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一季度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情况

   2019-06-21 11

  一季度,宿州市GDP仅增长8.5%,居全省第10位,皖北第4位。从影响GDP增长的因素看,除工业支撑作用减弱外,一产占比大,增速低,也严重拖累了GDP的增长。一季度,我市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9.2%,高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0个百分点,高于亳州、阜阳、蚌埠4.6、2.5和8.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由于全省及各市一产增速基本都在2.9%-3.9%之间,我市一产的高比重、低速度必然会拖累GDP的快速增长。在我市三次产业增速不变的条件下,如按照全省、亳州、阜阳、蚌埠的三次产业结构(8.2:50.6:41.2)、(14.6:39.6:45.8)、(16.7:43.9:39.4)、(10.9:49.9:39.2)测算,我市GDP应分别增长9.1 %、8.8%、8.6%和9.0%。

  从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看,我市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较小,是当前造成三次产业结构不优的重要因素。一季度,我市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63亿元,而亳州、阜阳分别是1.85、1.81亿元,是我市的三倍左右。此外,2016年一季度,我市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为4.0%,而2015年占比达11.7%,一季度与全年数据呈现不匹配的现象。另外,各县区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不合理,没有真实反映各县区农林牧渔业发展情况。一季度,埇桥区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为701.7万元,砀山县为2462.8万元,萧县为794.1万元,灵璧县为1661.3万元,泗县为600.5万元。

  早在2011年,我市就相继摘得“国家级现代农业市范区”、“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两个国家级招牌,今年又启动了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全省领先。一季度,全市农民合作社9087家,居全省第一位;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234.9亿元,居全省第二位;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分别达到4080家和189个,均居全省前列;2015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6%,分别高于全省(71.6%)、全国(63%)15、23.6个百分点。但是,一季度,我市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仅为0.63亿元,与以上指标不匹配。另外,按照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三产统计,根据全国统一核算要求,从2015年上半年起,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已从一产中剥离,纳入三产进行核算。如果我市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较小,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不利于GDP的增长。泗县老泗州网论坛

  建议我市进一步依法加强农林牧渔服务业统计,逐步降低一产比重,提高三产比重,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一是加强对灌溉服务、农机农技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的调研,掌握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经营情况;二是加强对乡镇统计站和县区农林部门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农林牧渔服务业源头数据质量;三是在明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中,认真摸排农林牧渔服务业经营主体,查遗补漏,真实反映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情况。本文来自老泗州网

  2016年,宿州市上下紧紧围绕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的工作基调,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 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相应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邮箱: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