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超5000万吨的纺织纤维加工量、超万亿元的服装市场,每年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垃圾桶,而旧衣回收再利用率尚不足1%。旧衣
美国时尚集团J. Crew Group最近推出了由环保染料染制的有机意大利棉制成“环保牛仔”系列服饰。
阿里巴巴闲置交易平台闲鱼自去年3月推出旧衣回收以来,已有约2400万件旧衣被回收,改造成汽车隔音棉、大棚保温棉和再生布料等。
内衣品牌爱慕在官网商城发出回收环保行动,普及废旧服装垃圾分类,并联合物流、分解等多厂商,通过回收返券等方式,在全国发起内衣回收行动。
曹操出行联合旧衣环保公益平台共同发起了“旧衣回收计划”。通过共享出行等方式打造回收运输网络,并对回收过程动态追踪。
英国政府公布一项价值470万英镑(约595万美元)的经费,旨在帮助推动塑料包装和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并正对外寻求创新想法。
观念限制,很多人倾向于旧衣捐赠,回收多以公益为主,较难接受商业用途。在我国,还存在对再生纤维制品的认识不足,不少人认为由此制成的纺织品不干净、不安全。而在欧美一些国家,再生纤维制品使用较为常见,ZARA、GAP等多个品牌都拥有相应产品系列。
旧衣回收的成本是限制发展的关键,旧衣回收再利用的途径通常有机械、物理、化学和热能四种。通过化学方式还原成分子级别,再重新生成纤维较为理想,但这种方式生产成本较高,大规模生产仍受限。产业链条长、环节成本高、企业难以获利、市场才难以打开。
政策方面,目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的优惠并未覆盖废旧纺织品领域,相关企业势单力薄。薄利之下,回收企业或公益组织依然面临高房租、高运输、高人力成本,几乎如履薄冰,很难有尊严地做公益。
制度方面,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制度建设一直未能进入立法层面,即便有所涉及,也都围绕循环经济、再生资源等宏观问题,缺少操作性较强的条例细则。
一边是较为尴尬的现状,一边是低碳环保大势所趋和巨大的潜在市场,大规模的用户基础决定了大规模的商业探索。前沿产业,要健康持续推进下去,企业应激发内生动力,提高回收产业链条的经济效益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交易平台,建立多元化回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