴跌”状,并没有出现过如此大幅度的下跌,那这次ETH大幅度暴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8月9日以太坊的网络上出现了一系列奇怪的交易,从接收到第一笔0.02ETH的交易之后,这个地址在15分钟内产生了600笔交易。
然而更可怕的是这种奇怪的交易一直在延续增长。最终在30小时内,这个地址就累积了4.8万笔交易,其中大多数交易金额都是0.02 eth,手续费也都在0.004 eth左右。
有人分析认为这是以太坊网络遭到了竞争对手的“垃圾”攻击,但要知道这个攻击背后的成本是很高的,因为每笔交易的手续费都超过了转账的数额。根据统计,这些交易的手续费总和已经超过了160 eth(约5.8万美元)。
而这次攻击使得原本就“拥堵”的以太坊彻底的瘫痪了,可以说这次攻击让币价本就处于动荡阶段的以太坊网络雪上加霜。
在投资领域,“恐惧”这个词并不代表理性的、明智的风险规避。相反,恐惧就像贪婪一样,意味着过度。因此恐惧更像恐慌,恐惧是一种过度忧虑,妨碍了投资者采取本应采取的积极行动,而对于ETH来说,暴跌之下很有可能就是人性的“恐惧”使然。
如今的以太坊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公链了,当然这都得益于去年一整年加密货币市场的野蛮生长。去年随着ICO风潮的来临,越来越多项目和白皮书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当时币圈有一句话叫”只要有私募你就投,不用看项目,上了交易所就赚了”。几乎每一个项目都自诩为某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层,并把估值上调到难以置信的高度。
除了项目估值的虚高外,人们因为要通过购买ETH参与这些代币发行,所以也推高了ETH的整体价格,被置于这场风波的风口浪尖上,今年2月份ETH的价值一度突破了1000美元。
然而或许价格的虚高对于以太坊来说并不是好事,俗话说“站的高,摔的更狠”。进入“熊市”后,区块链项目的募资市场与之前相比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投资的越来越少了,发项目的也少了,这就意味着ETH的用途也就少了,价格自然就回落了。
同时,以太坊在经历了以太猫、Fomo3D等火爆的项目的也证实了目前的市场和技术很难支撑以太坊现在的估值。
这也是为什么进入“熊市”后,ETH下跌会如此快的原因。而在ETH持续的“阴跌”下,人性终于被“恐惧”捅破了。而率先沉不住气的就是手里拿着很多ETH的项目方。
针对此次ETH突然暴跌的行情,加密货币量化对冲基金BloomWater Capital创始合伙人Biswa Das表示:这些初创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但他们没有财富管理能力或足够的现金管理经验,他们过早地抛售,给市场造成了很大压力。在去年如此抛售还好,但现在市场非常脆弱,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也就是说很多项目方在发展的时候也要使用大量的法币,但ETH持续的下跌使得他们募集来的ETH贬值不少,因此出现了项目方大量抛售ETH变现的情况。
而在人人自危的“熊市”下,项目方抛售手里大量的ETH就产生了裙带效应,造成了市场整体的恐慌,都开始清仓ETH,最终造成ETH暴跌。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ETH的暴跌不是一件坏事,会淘汰掉很多垃圾的项目,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必经过程。
在几个月前,V神做客“王峰十问”时也曾提到ETH的价格不宜过高,希望注重以太坊本身的发展,而不是ETH的价格。而此次ETH发生暴跌后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Lane Rettig也连发两条推文,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这次的暴跌。
Lane Rettig在推特上称:“别再谈论价格了。坦白说,如果价格是你关注的重点,那么你不应该出现在这里,你应该回家去。一直以来,我更看好以太坊的技术和社会层面的作用和意义。所有我认识的开发者都是这么想的。”
在第二条推特中Lane Rettig还称“现在以太坊的开发者不是为了利益而从事这一工作,而是由于相信分布式网络能赢在未来。我们是布道者,不是商人。ETH更低的价格意味着更便宜的gas,是好事。现在资金问题不对以太坊生态构成威胁,它甚至不在我们考虑的前十个问题之内。一直很看好以太坊这一技术及其在社会层面的作用。”
市场一直以来都是遵循泡沫—崩溃—重建—反弹这个规律的。对于“币圈”来说此次ETH的暴跌确实是灾难,但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币价回归正常价位人们或许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的研究下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