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考纲范围以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生物基础》(全一册)、《化学》(农林类)、《植物生产与环境》(种植专业使用)和《畜禽解剖生理》(养殖专业使用)为主要参考教材,主要考核考生了解、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组成,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理解生物体内无机化合物的作用,理解生物体内四大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主要功能。
3.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及主要功能(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6.理解细胞增殖的有关概念,了解有丝分裂过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掌握ATP的分子简式,理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了解ATP的形成途径。
4.掌握矿质代谢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种类,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及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5.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理解生物生殖的种类,理解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精子、卵细胞)的成熟过程。
1.掌握遗传物质、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概念,理解DNA分子的结构及DNA分子结构的特性,了解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5.了解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可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理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3)了解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2)了解强、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会写常见强酸、强碱、盐的解离方程式。
2.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了解相关物理性质、用途。了解卤族之间的置换反应。
能利用物质的量和粒子的数目、物质质量、溶液的物质的量、溶度的关系的简单计算。
2.理解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Na、K、Mg、Al与水的反应,Mg、 Al与酸的反应)。
植物生产与环境1.理解植物的需水规律和合理灌溉,掌握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1.了解肺的形态、位置及组织结构,掌握动物气体交换过程相关概念,理解气体在动物体内的运输路径。
4.理解消化管、消化器官的构造,理解肝脏的血液循环,了解胰脏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2、通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训,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制作方法。
3、通过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训,掌握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理解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特点。
4、通过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实训,掌握常用培养基 (肉膏汤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 制备的基本程序(配料溶化测定及矫正PH值过滤分装灭菌无菌检验)。
5、通过生态系统种群密度调查实训,掌握标志重捕法、样方法、显微记数法、去除取样法的种群密度调查操作步骤。
6、通过溶液的配制实训,掌握一定物质(固体、液体)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