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新闻】看过来~恩施遇恩师——《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2017年第二期通讯员培训班带你领略别样风景

   2019-05-20 12

  河北省联社办公室副主任王世峰《结缘恩施》的几句话,道出了在恩施培训期间的深刻体会。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恩施,领略《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2017年第二期通讯员培训班的别样风景。

  9月16日至19日,《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2017年第二期通讯员培训班在湖北恩施成功举办。杂志社副总编辑刘翔玲、恩施州副州长黄福宁、恩施银监分局局长李佐钦、恩施农商银行董事长林忠出席开班仪式并分别致辞。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处长孙磊、湖北省委政研室改革综合处调研员余爱民、中国调查记者第一人王克勤、十堰农商银行董事长朱思爽授课。来自全国24个银监局和22个省联社(直辖市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等的240余名通讯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结合银行业监管与发展,围绕调查研究与财经写作展开,安排紧凑、内容丰富、讲课生动,得到了与会学员的广泛好评。

  余爱民:湖北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改革综合处调研员、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兼职教授、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教育中心校外导师。当过农民、村组干部、中小学教师、乡镇干部、团地委宣传部长、县委机关报总编、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税改办主任、县土地延包办主任、县乡村化债办主任。多次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湖北日报发表新闻作品,累计发表新闻稿500多篇,10多次获湖北新闻奖。独立和联合开展调查研究200多次,获中央和省级领导批示肯定160余篇。

  王克勤:先后在政府、企业工作,后长期从事新闻记者与新闻教学工作。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多个国家级重大政策课题的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党委委员。曾被评为中国调查记者第一人、中国八大风云记者之一,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一起获评为中国梦践行者。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8所大学担任新闻学研究生导师,是中国最有公信力与影响力的公益机构大爱清尘的创始人与领导者。

  朱思爽:现任湖北十堰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北经济学院会计硕士生导师。先后任农村信用社会计、信贷员、县级信用联社审计员、联社营业部主任、办公室主任、联社副主任、主任、理事长、省联社办公室主任、发展研究处处长。先后在《金融研究》《金融时报》《中国农村金融》等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30余篇论文获奖,著作《十年信合情——一个基层农金人的思考》(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主编《中国金融改革论》(人民出版社1996)、《嬗变》(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等 。

  6.学会保守的、谨慎的写作,写新闻永远不能文学化、情绪化,更不能慷慨激昂、随意宣泄;

  8.宁可牺牲可读性,绝不能牺牲线.写作时要学会留有余地,我们距离真相永远是有距离的;

  地道酬善。文秘写作应做到“三敬”:敬自己、敬领导、敬组织。敬自己,就是自己要亲自写;敬领导,就是要按照领导平时的思路、讲话、谈话、报告、文件等主要精神写;敬组织,就是要给组织增彩,千万别给组织增乱。

  天道酬勤。写作要做到“三勤”:勤学习、勤思考、勤调研。勤学习,要给自己定“规则”,定时、定向、定量完成学习任务;勤思考,要做到思政策、思问题、思经验;勤调研,要深入对象去调研、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调研、找“土专家”一对一交流。

  业道酬精。要做到“三个要求”:一是要专,这是基础,即金融通讯员精通文体写作,要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技巧;二是要新,这是灵魂,即写作要有新时代,新政策,新观点;三是要大,这是关键,即写文章要有大视角,不仅从本单位、还要从本行业,更要从全会经济金融的高度思考问题,才能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此次培训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写文章的深情与执着。无论是从各位前辈的授课中,或是与同行者的交流中,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对写通讯稿、调研文章等的经验和技巧,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前辈们对写作的热爱、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工作的责任与情怀。这不仅让我在写文章上有了努力的方向,更让我感受到了自身对农信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更是乐在其中。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我都能感受到自己有一种从心底散发的、由衷的快乐。足矣!正印证了村上春树的一句话:“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把深情结合到工作中去,愈工作,愈快乐,享受写文,享受快乐。就这样慢慢变老吧!我觉得这种活法很不错。

  能够以《山西农信》报编辑的身份参加《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组织的培训,特别是作为一名新闻学专业的科班生能够聆听到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王克勤老师的精彩授课,心情特别激动。“专业做事才能逼近理想,好新闻是跑出来的。”王克勤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是“傻笨轴”,可这恰恰是他做新闻的可贵精神。作为一份行业内刊的编辑,在往常的工作中,我们都是从投稿邮箱进行选稿组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习王克勤老师的这种精神,多往基层跑,勤和业务部门打交道,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知道的去了解,不清楚的去调查,用事实说话,真正把文章写深写透。此外,“新闻工作就是查证核实的工作”“衡量印刷品真价值的标准,不在于印多少,而在于被阅读和理解了多少”“不能确定的事实,一定要舍得放弃,对于关键事实,一定要核实再核实,宁可牺牲可读性,不能牺牲真实性与严肃性”……如此种种,王克勤老师的很多话让我印象深刻,他对待新闻的专业、敏锐、严谨值得我深思和学习。感谢杂志社给予我们的莫大福利,感谢这个平台给予我的成长。

  今年我很荣幸有两次机会参加了《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组织的培训。每一次邀请的老师都是重量级人物,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还能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两次培训逐步打通了我写作的“任督”二脉:一是写作并不是华丽词藻的简单堆砌,如果提炼不出富有价值的思想和意义,运用再多的优美文字都是无用的。对于一件事,只要能从头到尾条理清晰地阐述清楚,就是好文章,三百字能说清楚的事情绝不用三百零一字。二是报道一定是在深思熟虑之后的写作。从目前的热点、难点、关注点等角度,对存在的问题深入调研,从纵向挖出产生的背景,从横向寻求多方原因,进而从中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如此掌握足够的素材之后的写作才会有价值。

  本次培训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收获颇丰。一是内容新。与目前的工作结合紧密,对于理解工作和推动工作有显著帮助。二是内容实。课程内容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对于提升信息工作有显著帮助。三是效果好。授课老师专业,讲课生动有趣,大家听课专注,课堂秩序良好。感谢《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及各位同事的辛苦付出!

  培训组织有序,安排周到,工作细致,体现出杂志社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两天的课程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从宏观政策到调查研究,从新闻采编到信息通讯,授课老师都是行业大咖,对于我们学员而言也是难得的一次学习体验。

  参加工作以来,经常外出参加各类培训,第一次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是真心话。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首先主办方的细致周到让人印象深刻,总能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其次虽然课程紧凑,但张弛有度,老师权威,非常接地气,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大家有了满满的收获;再次,本次培训聚集了全国各地农信系统的学员,大家彼此有太多共同话题,平台的搭建不可谓不成功。希望《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以后还能组织类似的培训活动,届时我们不见不散。

  这次培训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铭记与怀念的日子: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构合理,让人耳目一新;业内知名人士授课,带我们走到了通讯工作的前沿,余爱民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和幽默的授课让我们学会了调查报告写作技巧;王克勤老师的课堂上,一度被他的敬业精神、大爱精神所感动……前辈们精彩的授课让我们这些从事基层文字工作者学会了写作技巧、有了前进的动力、为未来充满希望;会务组贴心的服务让我也非常感动。(文/本社记者王文珠)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