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第 9 期乙醛醋酸化工专家论坛1甲醇概述1.1 甲 醇定义及分类甲 醇 , 又 名 木 精 、 木 醇 , 英 文 名 为 Methanol 或Methyl Alcohol, 化学分子式为 CH3-OH。 甲 醇是由合成气生产的重要化学品之一, 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也是一种燃料。甲 醇大体上有工业甲 醇、 燃料甲 醇和变性甲 醇之分, 目 前以工业甲 醇为 主。 凡是以煤、焦油 、天 然气、轻油 、重油等为 原料合成的, 其质量指标符合国标 GB 338—2004 要求的, 都是工业甲 醇。 随着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 利用 农作物秸秆、速生林木及林木废弃物、城市有机垃圾等也可以气化合成甲 醇。粗甲 醇经...
2013 年第 9 期乙醛醋酸化工专家论坛1甲醇概述1.1 甲 醇定义及分类甲 醇 , 又 名 木 精 、 木 醇 , 英 文 名 为 Methanol 或Methyl Alcohol, 化学分子式为 CH3-OH。 甲 醇是由合成气生产的重要化学品之一, 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也是一种燃料。甲 醇大体上有工业甲 醇、 燃料甲 醇和变性甲 醇之分, 目 前以工业甲 醇为 主。 凡是以煤、焦油 、天 然气、轻油 、重油等为 原料合成的, 其质量指标符合国标 GB 3382004 要求的, 都是工业甲 醇。 随着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 利用 农作物秸秆、速生林木及林木废弃物、城市有机垃圾等也可以气化合成甲 醇。粗甲 醇经脱水精制、作为 燃料使用 的无水甲 醇, 称为 燃料甲 醇。由 于对燃料甲 醇只有可燃烧和无水的要求,因此一般不加变性剂, 成本往往要比工业甲 醇低。变性甲 醇是指加入了甲 醇变性剂的燃料甲 醇或工业甲醇。 由 于甲 醇与汽油、柴油不互溶, 尤其在低温潮湿环境中 发生分层(相分离)现象而造成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燃料甲 醇(或工业甲 醇)变性后才能加入汽油、柴油使用 。变性燃料甲 醇是在工业用 甲 醇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车用 甲 醇汽油添加剂后, 专门用 于调配车用 甲 醇汽油的甲 醇。1.2 甲 醇物理及化学性质醇是由 烃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按烃基的类型,醇可分为 饱和醇、不饱和醇、脂环醇和芳香醇。 按醇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 可分为 一元醇、 二元醇和三元醇。二元醇以上统称多 元醇。甲 醇是有机物醇类中最简单的一元饱和醇。甲 醇是一种无色、透明 、易 燃、易 挥发的有毒液体, 略有酒精气味 。 相 对分子质量 32.04, 相 对密度0.792 (20/4℃), 熔点-97.8℃, 沸点 64.5℃, 闪 点12.22℃, 自 燃 点 463.89℃, 蒸 气 密 度 1.11, 蒸 气 压13.33kPa(100mmHg,21.2℃), 蒸气与 空气混合 物爆炸极限为 6.0%~36.5%(体积)。 能与 水、乙醇、、苯、酮、卤代烃和许多 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 甲 醇燃烧时无烟, 火焰呈蓝色。甲 醇化学性质较活泼, 具有脂肪族伯醇的一般性质,能发生氧化、酯化、羰基化等化学反应, 其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的三个氢原子均可被一一氧化, 或脱氢生成甲 醛, 再氧化成甲 酸, 甲 酸氧化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甲 醇不具酸性, 同时其分子组成虽有能作为 碱性特征的羟基,但也不呈碱性, 对酚酞及石蕊均呈中 性。 试剂甲 醇常密封保存在棕色瓶中置于较冷处。甲 醇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可致人中 毒。甲 醇的 健康危害主 要是对中 枢 神 经系 统 有麻 醉作用 ; 对视神经和视网 膜有特殊选择作用 , 引 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 毒。 空气中 常规允 许浓 度为 5mg/m3。 甲 醇工业废水经处理才能排放, 处理后的甲 醇允许含量不应大于 200mg/L。 在有甲 醇蒸汽的现场短时间 工作时, 要配戴防毒面具、橡皮手套 、防护眼镜等安全用 具。包装容器应有“易燃液体”、“有毒品”等危险品标志。1.3 甲 醇生产工艺甲 醇生产的主要原料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转化过程不产生任何副产品, 没有污染物排放。自 1923 年开始工业化生产以来, 甲 醇合成的原料路线 年代以前多 以甲醇市场行情分析刘 娟 代松涛(江苏索普集团有限公司 镇江 212006)摘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甲 醇的性质、生产工艺及用 途, 并根据近两年来的市场生产和销售数据分析了甲 醇市场行情, 阐述了甲 醇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 甲 醇 供给与需求 行情 价格走势4-- 2013 年第 9 期乙醛醋酸化工专家论坛煤和焦炭为 原料;50 年代以后, 以天然气为 原料的甲 醇生产流程被广泛应用 ; 进入 60 年代以来, 以重油为 原料的甲 醇装置有所发展。 目 前, 欧美、中 东地区国家主要采用 天然气为 原料生产甲 醇, 该工艺具备投资低、无污染的优点, 且无需过多考虑副产物销路。 由 于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特征, 缺少廉价的天然气资源, 同时随着石油资源紧缺、油价持续上涨, 在大力发展煤炭洁净利用 技术的背景下, 当前并且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 煤炭仍是我国甲 醇生产最重要的原料。此外, 我国还有部分企业采用 焦炉气为 原料生产甲 醇, 这也是我国独有的甲醇制取技术。2010 年我 国 以煤 为 原料的 甲 醇装 置产能 占 国内 总产能的 63%, 以天然气为 原料的占 21.2%, 以焦炉气为 原料的占 15.8%。在煤制甲 醇工艺中 , 煤与来自 空气中 的氧气在气化炉内 制得高 CO 含量的粗煤气, 按照一定碳氢比加入 H2, 经净化工序将多 余的 CO2和硫化物脱除后得到甲 醇合成气, 再经过压缩、合成等工序制得含水粗甲 醇, 最后经过精馏工序精制得到产品甲 醇。以天然气为 原料制甲 醇的生产工艺主要由 预转化、转化、压缩、合成和精馏等单元组成。天然气经预转化脱硫后, 只需调整合适的水碳比, 转化后的合成气即达到甲 醇合成的要求。 因此天然气制甲 醇工艺技术可靠、流程短、设备少、操作简单, 适合于建设大型或超大型甲 醇装置。目 前, 世界上只有中 国大规模地采用 焦炉煤气制取甲 醇的技术。 焦炉煤气制取甲 醇的关键技术是将焦炉煤气中 的甲 烷及少量多 碳烃转化为 一氧化碳和氢气。基本工艺是焦炉煤气首先经低压压缩, 然后进行有机硫加 H2转化为 无机硫, 精脱硫后加压催化部分氧化, 使焦炉气中的烃类进行转化, 使之成为CO 和 H2, 加 压 合 成粗甲 醇, 经过精馏产出 产 品 甲醇。1.4 甲 醇的用 途甲 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应用 广泛, 可以用 来生产甲 醛、 二甲 醚、 醋酸、 甲 基 叔 丁 基 醚(MTBE)、二甲 基甲 酰胺(DMF)、甲 胺、氯甲 烷、对苯二甲 酸二甲 酯、甲 基丙烯酸甲 酯、合成橡胶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甲 醇不但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而且是优良的能源和车用 燃料, 可以加入汽油掺烧或代替汽油作为 动力燃料; 近年来甲 醇制烯烃技术正日 益受 到重视; 甲 醇也是生产敌百虫、甲 基对硫磷、多 菌灵等农药的原料;甲 醇经生物发酵可生产甲 醇蛋白 ,用 作饲料添加剂。 此外, 近年来,C1化学的发展, 由甲 醇出发合成乙二醇、乙醛、乙醇等工艺路线正日 益受到关注。甲 醇产品链:1.5 甲 醇质量指标甲 醇的现行国标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用 甲 醇》(GB 3382004)。 该标准适用 于以煤、焦油、天然气、轻油、重油等为 原料合成的工业甲 醇,主要用 于化学工业、医药工业、农 药行业, 也可作为燃料使用 。该标准规定了工业用 甲 醇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等。该标准将甲 醇分为 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质量指标包括色度、密度、沸程、高锰酸钾试验、水混溶性试验等 11 个, 具体应符合表 1 所示技术要求。1.6 甲 醇包装、储存及运输工业甲 醇应用 干燥、清洁的铁制槽车、船、铁桶等包装, 并定期清洗和干燥。 工业甲 醇应贮存在干燥、通风、低温的危险品仓库中 , 避免日 光照射并隔绝热源、二氧化碳、水蒸汽和火种。 贮存温度应不超过 30℃, 贮存期限 6 个月 。工业甲 醇的远距离运输, 常采用 装有甲 醇槽车煤制甲 醇工艺图煤 (63%)天然气(21%)焦炉气(16%)甲 醇甲醛 (27%)二甲 醚 (19%)醋酸 (11%)甲 醇燃料(12%)MTBE (8%)MTO、MTP(8%)医药和农 药(6%)甲胺 (3%)其它 (6%)PTA、醋酸乙烯、氯乙烯、醋酐等乙烯、丙烯DMF、甲 胺氯化物等5-- 2013 年第 9 期乙醛醋酸化工专家论坛的火车, 一般短途运输通常用 装有卧式甲 醇贮槽的汽车。 槽车、船、铁桶在装运甲 醇过程中 应在螺丝口加胶皮垫密封, 防止甲 醇漏损, 严防明火。 运输工具应有接地设施。 工业甲 醇产品包装容器上应涂有牢固的标志, 其内 容包括: 生产厂名 称、产品名称、本标准编号以及 符合 GB 190 规定 的 “易 燃液 体 ”和 “有毒品”标志等。表 1工业用甲 醇技术要求优等品50.791-0.7920.850通过实验(1+3)0.100.00150.00020.0020.00150供需双方协商一等品50.791-0.7931.030通过实验(1+9)0.150.00300.00080.0050.00350-合格品100.791-0.7931.520--0.00500.00150.0100.005--项 目色度/Hazen 单位(铂-钴色号)密度(20)/(g/cm3)沸程(0℃,101.3kPa, 在 64.0℃~65.5℃范围 内 ,包括 64.6℃0.1℃)/℃高锰酸钾试验/min水混溶性试验水的质量分数/%酸的质量分数(以 HCOOH 计)/%或碱的质量分数(以 NH3计)/%羰基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以 HCHO 计)/% 蒸发残渣的质量分数/%硫酸洗涤试验/Hazen 单位(铂-钴色号)乙醇的质量分数/%指 标1.7 甲 醇经济及社会意义(1)甲 醇是最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 自 身产业链长, 涉及化工、建材、能源、医药、农药等众多行业,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2)甲 醇在传统化工领域应用 广泛, 是甲 醛、二甲 醚、醋酸、MTBE、DMF、氯甲 烷、甲 胺等一系列 化工产品的上游原料, 在化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据统计, 以甲 醇为 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已有近30 种 , 以甲 醇为 原料进行深加 工的 产品 可 达 上百种。(3)甲 醇在新兴替代能源领域, 大有作为 。 为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国家大力推动可替代能源发展, 作为 甲 醇深加工产品的二甲 醚、甲 醇燃料(单独使用 或与汽油柴油掺混)等, 均具有良好的传统能源替代性和可操作性。当 前 , 《 车 用 燃 料 甲 醇 》、 《 车 用 甲 醇 汽 油(M85)》、《城镇燃气用 二甲 醚》等一系列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 使得甲 醇作为 替代能源原料具有政策依据, 发展前景广阔。 目 前全国已有山西、上海、浙江、新疆、陕西、四川 、甘肃、内 蒙古等省区在进行甲 醇燃料试点及推广工作。(4)以甲 醇为 原料生产低碳烯烃, 对于我国乙烯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甲 醇制烯烃的MTO 工艺和甲 醇制丙烯的 MTP 工艺, 是重要的 C1化工技术, 也是以煤替代石油生产乙烯、丙烯等产品的核心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对低碳烯烃需求的日 益增长, 作为 乙烯生产原料的石脑油、轻柴油等原料资源, 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短缺局面, 已成为 制约我国乙烯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同 时国 际油 价的节节攀升也使得 MTO/MTP 项目 的 经济性更具竞争力 。 因 此, 甲 醇制 低碳烯烃(MTO/MTP)项目 已 经成为 众多 煤化工项目 产业链中 的重要一环。(5)其他方面。 甲 醇作为 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还能用 于防漆剂、除锈剂、防冻剂以及饲料添加剂等领域。 例如以甲 醇为 原料经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甲 醇蛋白 被称为 第二代单细胞蛋白 , 与天然蛋白 相比, 营养价值高, 它的粗蛋白 含量比鱼粉和大豆高得多 , 而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代替鱼粉、大豆、骨粉、肉 类和脱脂奶粉。2 甲醇的供给与需求2.1 甲 醇生产我国甲 醇工业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 经过几十年的发 展, 尤其自 2002 年年初 以来,我 国 甲 醇市场受下游需求强力拉动, 甲 醇生产企业纷纷扩产和新6-- 2013 年第 9 期乙醛醋酸化工专家论坛建装置, 使得我国甲 醇产能急剧增加, 产量连年大幅增长。 2009 年我国甲 醇产能 2717 万吨, 实际产量1122.9 万 吨 ,2010 年 我 国 甲 醇 产 能 达 到 3756.5 万吨, 产量 1575.26 万吨, 已 成为 世界第一大甲 醇生产国。 2011 年我国甲 醇生产企业 295 家, 总产能达到4654 万吨, 其中 新增产能 867 万吨, 淘 汰产能 53 万吨; 甲 醇产量 2627 万吨, 装置开工率达 56.5%, 比上年增加 10.9 个百分点, 但开工率仍偏低。从甲 醇生产工艺来看, 以 2010 年为 例,2010 年中 国甲 醇总产能 3756.5 万吨, 其中 煤制甲 醇产能为2369 万吨, 占 总产能 的 63%; 焦炉 气制 甲 醇产能 有所增加, 达到 592.5 万吨, 所占比例增至 15.8%左右;而天然气制甲 醇产能所占比例则小幅缩减至 21.2%左右, 产能为 795 万吨。2010 年我国甲 醇生产原料分类情况:向资源地集中 成为 我国甲 醇产能布局的主导趋势。 内 蒙古、河南、山西、陕西、重庆等地凭借其资源优势, 将成为 甲 醇生产企业最为 青睐的地区 ; 山东、河北等传统的甲 醇生产大省, 受资源总量和环境容量的制约, 产能扩张速度将有所放缓。2010 年甲 醇产量 在 100 万 吨以上的 省区 共有五个 , 分别 为 山 东 333.82 万吨、内 蒙古 175.9 万吨、河南 171.5 万吨、陕西 149 万吨、山 西 107.06 万 吨,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 59.5%。2009-2011 年我国甲 醇产量分省统计见表 2。2009 年我国前 10 大甲 醇生产企业产能合计为752 万吨, 占总产能的 27.68%;2010 年前 10 大甲 醇生 产 企 业 产 能 合 计 为 1088 万 吨 ,28.96%, 较 2009 年略 有提高 , 说明 产业集中 度 有所占 总 产 能 的增强。 2011 年国内 产能在 30 万吨/年及以上的企业数量约 40 个 ; 产能 在 50 万吨/年以上的企业数达23 个。2.2 甲 醇消费与国内 甲 醇产量的快速增长相比, 近年来我国甲 醇的消费量也经历了一个迅速提升的过程。 2010年 我 国 甲 醇 国 内 表 观 消 费 量 为 2092.96 万 吨 , 是2003 年表观消费量 433.95 万吨的 4.82 倍, 成为 世界第一大 甲 醇消费 国 ,2003-2010 年 8 年间 我 国 甲醇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到 25%以上。 与我国甲醇产量迅速 增 长相 对应 , 我 国 甲 醇消 费 自 给 率从2003 年产量占 表观消费量的 68.87%, 大 幅提高 至2007 年的 97.29%, 基本达到自 给自 足。 但是受 金融危机以及国外天然气制甲 醇成本优势影响,2009 年我国甲 醇进口 量跳跃式增长, 达到 528.80 万吨, 产量与表观消费量比值降至 68.04%,2010 年该比例有所回升, 达到 75.27%。从甲 醇消费的区 域看,2010 年我国华东地区 位居甲 醇消费榜首, 消费量占 全 国 的 44.44%, 主 要归因于该地区 下游甲 醛、二甲 醚、冰醋酸、甲 醇汽油 对原料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华北地区凭借着稳定的甲 醛、二甲 醚、甲 醇汽油 需求 的支撑, 表观消费量占据全国第二, 保持在 15.51%的水平; 华南地区 、华中 地 区 消 费 量 也 比 较 大 ,分 别 占 有 11.58% 和11.01%;西北地区作为 甲 醇生产重地, 消费量仅占到4.33%。2011 年尽管全球经济不景气, 但我国甲 醇下游新兴应用 市场快速发展, 传统应用 市场依然给力, 甲醇下游产品基本保持了不同幅度的增长, 需求依然旺盛。 2011 年我国甲 醇表观消费量 3195.8 万吨, 同比增长 40.8%。 甲 醛、醋酸对甲 醇的需求分别增长约表 2 2009-2011 年我国甲 醇产量分省统计( 万吨)地区山东内 蒙古河南陕西山西河北重庆海南上海黑龙江宁夏湖北四川安徽新疆青海2009136.3157.13158.01150.1652.1159.3245.3360.6348.144.9614.1529.8925.0635.1217.7738.072010333.82175.9171.5149107.0684.5574.4963.3658.4854.1149.8441.6738.0834.5728.6223.172011336.45449.35214.18166.62128.6194.5872.21142.8662.0849.6884.136.8550.8523.44135.47地区福建浙江江苏云南辽宁湖南广西甘肃贵州江西吉林天津北京广东西藏合计200912.617.666.858.276.415.14.385.42.071.550.330.340001133.4201019.3912.5112.2710.039.616.175.965.053.591.331.1800001575.26201129.9712.4369.5333.5714.24.266.9736.4627.432.550.7年份年份7-- 2013 年第 9 期乙醛醋酸化工专家论坛4%和 10%, 二甲 醚、甲 醇燃料(甲 醇汽油 ) 对甲 醇的需 求 增 长超 过 50%, 甲 醇制 烯烃对甲 醇需 求 达 到260 万吨。历年甲 醇供需平衡比较:2.3 甲 醇贸易(1)甲 醇国内 贸易目 前, 国产甲 醇几乎全部面向国内 市场, 出口 很少。国内 甲 醇生产装置比较分散, 主要分布在蒙、陕、豫、晋等内 陆地区或交通不便的西部地区和海南省,而甲 醇消费中心相对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 , 这些地区 也是我国甲 醛、二甲 醚、醋酸、MTBE 等下游产品生产的集中 地。此外, 甲 醇燃料目 前主要集中在山西、上海、新疆、陕西、四川 、甘肃、内 蒙古等地进行研发推广。(2)甲 醇进出口我国是甲 醇的消费大国,2001-2007 年, 随着国内 甲 醇产能与产量的快速增长, 甲 醇进口 量逐渐减少, 出 口 量逐渐增加, 进口 依存度明 显降低,2007 年我国甲 醇进口 量和进口 依存度均达到 阶段性低位,出口 量明显增加。 但 2008 年以来, 甲 醇进口 量开始迅速增长, 尤其是 2009 年和 2010 年, 我国甲 醇年进口 量维持在 500 万吨以上, 而出 口 量不足 2 万吨, 进口 依存度升至 20%以上。我国甲 醇主要进口 来源国有伊朗 、 沙特、 新西兰、马来西亚、巴林、印尼、智利等, 其中 2010 年进口量居前五名的国家分别为 伊朗 (215.34 万吨, 占比41.5%)、沙特(73.94 万吨, 占 比 14.25%)、阿曼 (67.92万 吨 , 占 比 13.09%)、 卡 塔 尔 (43.80 万 吨 , 占 比8.44%)、马 来西亚(20.39 万吨, 占比 3.93%)。2.4 甲 醇国际供需(1)全球甲 醇供给及需求进入本世纪以来, 全球甲 醇的供给及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 产能年均增长超过 10%, 产量年均增长 7%、需求量年均增长近 5%。 2008 年全球甲 醇产能 近 6000 万吨, 产量及 需求 量突破 4000 万吨;2009 年产能 大 幅 增 长 至 7500 万 吨 , 产 量 4211 万吨, 需求量 4207 万吨;2010 年全球甲 醇产能达到 1亿吨左右, 产量 5700 万吨, 需求量 4520 万吨。(2)全球甲 醇生产分布从国家来看, 世界甲 醇生产主要分布在天然气产区, 包括沙特、伊朗等中东国家; 特立尼达岛 、委内瑞拉、智利 等加勒比和南美国 家 ; 印 尼 、马 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以及中 国(中 国有部分天然气制甲 醇装置)。2010 年全球甲 醇产能分布:预计 2015 年, 全球甲 醇名 义产能超过 1 亿吨,实际消费 7500~8000 万吨, 有效产能平均利 用 率在80%左右, 我国产能也将控制在 5000 万吨左右。目 前全球范围内 有 7 家特大型甲 醇制造商占据了世界甲 醇生产的较大份额, 这 7 家公司 的总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 44%。 世界上最大甲 醇生产企业是总部设在加拿大 的 Methanex 公司 , 年生产能 力 在800 万吨以上, 在加拿大、智利 、新西兰、特立尼达和多 巴哥及美国都有生产装置, 总生产能力占全球总产 能 的 21%, 供 应 面 覆 盖 全 球 甲 醇 市 场 的 40%~50%, 占全球出 口 量的三分之一; 其次为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SABIC), 其生产能 力 约 占 全 球总产能 的9%;美国的波登(Borden)公司 和 BMC 公司 、俄罗 斯的托木 斯克(TOMCK)公司 和 古巴 哈(yБAXA)公司 、加拿大的 Edmonton 公司 也名 列前茅。在中东、 拉美及北非地区, 由 于天然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已吸引 了众多投资者的目 光。 未来几年, 中 东地区还将有大量甲 醇建设项目 陆续投产, 其中 沙特在 建甲 醇项目 的 产能 近 335 万 吨, 伊朗 为425 万吨。3 甲醇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3.1 甲 醇价格走势(1)国产甲 醇价格走势我国的甲 醇市场一般划 分为 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区域性市场。8-- 2013 年第 9 期乙醛醋酸化工专家论坛2011 年全年, 甲 醇现货价格整体呈现出 冲 高回落走势。 以华东地区价格为 例, 从 1 月 至 10 月 , 甲 醇价格整体震荡上行, 最高上涨至 3300 元/吨一线 月 下旬开始, 特别是甲 醇期货合约推出 后, 甲醇价格呈现单边下跌走势。 至 12 月 底, 价格回 落至2850 元/吨一线 年全年, 甲 醇现货价格每吨上涨约 200 元。2011 年全 年尤 其是前三 季 度 我 国 甲 醇行业运行总体情况好于去年, 震荡幅度也明显小于去年。 6月 份以后甲 醇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开工率及企业经营情况都呈现了近几年难得的好局面; 行业景气度逐渐恢复并向好发展。甲 醇生产成本持续增加, 加之新兴下游(如甲 醇制烯烃、甲 醇汽油 等)兴起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相对过剩的甲 醇产能, 在上述因素支撑下 2011 年前三季度甲 醇市场整体震荡走高。 故截至 2011 年底 统 计,2011 年国 内 甲 醇市场 均 价 也 较2010 年均价高出 359 元/吨, 涨幅达 14%。(2)进口 甲 醇价格走势进入 2011 年以来, 甲 醇价格运行相对平稳, 震荡幅度较前期 有所减小, 保持高位盘整。 2011 年我国甲 醇进口 573.2 万吨, 同 比增长 10.45%, 平均进口价格 368.7 美元/吨, 同 比增长 73.7 美元/吨, 提高了25%。3.2 甲 醇价格影响因素(1)、宏观经济走势甲 醇作为 重要的基础性有机化工原料, 在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 , 宏观经济走势必然影响市场对甲 醇的需求, 进而对甲 醇价格产生影响 。 例如 ,2003-2010 年 我 国 GDP 一 直 保 持 9%以 上 的 增 长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特别 是城镇化率的提高, 甲 醇的传统消费领域如甲 醛、醋酸等随之迅速扩大。 与此同时, 甲 醇汽油的推广、甲 醇制烯烃的产业化发展, 又进一步拓展了新的消费领域, 为 甲 醇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因此, 从供需角度看, 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 必然引 发对甲 醇需求的增加。(2)国际能源价格由 于国际甲 醇生产装置中 90%以上采用 天然气作原料, 因而天然气价格的波动, 必将影响国际甲 醇价格的波动。 例如,2008 年国际天然气价格出 现了大 幅上涨 , 以美 国 HenryHub 的 天 然气价 格为 例 ,2007 年末 为 7.16 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08 年 5 月底 价 格 达 到 11.31 美 元 /百 万 英 热 单 位 , 上 涨 了57.9%。 受成本推动的影响, 国际甲 醇价格持续上涨,也带 动了 国 内 甲 醇价格出 现 大 幅上涨 。 2010 年以来, 除在低温支撑的冬季, 天 然气价格有所反弹外,国际天然气价格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降低了国际甲醇生产成本及价格。原油是与天然气、煤炭并列的基础性能源, 是国际能源价格变动的风向标, 而天然气、煤炭均是甲 醇的重要原料, 因而油价的变动及传导对甲 醇价格也有着重要影响。 1998-1999 年国际油价较低, 甲 醇价格也较低。 自 2000 年起, 国际油价稳步攀升, 甲 醇价格也随之走高, 油价居高不下, 甲 醇价格也难以下调。 2008 年国际油价大跌, 国内 外甲 醇价格也纷纷回落。近年来油价在高位宽幅震荡, 甲 醇价格也波动频繁。(3)国内 外新增产能甲 醇燃料、 二甲 醚和甲 醇制烯烃的预期消费刺激了甲 醇的大规模建设。 国际方面, 近年来, 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得到迅速发展, 特别在中东、拉美和北非地区 , 由 于天然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吸引 了 众 多投资者的目 光。 据预测, 未来 5 年, 世界净增甲 醇装置产能将达 1100~1300 万吨, 而世界主要甲 醇进口国家和地区 , 如美国、日 本和欧洲, 进口 总量仅 净增277 万吨, 其他如中 东和中 南美洲地区 的甲 醇市场容量有限, 消费量极少。 因此, 世界甲 醇生产企业必须寻找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去消化上千万吨多余的产能, 其目 标市场首选亚洲, 尤其是中 国。 国际上大型甲 醇生产企业都拥有自 己的远洋运输船队和储运设施, 以便将生产的甲 醇运往世界各地销售。 因此, 未来国际市场上的新增产能将对我国甲 醇市场造成巨大的外部冲击。从国内 来看,2002 年 3 月 以来, 受 甲 醇下游产品需求的强劲拉动, 国内 甲 醇价格呈现稳步上扬态势, 甲 醇企业生产利 润较为 可观, 同 时, 基于对甲 醇燃料和甲 醇制烯烃前景的良好预期 , 相关企业大量扩张 和 新建甲 醇生产装 置。 2008 年我 国 甲 醇产能2338 万吨;2009 年增加 379 万吨, 产能达到 2717 万吨;2010 年增加 1040 万吨, 产能大幅增 至 3757 万吨。 2011 年我国甲 醇产能再增加 1110 万吨, 甲 醇总产能超过 4800 万吨。 我国甲 醇行业即将释放的大量产能, 与国外巨大的甲 醇产能“迎头相撞”, 必将对未来的甲 醇价格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4)下游需求未来 5 年全球甲 醇需求的主要增长来自 亚太地区, 尤其是中国。 除了我国强劲的经济增长拉动外,9-- 2013 年第 9 期乙醛醋酸化工专家论坛醇醚替代 能 源的 发 展以及 甲 醇制 烯烃的 产业化 推进, 都将进一步增加甲 醇及其下游产品的需求。甲 醛是甲 醇的传统下游产品, 多 年来稳居甲 醇消费的首位,2010 年占我国甲 醇消费的 27%, 未来我国甲 醛消费仍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醋酸是甲 醇的另 一种传统下游产品,2010 年占我国甲 醇消费的 11%, 从总体形势看, 我国醋酸产量仍将保持逐年上升趋势。至于甲 醇的三大潜在市场 (二甲 醚、甲 醇汽油 、甲 醇制烯烃), 在 2010 年前属于示范期 , 甲 醇用 量不会 太 大 ;2010-2015 年 是 成 长 期 , 用 量 较 快 增 长 ;2015-2020 年则是高速发展期 , 用 量高速增长;2020年以后将步入稳步发展期, 届时若用 二甲 醚替代液化石油气, 甲 醇需求量为 3000 万吨/年; 若用 甲 醇生产 1000 万吨烯烃, 甲 醇需求量为 3000 万吨/年; 再加上甲 醇汽油及甲 醇传统用 途, 甲 醇总需求量将达8000 万吨/年。 尽管目 前我国二甲 醚、甲 醇制烯烃等新兴消费领域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5)生产成本我国的甲 醇生产以煤炭、 天然气、 焦炉气为 原料, 其中 以煤炭为 主导, 天然气次之, 焦炉气所占 比例近两年有所增加。 截至 2010 年年底, 我国以煤炭为 原料的甲 醇生产装置最多 , 其中 西北、华中 、华北地区所占比例较大。 西北、西南、华南地区的天然气制甲 醇装置较多 , 分别占当 地总产能的 35%、51.1%和 82.3%。 以焦炉气为 原料的装置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产能约 255 万吨, 西北及东北地区 各有约 88~110 万吨/年的焦炉气制甲 醇装置。与国外相比, 我国的甲 醇生产装置呈现出分散化、小型化的特点, 以年产 20~50 万吨的为 主, 约占总量的 40%。 由 于规模小, 产能低, 又多 以煤炭为 原料, 使得我国的甲 醇整体生产成本偏高。(6)进出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 醇消费国, 同时也是世界上甲 醇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国际上一些大的甲 醇生产和贸易企业都将目 标对准了中 国市场。 总体来看, 我国甲 醇进口 经历了平稳运行、逐渐减少、急剧增加三个阶段。(7)运输成本我国的煤炭、 天然气等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消费地则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当前, 我国大部分在建、拟建甲 醇项目 处在内 蒙古、陕西、宁夏等西北地区, 而当地的甲 醇生产企业拥有铁路专线的为 数不多 , 多数企业外销甲 醇仍以汽运为 主。总体而言, 西部地区铁路运力紧张状况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 仍将维持, 运费也将呈上涨态势, 而甲 醇品种特性要求使用 专用 槽车运输, 容易造成空返浪费运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铁路运输的紧张局面, 致使甲 醇从产区运往销区的稳定性、灵活性不够, 不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甲醇的价格产生影响。(8)天气因素天 气因 素 对甲 醇价 格 的 影响 主 要来 自 两 个 方面:一方面是由 于天气因素导致甲 醇下游产品主要是甲 醛的生产变化, 从而引 发甲 醇的价格变化。 例如: 我国南方地区 6 至 8 月 份, 潮湿炎热的天气使得板材生产企业开工率降低, 进入传统的淡季, 甲 醛生产企业由 于下游板材需求下降, 也纷纷减少生产, 带动甲 醇的需求进入淡季。另 一方面, 恶劣的天气或天灾等不可抗力常常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输, 导致甲 醇供求失衡, 引 发价格变化。4 甲醇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期 间 , 我国 甲 醇行业发展机遇与 挑战并存,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甲 醇消费需求量将继续增加。“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 。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 对甲 醇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节能减排和环保压力加大, 企业自 我改造能力较弱。 由 于甲 醇行业是能源密集型行业和耗水大户 , 特别是以煤为 原料的企业, 在节能、节水和减排方面任务很重。由 于近年来行业亏损较重, 许多企业在接受新技术改造时, 受到资金方面的困扰。(3)产品结构不合理, 企业综合盈利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差。我国甲 醇企业在产品结构上的单一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多 数企业将甲 醇作为 终端产品进行销售, 产品的单一化导致企业依赖甲 醇市场现象严重, 企业抵御风险和综合盈利能力较弱 。我国是缺油少气、煤炭资源却相对丰富的国家。因此, 甲 醇生产以煤为 主、天然气为 辅的原料路线适合我国国情。 其中 以煤为 原料的企业主要集中 在山东、河南、内 蒙古、河北、山西及陕西等;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