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座写满了故事和年代感的净水厂被改造成长春水文化生态园,在保留原有伪满时期保护建筑的同时,将全新的文化休闲元素融入其中。
今年“十一”期间,这里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跟着我们的镜头来感受一下,咱们家门口最有故事和情怀的美丽水文化生态园吧!
9月28日,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提前来到位于亚泰大街与净水路交会的长春水文化生态园探营。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
走进园区内,一个现代化的立体停车场格外显眼,不远处,则是一栋老建筑遗址。
“这栋1932年的历史建筑,在保持其原貌的基础上修缮,未来作为水生态博物馆,面对市民开放。”生态园景观设计负责人黄建军介绍说,在设计时本着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绿化资源、最大程度尊重历史文化遗迹、最大程度塑造城市生态活力的原则,我们力争将生态园建成中国城市更新及工业遗产保护新典范、东北亚水文化主题展示园和东北最有故事的公园,也将是长春的城市再生科普基地。
记者了解到,文化生态园分为水文化生态区,包括水文化展示区,湿地中的休闲科普区,海绵城市以及水自净化体系;历史文化博览汇,包括新奇水文化博物馆,工业文化体验中心,烟囱上的城市表情,以及废弃清水池里生长的艺术空间;文创产业示范基地,包括创客办公建筑空间和创客文化大客厅;绿色科技试验场;运动活力嘉年华,包括全龄化的活动场地,生态活力广场,以及树梢上的森林桥;艺术时尚生活秀,包括水库掩体下的艺术设计中心以及户外工业雕塑艺术盛宴。
在这些区域中,有酒店商业配套、创客办公、树屋、清水池、市民广场、廊桥、雨水花园、林中图书馆、咖啡厅、文化艺术中心、森林电影院、木栈道、湿地景观、净水博物馆群、户外净水展示、下沉雨水净化花园以及互动水景等十余项景观点。 其中还将原第一净水车间改为水文化展厅,原沉淀池改为水技术发展展厅,原絮凝池改为净水厂历史沿革展厅和工艺展厅一,原第二净水车间改为工艺展厅二,原大修工程改为辅助用,原第一送水车间改为工艺展厅三,原第二送水车间改为未来水技术展厅。在原来的烟囱上会增加PM2.5指示器和城市供水警示器,人们可以在烟囱上看到城市的表情。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以保护性建设为理念,对园区内的历史遗迹和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文保建筑、历史建筑采取“修旧如旧”的举措进行升级改造,使之与园区80%植被覆盖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对园区内日伪时期保存完好甚至可以正常使用的净水设备格外珍视,在保护的基础上与园区景观建设进行有机衔接,不但保留了长春城市供水历史的珍贵印记,也为展示城市水文化发展变迁,提供了绝佳素材。
与“水”为伴、与“绿”为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史”为友、与“文化”结缘,现代与历史传承有序!水文化生态园以此为基调打造了长春“文化旅游新地标,高等级文科创产业园区”,营造出独特的城市中心“水文化园林景观”,为“文化城”“森林城”的城市名片,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的前世,要追溯到八十六年前,当时,这里是这座城市的第一座净水厂,也是这座城市供水发展史的开端。
伪满建立之初,第一任伪国务院总务长驹井德三坐在办公桌前,望着眼前的“新京市”地图一筹莫展。规划中的”新京市”将成为“亚洲第一大新兴都市”,可这一宏大规划背后的现实却是:城市严重缺水,供水无法保证。
经过一番勘察,伪满当局决定,在离伊通河较近的城市东南位置修建水源地,筑坝拦截伊通河支流小河沿子河,净月潭水库就此形成。水源地确定后,下一步就是解决配套设施。为此,伪国都建设局决定在城市东南处离伊通河一公里的位置修建一座水厂,这就是南岭水厂。
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需要考察水源地和城市建设区的位置等综合因素,净月潭水源地所处位置高于南岭水厂,因此,当净月潭水源地在高水位运行时,源水可以自然流向南岭水厂;在低水位运行时,源水也可以靠大坝的水泵压送到南岭水厂,而经水厂净化后的水自然会顺势从高到低流向市区。
南岭净水厂以当时国际领先标准设计、施工,1935年建成时,是一座集“取水、输水、净水、送水”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供水系统。
1936年1月,净化后的清水开始流向长春市区。与此同时,第二净化系统开始修建,在市区内继续铺设供水管道。三年后第二净化系统投产运行,南岭水厂日供水量增加一倍,达到四万立方米。
1946年,国民政府接收长春后,设立工务局管理城市供水,并将该局原水道科改为自来水管理处。
1953楼这栋建筑是南岭水厂的第三净化系统。始建于伪满时期,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搁置。1953年,南岭水厂进行改造,这座建筑才续建完成。时隔六十五年仍留在墙面上的这颗五角星,仿佛具有穿透时光的力量,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了水厂改造的激情岁月。
1953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这一年,对于长春来说,工业上最大的事件就是新中国第一座汽车厂落户城市西郊。第一汽车制造厂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宿舍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想要正常运转,供水必须保证。于是,长春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当年扩建南岭水厂第三净化系统,为汽车厂供水。
续建的第三净化系统新增水泵机组7台,快速滤池10座,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增加日制水能力4万立方米。由此,南岭水厂的日净化能力提高到9万立方米。整个“一五”期间,在长春工业总产值增长近两倍的情况下,南岭水厂充分提供了用水保障。
此后,随着工业和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城市供水频频告急。即使长春市政府修建了新立城水库,并扩建了南岭的净水系统,但南岭水厂的制水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与改造,新建的供水设施达不到设计要求,南岭的日供水能力与城市用水人口增长形成了巨大缺口,全市每天缺水达到10万立方米。
为了解决供水危机,1973年南岭水厂第四净化系统开始扩建。三年后投产。仅一年后,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西部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第五净化系统开工建设,使得长春城市供水量达到21.92万立方米。
到1980年年底,南岭水厂的一系列扩建工程基本结束,城市大部分地区的供水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此时,第二座水厂“中日人民友好水厂”也建成投产,南岭水厂又陆续扩建了第六和第七净化系统。
在此之前的半个世纪里,南岭水厂始终是长春市唯一的净水厂,走过漫长岁月,南岭水厂内早已是林木茂盛,万树葱茏。这里分布着6个投药间,16个反应池,17个沉淀池,70个滤池,10个清水池……每天,源水经过这一道道工艺,流经一个个环节,最终净化为清水,而这座水厂也如此不停歇地运转了八十多年……
2015年,南岭水厂的设施已经严重老化,伊通河畔新水厂即将竣工,南岭水厂终究会被取代。当所有人都认为,南岭水厂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之时,它却在一年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2018年,南岭水厂迎来了华美的蜕变。通过绿量最大化+水生态主题,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绿化资源;通过文化情境再现+历史建筑再利用,最大程度尊重历史文化遗迹;通过功能置换+产业融入,最大程度塑造城市生态活力;通过建设全龄化的活动场所,同时保持建筑总量平衡,最大程度体现土地资源价值;将建筑之美、生态之美融为一体,也将细致做到了极致。这里成为了一座以文化和生态相融合的园林。
南岭水厂内,古木参天、植被丰富与自然形成的岭地地貌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生态小气候区”,成为了长春中心城区最后一块可知可感的“生态岭地”。因此,“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绿化资源”是设计者在整个设计中一直坚守的原则。设计之初,经过专家对于净水厂的生态摸底,掌握了这里野生动物生活的基本规律,在设计之中对于厂内动物的食物链、聚集地都做了相应的考量。
园区内,植物种类51种,覆盖率91%,即有日伪时期的原生树木,也有后来种植的人工林。在设计中,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动物的食物链条不被破坏,在引进新物种时,选择与原物种相同的树木和植被,同时在施工中对原有林木的保护也十分用心。
“人水和谐”的理念是园区建造的另一特色,引入了先进的“海绵城市”技术:不论是停车场、市民广场,还是活动场地,都采用透水材料进行铺装,便于雨水下渗、收集;园区道路两侧还设置了植草沟,能很好地收集地表径流,引蓄、净化雨水,并将其引导至沉淀池、雨水花园等区域。
生态是一座城市永续发展的命脉,历史积淀则是它文化气质的体现。净水厂改建与普通园林的修建截然不同,最大程度保留厂区内历史遗迹的原貌和风格,才能让它的个性焕发魅力。
时过境迁,园区内三十多栋建筑,列入省级文保的有11栋。为了充分尊重历史文化遗迹,园区内的第一、二净水车间,第一、第二蓄凝车间及大修工段等文保建筑,建设成为水文化博览区,充分结合供水技术科普,以及长春城市百年发展历程与供水、排水、治水等事业的密切关系等主题,以博物展陈展览等形式展现城市与水的故事和历史印记,供广大市民品读、了解城市水文化。
此外,园区内还有多栋改造建筑和原拆原建建筑。为了传承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韵味,设计和施工中统一风格,统筹考虑:在改造原有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原有建筑拆下来的旧红砖再加上适当的工业元素装饰,尽可能还原老工业建筑风貌。老式斑驳的墙体与与之相连的现代建筑,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张力。
水文化生态园在设计中,将公共艺术点缀在园区的各个区域。这与一般公园出于空间闲置而设计艺术品,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水中设置“镜面不锈钢水鹤小品”、森林栈道设计“树精灵小品”等等,它们设计的初衷都是对原生态保护的呈现。废弃的机床、零件、设备也都被加以利用,又进行了艺术加工,使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充满趣味性。
无论是原拆原建、修旧如旧,还是一个零件的重新设计、一处机件的完整保留,这些曾铭刻着长春水文化前行沧桑足印老古董,都在创意长春的奇思妙想中,焕发新生,重塑辉煌、延续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