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商业核心是文化主题与情境内涵

   2019-07-30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商业功能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从初期仅为了满足人们日常消费而出现的商业体,到后期形成以商业为主、辅以休闲娱乐功能的集中商业,城市商业一直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进。随着消费的升级和消费方式的多样化,近些年来,另一种综合商业体正在逐渐兴起并受到人们的青睐——文旅商业,集旅游、文化体验、商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区域,这三大元素的碰撞,迸发出丰富的实体形态和精神体验,这无疑标志着商业又跨越了一个新时代。

  旅游已成为时下人们普遍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它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与世界之间情感的交流体验,人们可以通过旅游了解一座城市,和这座城市的文化,丰富感官和精神世界。而文旅的出现正是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载体,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又满足了精神享受,在商业项目同质化严重、差异化陷入瓶颈的当下,文旅商业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拥有着更多的创新空间和机会。

  文旅项目区分于普通商业项目根本的差异就在“文化”二字上,一般来说,文旅项目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先天的历史人文旅游景区,另一种则是新开发的文化旅游景区。前者拥有更强烈的历史背景,和先天积聚的文化资源;而新开发的文旅项目,则需要依托项目所在地的历史,深度去挖掘它的文化内涵,不能空谈文化。无论哪一种形式,“文”与“旅”都要紧密相连,没有牵动人心的文化内涵支撑的“文旅”是空洞虚妄的,终究会失去魅力和粘性。

  如果说“文化”是文旅的灵魂,那么“特色”就是文旅的根本。这个“特色”是充分具象的,不是停留在概念阶段,而是实实在在做到特色“形象化”,因为它能赋予文旅不可复制的属性,能让消费者产生深厚的留恋之情。就好比你去到一个动物公园,游玩一番,你对它的印象仅停留在“普通公园”的概念上;但你去到迪士尼,却会被它无处不在的形象化特色主题打动,因而它给你留下的是一个超级文化乐园的深刻印象,当我们再感知到类似的场景,心底便会产生深厚的留存。

  纵观目前国内的文旅项目,还是有部分“焚琴煮鹤”的现象存在,即名曰重文化,实际上没有文化内涵,也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为景区凝聚灵魂和个性,游客行走在这样的景区内,难免有种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失落感,大多只会走马观花,无法产生文化价值的认知和给予更多的停留时间。

  对于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特色形象化的运用上,深圳甘坑客家小镇项目就给予了人们很多惊喜。甘坑客家小镇文旅项目坐落于深圳中部布吉片区,以“打造都市休闲目的地”为目标。该项目挖掘了其独特的客家文化,向游客展示客家的民俗服装、生活农具等物品,从简单的起居令游客产生共鸣,将小镇的历史文化故事娓娓道来,让游客对客家文化有直观而深入的了解。在特色方面,项目提炼了最具有客家文化代表性的“凉帽”作为小镇的主题元素,在多个场景里植入“小凉帽”元素,将特色主题“形象化”,有小凉帽的纪念品、还有以“小凉帽之家”为名的特色酒店,酒店空间也植入小凉帽的IP元素...不得不说,甘坑客家小镇项目对文化和特色的成功运用,不仅成为游客了解客家文化的一个出入口,又在游客心中留下了独特深刻的印记,从而增加了顾客的留驻时间和认可度,带动商业效应的增长。

  谈到特色,最能直观反映一个文旅项目的特色和风格的,无异于是项目的环境了。环境是文旅的基础,这个“环境”体现在建筑风格、景点规划和景观设计的风格上,是游客对于景点体验的第一印象。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西虹市首富》中,开头的一幕掠过一片胭脂红的古厝屋顶,这片红屋顶便是五店市的历史文化传统街区,代表着闽南的“前世今生”。五店市作为晋江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在这片残破的传统街区改造过程中,曾面临着“拆”与“留”的境地,最终,项目在“保护先行、分类改造”的大原则下进行打造,挖掘五店市从唐朝以来逐渐形成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还原了明朝期间文人墨士在此地首创的“青阳八景诗”与“青阳八景图”中的建筑形态和意境,最终形成了如今“一庙双祠山塘连,一街七片五店市”的晋江城市“会客厅”。这片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得到了保护,并且融入到了当代的城市生活中,来源于人们对这一抹“胭脂红”的古厝屋顶的守护,也是对心底最纯粹真实愿景的守护。

  透过五店市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高度追求。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当下文旅项目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自然环境的过度透支,人造景观的千篇一律。对于传统历史馈赠的自然环境应该予以保护和利用,它是唤起人们意识形态中最真实的部分,只有回归到精神消费层面当中,充分地挖掘传统文化历史,融入现代的文化,摒弃一昧地照搬套用,才能成功雕琢出一个具有魅力的文旅环境。

  “无商业不文旅”,最后回到商业的主题上,一个成功的文旅项目,势必要将客流资源转变为强大的消费资源。但统观近年来的旅游现象,人们日渐对浮躁的景点失去了兴趣,更多地选择偏远的地方进行旅游和消费。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商业就是一昧地追求热闹,为什么事实却与我们尽力营造商业氛围的初衷,越来越背道而驰了呢?痛点之一在于其对于游客角色心境的体验不够深刻、消费空间和场景过于简单,在旅游过程中,消费者更希望在具有风味而不喧闹的环境中进行消费,青睐带有独特标签的购物体验;其二在于业态和品牌的重复单一,一昧地追求“火”的业态和品牌,引进的品牌无特色、更谈不上创新,商业同质化的问题也大大降低了游客的购物欲。

  在厦门鼓浪屿,景区内有很多的原创品牌,这些品牌不仅积累了很多的粉丝基础,并且形成了品牌文创的标签效应,扩大了知名度,大大提高了品牌的销量;同时在各个业态品牌之间形成了互补、并相互赋能的的能量,形成了品牌的叠加效应,且消费场景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足以与其他景点形成差异化竞争。

  文旅和商业是相互依托的,商业能给旅游添加点睛一笔,但纯粹的商业功能只会被弱化,将商业自然过渡到旅游当中,根据项目的文化特色引进新颖的业态和品牌,实现品牌创新,将产品融入到旅游当中,也可将购物与体验IP相结合,注重顾客的参与感,让顾客在欢乐轻松中产生消费,才是更高层次的文旅商业形态。

  传统商业地产正在经历寒潮,不是消费者不需要了,而是消费者对于消费品质、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旅商业作为一种更具人性化、互动性、业态组合更丰富多元的新兴商业模式,天然的带有内容IP以及因此而来的独特场景,可以说是商业地产领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不管是历史的文化主题,还是现代的二次元动漫,都可以让人们在享受精神愉悦的同时融入生活体验,传达人们更注重于参与、感受的消费诉求,创造出崭新的价值。过去人们常常担心商业会消解文化,但现实却是文化只有通过商业化才能真正传承传播。

  文旅商业虽在当下已是炙手可热的,但文化的丰富性让文旅商业仍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怎样去挖掘恰当的文化主题,营造独特的场景体验,从而达到文化、商业、环境、旅游之间的自然融合和平衡,是一个文旅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未来文旅商业必将会有更丰富的呈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