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资源储备不足。特别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造成了一边是国内冶金矿产工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
2、需求大增,丧失定价权。由于国内铁矿石产量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求,我国每年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矿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国际矿业巨头所控制,对我国冶金矿产企业形成需求控制。
3、行业不规范,调控不力。受市场需求驱动,地方中小冶金矿产企业受利益驱使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产能扩张无度。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争原料、抢市场、拼价格,其产品又多是低附加值的大路货,如线材、盘条等,使产品利润被不断走高的原料价格所侵蚀。
4、需求传导,引起连环涨价。急剧增长的冶金矿产产销量,对国内交通运输形成巨大压力。
5、冶金矿产行业是污染物排放大户。冶金矿产行业的废气、废水、废渣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4%,是个地道的大污染行业。
6、高端冶金矿产产品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目前,我国有冶金矿产企业1400多家,绝大多数位于华北、华东地区,多以中小钢厂为主。点多、面广、量小的中国冶金矿产工业布局,成为我国冶金矿产工业做大后做不强的主要制约瓶颈。
7、一些地方政府以局部利益代替全局利益。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大地方财政收入,一些地方政府不计后果大建快上小冶金矿产企业,形成了今天的小企业与大企业争原料、争能量、争市场的恶性竞争局面。
8、高能耗、高污染、争抢资源的小冶金矿产厂一直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遏制。这种局面使得整个行业走入一个产能扩大-产量增加-低价出口-遭遇制裁的产业循环怪圈。
9、冶金矿产产业布局不大合理。大部分冶金矿产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10、低碳经济的大力倡导使冶金矿产行业面临挑战。我国十二五规划更是着重指出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在新产能建设、冶金矿产制造、产品使用等方面进行二氧化碳减排,将是钢厂未来必须面对的挑战。
钢企间兼并重组是我国冶金矿产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但推行一直不够顺利,特别是针对中小钢厂兼并重组步伐非常缓慢,归根结底是因为冶金矿产产品利润较高,中小钢厂及地方政府利益难以平衡所致。
国内钢厂平均利润率不足3%,亦低于国内工业平均水平,高度垄断的矿石市场乃是“罪魁祸首”,业内人士戏称钢厂已经沦落至矿山的“打工仔”,而在冶金矿产产能过剩解决之前,国内钢厂低效益的运营仍将持续。
随着我国冶金矿产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化,争夺高端钢材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民营冶金矿产企业成本相对较低,经营相对灵活,生存能力更强,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当行业低迷时,生存能力优于国有大中型企业。
当前冶金矿产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主要来自于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下游钢材定价能力降低,谋求更大的上游控制能力和参与期货交易是钢材企业的发展方向。
面对冶金矿产行业产能过剩、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冶金矿产企业依政策、借外力、发内力,积极推进冶金矿产产业优化升级,选择并制定适合国情和我国冶金矿产企业发展的战略。
爱维龙媒为冶金矿产企业提供的战略咨询的内容包括:集团战略、业务战略、职能配套战略、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战略、战略资源筹划、企业重组战略、资本运作战略和战略实施等。
冶金矿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关乎其未来的发展,调配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应是其建立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首要条件,冶金矿产企业应通过科学构建人力资源体系提升管理品质。
爱维龙媒为冶金矿产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建立、选聘体系设计、岗位价值评估、绩效管理体系设计、薪资激励体系设计、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对于钢铁企业来说,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是最为重要的,而组织结构设计则是介于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重要内容。钢铁企业应在组织机构和流程方面,以支撑战略的实施为根本原则,建立一套有效支撑战略实施的组织体系和运营流程,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和运营效率。
爱维龙媒为钢铁企业提供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管理咨询服务主要包括:企业管控、组织结构设置/优化、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与权限设计、业务流程优化、服务体系设计、质量管理体系设计。
爱维龙媒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通过深入挖掘企业文化基因,结合地域特征、行业特征、母子文化特征、人文特征,总结提炼适合企业实际的,与经营相结合、与管理相协调、与人本行为相呼应、与品牌相促进的中国化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最终达到“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固化于行”的文化建设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