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上海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调剂信息

   2019-05-14 14

  ( 1 ) 考生初试成绩总分及各单科分均达到国家规定的 A 类地区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 报考专业应该是相同或相近,欢迎电气类、电子类、通信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专业学生报考。

  调剂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登入调剂模块,按要求填报调剂至我院的调剂志愿。

  所有招生专业介绍及目录、复试专业科目、考试大纲请参见我校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学费标准:每人每年 8000 元,每学年收一次 ;住宿费:每年 1200 元左右 ;

  奖学金:一、二、三年级分别设立入学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科研奖学金 ( 共三等 ) ,一等比例为 20%、金额为 10000 元,二等比例为 30%、金额为 8000 元,三等比例为 40%、金额为 6000 元。此外还设立国家奖学金 ( 金额为 20000 元 ) 、企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学院科研成果奖励等 ;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 ( 120 分 ) 和综合面试 ( 150 分 ) ,专业课笔试科目不得与初试专业课科目相同,专业课科目及参考书目见下表,专业课考试大纲见本校研究生处网页。综合面试主要有英语听力、英语口语、专业英语和专家面试。

  复试时间: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开通后一周左右,预计 3 月底或 4 月初,具体时间我校研究生处网站会有相关通知。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学历层次高、发展后劲足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 30 余人,有博士学位教师 45 人。有多位教师先后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曙光人才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和上海市晨光计划。学院围绕高水平电力大学信息学科建设目标,开展了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建设工作,学科建设屡上台阶,科研创新实力日渐凸显,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 登山行动计划 产学研联盟专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创新行动计划项目和电力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学院在智能用电与智能家居、智能电网通信网络、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信息采集和处理等工程和技术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每年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200 多篇,其中被 SCI、EI 和 ISTP 收录论文近 100 篇。近三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4 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40 余项。

  近年来,学院遵循 内涵为本,特色发展 的学科发展思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了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企业合作,与多家知名企业建成了联合实验室 ( 校外实践基地 ) ,打造了协同创新平台。学院建立大学生科创中心、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成立了电子实践创新班,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比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比赛中获奖百余人次。

  目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正在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为导向,以上海市推进学科内涵建设为契机,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主线,朝着建设教学研究型创新学院的目标阔步前进 !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以现代电子信息、通信理论与前沿技术为主导方向,以能源电力为特色,在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电力传感网、物联网与无线G 移动通信网络、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该学科得到了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的资助,在电力通信网络技术、电力信息管理与安全、电力光纤传感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科研发展态势。目前有教授 7 人、副教授 23 人,教师博士比率达 70%,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多名教师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等人才计划 ; 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上海市科委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和一批电力企业项目,年平均科研总经费达 400 多万元 ; 学科每年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200 余篇,其中被 SCI 和 EI 收录的论文达 30 多篇次。

  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条件,拥有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智能电网技术与工程 等重点学科。近年来,建设完成了 第四代移动通信实验平台 、 电力移动通信实验平台 等教学科研平台,有力保障了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属于工学门类,一级学科为电气工程 ( 0808 ) 。学科点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电气工程学科内,能够牢固掌握电能质量优化与节能技术、电磁测量与电气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电力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电力通信网络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等基础理论及新颖技术,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并具备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人才。

  学科点开设现代控制理论、现代电力系统导论、现代电磁测量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电能计量与检测技术、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等课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及应用、电磁测量与电气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电能质量优化与节能技术等。本硕士点毕业生可从事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气设备制造公司等从事信息处理、信息通信、电能质量优化等科研工作。也可在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跨国公司、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属于工学门类,一级学科为电气工程 ( 0808 ) 。本硕士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电气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图像处理与传输、电力用户侧智能控制与信息系统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科点开设现代控制理论、现代电力系统导论、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数字通信、电力系统通信、计算机通信网、图像处理技术、高级电子系统设计等核心课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力系统对高速、可靠、灵活的通信网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学科拟在该方向根据智能电网建设对信息网络的需求,围绕光纤通信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关键技术开展相关进行研究,并注重研究成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先进的传感和检测技术、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是实现智能电网可观测、可控制、完全自动化 ( 可自适应并实现自愈 ) 的重要保障。本学科方向紧紧围绕信息融合、数据挖掘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攻关,以智能电网信息化这一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电气信息好的监测与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研究及应用。

  本学科方向主要围绕图像处理与传输前沿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虹膜识别技术、运动姿态识别技术、视频流量检测技术、视频传输技术。研究解决火力发电厂燃煤传输带上煤流量不均的问题,基于三维图像分析计算传输流量技术。

  该学科方向以智能电网中电力用户对用电可靠性与信息化需求为背景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有源电力滤波技术、混合滤波技术、电能质量信息技术、串级调速控制技术、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技术、高电压等级电缆敷设联动技术等。

  本硕士点毕业生可从事智能电网通信企业、电力公司和电气设备通信制造公司等从事信息处理、信息通信等科研工作。也可在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跨国公司、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