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6G将2030年前后实现试商用和商用,并与智能网联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终端“新三样”相结合,推动智能化转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6G被确定为未来产业的重要技术方向。黄宇红对此向记者表示,国家层面认识到6G对未来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智能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中国已提前布局,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黄宇红说,人工智能普惠,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未来6G不仅是连接,还提供算力、感知、智能等。将来6G是智能体互联的时代,智能体之间协作需要通过6G网络。此外,6G将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连接和智能服务,支持各种复杂任务的完成,提升用户体验。
6G将支撑新场景、新业务、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黄宇红认为,2025年的工作重点是6G跟更多场景结合起来,6G应该由场景来驱动创新和发展。6G将支持无人驾驶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等设备,提供无处不在的连接和算力支持。例如,老人出行时可由具身智能机器人陪伴,通过6G网络获取智能服务。又如无人驾驶汽车将成为新的生活和工作空间,提供全息通信、娱乐和办公服务。
2025年被视为6G的“标准元年”。黄宇红认为,6G的发展不仅是技术驱动,还应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相辅相成,中国提倡全球合作,打造统一的全球标准。
最后,对于6G发展时间表,黄宇红表示,2025年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启动6G标准化工作,预计2029年完成标准制定,推出基本产品,2030年前后实现试商用和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