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油企致力管道互通加速推进

   2018-08-23 449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8-08-21 浏览:


烈日炎炎,躲在空调里面吃西瓜的石油人们注意了,别人已经在拼命干活了,近期,中石油又投入了巨额资金,联合其他两桶油,进行了一项重大工程。


日前,中石油发布消息称:切实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打通 南气北送 输气通道,破除天然气基础设施输送瓶颈,相继投资超258亿元,实施2018年至2019年33项互联互通重点工程。


天然气体制的改革步伐,正随着消费量快速增长而加快,而管网互通成为了事关全局、打通经脉的重中之重。


加大投资,加快建设,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启动,又将带来对天然气资源及管道工程量的需求增长。石油天然气行业,又迎来一个大干快上的时代。


巨大的工程量


国家牵头,三桶油一起上马,雨季、汛期赶进度,这个项目是真的有点大啊。


事实上,由于去年煤改气的快速推进,天然气供应不足,北方气荒。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家能源局总体部署,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通力合作进行管网互通项目。


项目包括,通过广东区域内LNG接收站与西气东输二线联通、通过广西LNG接收站与中缅管道联通、实施中卫 贵阳输气通道联络增输工程、陕京四线增输工程,同时实施大连LNG、双6储气库外输通道增输联络工程。


这些项目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今年冬季采暖前形成 南气北上 3000万立方米/日的能力,明年冬季供暖前形成 南气北上 6000万立方米/日、陕京四线形成8000万立方米/日的输气能力。形成东北天然气输往华北700万立方米/日的能力。


目前,这些项目还正在进行中。我们注意到,中石油称,将加快建设的步伐。已经投入巨量的建设资金,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我们注意到,与此同时,中石油宣布将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工程,协同天然气管道、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的推进,无疑将撬动一个巨型的工程市场。


工程之后还有工程


而即使是这样的供应能力,也无法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对于正在打开的中国天然气市场,这样的工程建设,还只是冰山一角。


也就是说,中国的管道互通工程,将处于持续建设完善中。


近期,国际能源署发布《2018世界天然气市场报告》。称201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在需求端,2017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3%,中国以年15%的增长率成为最大贡献国,中国增量占全球增量的37%。


与需求增长不配套的是,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建成运行的长输天然气管线总里程达到7.4万公里,而与我国幅员相似的美国州际管道里程长达50万公里。干线管道密度只有7.3米/平方公里,互联互通程度非常低。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到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要达到24万公里,天然气主干管道要达到16.3万公里,现有的管道总里程,距离这一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


这样巨型的需求增长压力下,基础管道工程的完善,已经迫在眉睫了。仅从中石油的数据看,实施2018年至2019年33项互联互通重点工程,就投资了超258亿元,相对于正在打开的中国天然气市场,这样的投资显然还远远不够。一个更大规模的管道项目正在孕育。


机遇远不止这些


如果你觉得,天然气市场的爆发,将仅仅引起基础管道工程项目的增加,那你就想错了。更大的市场在于,管道向全社会开放。更多的天然气企业将有机会与三桶油共享管道服务设施。


油气管网互联互通工程,还只是国家油气管网改革的一小步。今年八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提到: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应无歧视地与符合开放条件的用户签订服务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向用户提供油气输送、储存、气化、装卸、转运等服务。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的油气管网设施。


可以想象,一旦办法正式实施,那么中石油加快管道互通建设,只是在为将来的管道开放做好铺垫,未来一个更加开放的天然气市场,等待各方淘金者。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天然气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细分市场研究团队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我们以最新的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依据,常年为政府部门,全球500强企业提供下列细分市场研究咨询服务:
1. 行业分析:研究行业发展关键因素、规模和发展趋势、发展环境
2. 产业链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的角度看行业机会
3. 产品分析:研究产品产销情况、销售模式、进出口状况、市场需求
4. 企业分析:针对潜在企业的研究、发现潜在的投资机会
5. 市场分析: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
6. 竞争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及企业竞争分析
7. 盈利能力分析:行业和潜在重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