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经过去的2018年,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工业能源领域既面临与其他行业相似的困境,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在已经过去的2018年,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工业能源领域既面临与其他行业相似的困境,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这一年,油气行业跟随国际油价的震荡,上下起伏;煤、钢行业延续“去产能”红利,业绩飘红;煤电矛盾依旧存在,电企亏损严重,且央企电力公司出现一轮波及面很广的人事变动;新能源行业终于直面“断奶”期,开始走向独立;环保政策对于工业能源行业的影响则依旧很大。
在机器人行业,巨头们正在频繁下注,积极扩产;电池行业高速发展,但同时面临产能过剩阵痛,开始洗牌;商业航天领域开始破局,进行了多个首次尝试。
对于部分民营能源企业而言,2018年的环境格外残酷。在融资环境整体趋紧、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下,破产、债务违约变得更为频繁。
界面新闻筛选出十三个关键词,供读者回首过去一年里工业能源领域发生的大事。
2018年是中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上市元年。
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上市,迈出了跻身区域原油贸易基准价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8月8日,中国原油期货成交量达到新高,首次超过原先排名全球第三的阿曼原油期货。9月7日,期货完成了首次交割,顺利打通全流程。
11月15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批准,成为认可的市场经营者(RMO),允许新加坡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个人入场交易。
截至12月10日,中国原油期货达到1300万口的交易量,每口的规格为1000桶,在全球已占有6%的市场份额,仅次于WTI原油期货和布伦特原油期货。
上市第一年,中国原油期货迈入稳步增长阶段,但其价格与欧美原油期货相关性依然很高,均在90%以上。目前尚处于探索合理价差阶段,与欧美成熟期货品种还存在一定差距。
除原油期货外,中国期货国际化的另一品种为铁矿石。5月4日,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对外开放的已上市期货品种。
从年初开盘直到10月初,基于OPEC高度的减产执行率以及美国对伊朗等国的制裁,油价震荡上行并在10月初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10月7日,WTI原油期货最高触及76.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最高一度升至86.74美元/桶,累计上涨约27.38%和28.45%。
但伴随着原油市场供需关系逆转、美国对伊朗制裁予以多国豁免、资本市场大跌拖累油价等因素的出现,10月初至今,国际油价现暴跌趋势。
11月23日,国际油价创下2015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记录。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为50.39美元/桶,同比下跌7.76%;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59.09美元/桶,同比下跌6.03%。
截至12月26日,布伦特原油期货已经自10月的高点下跌了41.18%,WTI原油期货的跌幅则达到44.01%。国际油价回吐年初以来的所有涨势,并跌至2014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
伴随国际油价,2018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呈现“十三涨十二跌一搁浅”格局,在年末遭遇“五连跌”。全部涨跌冲抵后,汽油累计跌幅为490元/吨,柴油跌幅为465元/吨。
由于推进“煤改气”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去年冬季,华北、华东地区出现了较大面积“气荒”,引发社会民生问题,引起国家高层密切关注。
“天然气保供”成为2018年国家领导部门及各大油气公司重点关注问题。中国天然气产业体系建设由此进入“加速期”。
2月,国家发改委提出,全力以赴做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工作;7月,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指出要控制“煤改气”速度,坚持以气定改;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油则油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清洁能源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根据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天然气产量约为1603亿立方米,同比増长7.8%;天然气进口量将达119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近三成。
2018年,全国新开工储气项目近100个,储气能力新增35亿立方米,总的储气能力达到160亿立方米。十大重点工程加快了管网互联互通,资源调配能力增强。
天然气需求也出现超预期增长。预计全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277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8%。
2018年,电力系统迎来新一轮高层领导大调整,数家央企多位高层领导退休。
5月,大唐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小琳退休;5月,国家电网原副总经理王敏调任华能集团担任副总经理;7月,华能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黄永达年满60岁退休;8月,大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陈进行年满63岁退休;10月,华电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建国年满60周岁退休,由原总经理温枢刚接任;11月,华能集团董事长曹培玺到龄退休,时任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调任华能集团,接替一把手职务。
12月13日,国家电网宣布公司原总经理寇伟任董事长、党组书记;大唐集团原总经理陈飞虎也升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至此,中国电力系统中已有国家电网、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四家央企完成了董事长人选的更新。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这三家公司的“二把手”总经理职务仍空缺。
央企重组大背景下,在频繁的人事变动中,关于五大电力集团合并的传闻也在坊间四起,主要围绕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和华能集团等。
今年10月的一次公开讲话中,中国宝武董事长陈德荣将环保约束称为悬在国内钢企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担心,那些身处重点城市的钢铁厂不得不面临退城搬迁的结局。
不到两个月后,中国宝武与江苏省政府达成了协议,宣布在未来十年关停位于省会城市南京的钢铁生产基地,并将产能转移到该省的东北部滨海地区。
国务院在今年3月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将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力度列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措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化工等行业的企业均被列为关停、搬迁和转型发展的对象。
根据这份计划,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优良天数比例将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必须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可以想见,尽管随着宏观经济走势的变化,环保约束的尺度可能有所不同,但这柄悬在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将长期存在,它也将不仅仅指向钢铁行业。
山东、江苏等地已针对化工行业开展了专项行动。山东全省化工园区和专业化工园区数量要控制在100家以内,力争实现化工生产企业户数在各市公告的7595家基础上减少20%以上。这意味着山东要关停约1500家化工企业。
2018年,民营企业债务危机集中爆发,能源行业也不例外,涉及煤炭、化工、环保等多个行业。
7月,民营煤炭企业巨头永泰能源(600157.SH)发行的金额为15亿元的2017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资券未能按期兑付,构成实质性违约。之后多笔债务交叉触发违约,并持续至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底,永泰能源已违约的债券总数达12只,金额约167.78亿元。其资产负债率达73.49%,总负债791.5亿元。
作为宁夏最大的民营企业,宝塔石化集团7月公告称,由于工作失误,旗下宝塔财务公司未能对风控兑付问题进行严格统筹,造成持有宝塔票据的客户未能如期兑付。
据界面新闻了解,截至11月底,宝塔财务公司尚未兑付的银行电子承兑汇票超过170亿元,到期应该兑付的票据超过50亿元。
因涉嫌票据诈骗一案,目前宝塔石化董事长孙珩超等八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批准逮捕。
化工企业也不例外,曾入选2017年中国石化企业50强的洪业集团也面临债务纠纷,并陷入破产重整。
今年债务违约公司的一大特点是,多为区域性龙头公司。这是因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业竞争,与全国乃至世界性的龙头公司相比,区域性龙头公司竞争性弱,在产业升级中容易受到大型公司的挤压。
加上国内融资环境整体趋紧,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大幅提高。对民营企业而言,一旦经营业绩恶化,融资压力陡升,信用风险加速暴露直至触发违约。
中国政府正在着手加速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成熟,促使风电、光伏驶向独立的轨道,“去补贴”成为“断奶”最重要的手段。
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从2019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海上风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
这意味着,中国风电行业明年将面临“竞价”大考,以此为“平价”上网做铺垫。11-12月,宁夏、广东等地先行试水,相继印发了相关风电项目竞争配置细则。
风电竞价上网的通知下发后不久,光伏行业迎来了性质相仿的“531”新政。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对新建规模的控制和降低补贴的强度空前,引起业内一片哗然,反应强烈。这对2017年实现53GW新增装机的光伏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过山车”式的大转折。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2020年,中国风电要实现装机达到2亿千瓦,且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的目标;光伏要实现装机达到1亿千瓦左右,且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的目标。
上述两项政策的推出,意味着风电和光伏行业洗牌进程的加快和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补贴退坡及平价上网的“窗口期”,将比预期更快实现。
在这一年,巴斯夫完成了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花费76亿欧元买下了拜耳农化板块的部分核心资产,进入了此前未曾涉足的种子业务。
这项收购受益于拜耳兼并孟山都的宏大计划。为了迎合反垄断的要求,拜耳不得不剥离上述业务,以实现63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的目标。这项历时两年的交易也在6月交割,新公司成为了种子及农药行业的巨无霸,占据全球市场超过四分之一的份额。
以立邦漆闻名的阿克苏诺贝尔则分拆了自己的部分业务,它将专业化学品板块以101亿欧元的价格出售给凯雷投资集团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意图收缩战线,专注于涂料和油漆主业。
另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则是中国化工集团和中化集团的合并传闻。年中,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获得任命,将兼任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这一举动被解读为两大化工央企重组的前兆,而“两化合并”能否成真,还有待来年揭晓。
2018年,国内动力煤市场整体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局面,但总体处于高位状态。
市场煤价自2月起一路下滑,4月初吨价跌破600元,在4月底又开始反弹。5月中上旬,北方港5500K动力煤现货平仓价快速涨至660-670元/吨。
在传统用煤淡季的4、5月,煤价出现“淡季不淡”的趋势,主要由于该时期全国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平均水平,降温负荷启动较早。加上工业企业错峰用能,带动耗煤量大增,市场煤价小幅上涨。
5月中下旬,国家发改委宣布将采取九项措施稳定煤价,同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炒作煤价、囤积居奇等行为。
在政策的打压下,市场煤价出现了短暂的下调。6月后,由于下游终端补库需求陆续释放,以及对“迎峰度夏”期间国内供需偏紧局面的预期,煤价又重回高位,CCI5500动力煤价格一度报701元/吨,这是该价格自3月以来首次突破700元/吨大关。
之后,由于电厂去库存进程偏慢、供给给力、水电替代效应较好,且环保限产导致暑期工业用电下滑,需求远不及市场预期,7-8月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出现“旺季不旺”现象,价格下跌的现象。
进入传统用煤淡季9-10月,部分存煤下降的电厂拉运积极性开始恢复,加之贸易商发运量减少,港口现货吃紧,市场煤价又出现小幅上涨。
年底进入冬季用煤高峰,但经过前期淡季的提前补库,电厂库存量仍处于相对高位,以去库存为主,增量采购需求释放有限,煤价趋跌。12月下旬,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跌破600元大关。
自2017年以来,中国钢材在去产能、剔除地条钢以及严格的环保组合拳之下,价格高企,钢铁行业一改前几年的颓势一路飘红。
2018年,钢铁行业盈利态势依旧保持,这主要得益于前三季度的良好业绩表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4.7%,新增利润主要来源于钢铁、建材、石油、化工行业。其中,钢铁行业利润增长为71.1%。
截至10月底,26家钢铁上市公司中,盈利24家,亏损2家,75%以上钢企前三季度盈利同比增五成以上。
中国宝武集团以157.47亿元净利润排在钢企盈利榜首,同比去年前三季度增长34.96%。鞍钢股份(和马钢股份(600808.SH)分别位列钢企盈利第二、三位,利润同比增80.52%、103.79%。
前三季度盈利同比翻番的,还有华菱钢铁(000932.SZ)、柳钢股份(601003.SH)、沙钢股份(002075.SZ)、攀钢钒钛(000629.SZ)等,尤其是攀钢钒钛,同比盈利暴增205.5%。
也有少数财报不尽如人意的。其中,八一钢铁(600581.SH)前三季度利润同比下降33.29%;抚顺特钢(600399.SH)和中原特钢(002423.SZ)分别亏损1.26亿元和0.65亿元。
在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巨头们在2018年频繁下注,瑞士工业龙头ABB是最新的一个案例。
11月,ABB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毕福专程来到中国,宣布将在上海投资10亿元,新建ABB历史上最大的一座机器人工厂。新工厂建成后,其在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年产能将达到10万台。
中国在过去五年连续问鼎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17年,中国市场的机器人销量达到14.1万台,同比增长58%,两项数字均创下历史新高。这一年,ABB在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也实现了同比翻番。
不断增长的“机器换人”需求此前已吸引了安川、库卡等机器人巨头的投资。2018年年中,安川在江苏常州的机器人工厂率先完成扩产,每年将因此增加6000台机器人的产能。库卡也宣布在广东顺德建立新生产基地的计划,在2024年前,其在中国的产能将提高到每年10万台。
据不完全统计,仅截至2017年末,中国动力电池规划产能已超过200GWh。截至2018年末,仅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企业的合计产能就将接近60GWh。
与此对应的是,今年前11个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总量同比增长77%,但只有43.63GWh。
在动力电池企业扩张的同时,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显示,2018年一季度,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已跌至19%,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业内人士预计,产能过剩的状况或将延续到2023年。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从2015年的约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头部企业逐渐加大布局。其中,宁德时代先后与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吉利和东风汽车合作组建合资企业,比亚迪也与长安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
动力电池领域的头部效应在2018年愈加凸显。根据中汽研合格证数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占到市场份额的76.1%,该数字在2017年为61%。
坚瑞沃能(300116.SZ)和成飞集成(002190.SZ)等公司,则深陷亏损旋涡。猛狮科技(002684.SZ)也存在运营资金紧缺情况。
2018年以来,松下大连工厂已经投入量产,LG化学、三星在华投资的电池项目也已开工建设。未来,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或将面对来自日韩企业的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特别是民营航天企业飞速成长。经历了首次民营亚轨道火箭发射、首次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尝试、首次小卫星批量制造、国家发射场首次向民营火箭企业开放等。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有超过110家商业航天初创企业相继成立。
作为军民融合和高端制造的交叉领域,国家对商业航天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资本随之大量涌入。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包括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星际荣耀在内的七家民营火箭初创企业在2018年共获得10笔投资,已披露的投资金额约7亿元。包括九天微星、天仪研究院、银河航天、微纳星空在内的七家民营卫星初创公司也获得了11笔投资。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个新生儿,中国商业航天已经开始独立前行。2015年至今的三年多,商业航天的头部企业已经显现,行业生态正逐步繁荣,部分企业已明确定位并开始差异化发展。
但商业航天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初创企业体量依然较小,民营运载火箭仍处于空白状态。
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将市场和技术结合、构建供应链并实现规模生产以及应对资本压力等难题,是初创企业需要面对的。
界面工业能源组记者,重点关注光伏,欢迎爆料与交流。微信号:Summer_JF(添加时请注明信息)
好奇者。欢迎提供新闻线索,请发邮箱,或注明您的身份加微信katechow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