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线路出炉!包括新会这些地方

   2019-11-21 31

  纪念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图片展内传来周恩来总理的谆谆教诲;走进双水镇委党校初心大讲堂,仿佛穿越到了40多年前,感受着学员们学习的热情;松山炮楼里斑驳的铁窗还保留着久远的痕迹;按照当年场景还原的同和村五和二社社委会旧址承载着周总理对这片土地的期许;简朴的林锵云故居及故居展览室向世人诉说着革命前辈的故事。

  一一直以来,新会都是我市红色资源丰富的地区,无数仁人志士在这片土地上为了信仰不惜洒下热血,为了穷苦百姓的解放不惜舍弃生命,这些动人的革命故事和崇高的革命精神,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迹和精神财富。我市推出的第三条红色教育线路就是围绕新会区的红色资源展开的。

  “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走进纪念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图片展,一幅醒目的题字出现在眼前,这是周恩来总理1958年视察新会时题写的,时至今日,仍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纪念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图片展位于新会区的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是新会劳动大学的旧址。1958年7月1日,周恩来总理来到新会视察、调研工作,亲自将圭峰农场命名为“新会劳动大学”,并作题词。如今的展馆共有七个展厅,以真实、生动的图片,记录了周总理在新会视察、调研工作的历史,展示了周总理无私奉献的精

  自我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参观革命遗址、重温红色故事、瞻仰革命先烈已成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近3个月,冶金矿产前往图片展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团委负责人谭永礼表示:“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聆听到周总理视察新会时的原声讲话,还能全面了解周总理视察期间给我们留下的教诲。参观学习效果很好,周总理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让我们对不忘初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游客日益增多,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该馆馆长林卫红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展览馆解说员口中的解说词也一遍又一遍更新。“最近,新会区委党校的几位讲师正在跟我们对接沟通,希望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解说词进行重新改写,赋予更新、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党要管党,党校姓党,我们办党校,不能忘记培养合格党员干部这个最大的初心。这么多年来,我们一代代双水党校人都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双水镇委党校第七任校长谭群可一语道出新会双水镇委党校坚持独立办学60年的“奥秘”。

  双水镇委党校成立于1959年,60年来历经6次迁址,依然坚持办学至今。在双水镇委党校一楼的校史陈列室,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静静地述说着党校60年走过的风雨历程。

  如今的双水镇委党校经过新一轮升级改造,“党味”更浓了。钨丝灯、木桌椅、黑板,教员们曾用过的授课书籍、笔记、剪报……改造后的党校内,初心大讲堂还保留着许多往日的痕迹。但在一楼的校史展览室、多媒体会议室、党员活动中心,宽阔的场地、先进的多功能设备一应俱全,正展示着双水镇委党校如今的辉煌。

  在新会区司前镇白庙松山村,有这样一座炮楼,占地面积约55平方米,高约13米,分3层,每层都有5—6个小窗口。在上世纪40年代,这里是新会鹤山抗日武装力量的战斗堡垒,众多的英雄在这里抗击日伪军和反动派。据村里长者梁伯介绍,炮楼是爱国华侨梁世荣捐资建立的,初衷就是要保护炮楼旁边尚德学校和师生的安全。

  梁伯回忆,抗日战争爆发后,新鹤抗日游击大队就曾以炮楼为据点,四处出击,探查日寇的敌营,保护附近居民安全。除了抗击日寇之外,1945年1月1日,新鹤抗日游击队为了保护革命力量和武装,在松山炮楼附近,与进行了激战,史称“松山战斗”。

  1979年,经历过战争洗礼的松山炮楼被定为第一批新会县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它也是司前镇德育教育活动基地之一,每年清明节前后,不少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到松山村,请长者讲述“松山战斗”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司前镇组织办党员方长浓认为,松山炮楼是我党抗击日寇和反动派的一个重要战斗堡垒,值得所有人铭记。“作为党员,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应该学习并发扬当年新鹤抗日游击大队的革命抗争精神,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和工作岗位为事业奋斗终身。”

  走进新会区大泽镇同和村五和二社社委会旧址,不大的厅内摆放着一张普通的长木桌,周围摆满了长条板凳,桌上几盏老旧的煤油灯是唯一的摆设。大泽镇同和村党支部委员钟玉胜告诉记者,这都是根据老照片进行的现场还原,房屋没有重修,连墙上窗户的位置都与照片上一模一样,“自从旧址对外开放以来,前来参观的党员群众很多,大家看照片、读故事,常常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

  1958年7月2日下午,周总理来到五和二社视察。到了社委会,周总理首先与30多位社干部和社员在五和二社社委会旧址进行座谈,询问社员的家庭生活、收入分配等情况,并认真听取汇报。座谈会后,周总理看了稻田,又到山上参观柑桔、菠萝等作物和荒山造林生产情况,勉励大家要把山区建设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傍晚6时多,周总理下山后,又赶去看望了该村青年育种专家周汉华。在五和二社社委会旧址内,展示了许多周总理视察的照片、题词和实物。

  2013年,大泽镇对五和二社社委会旧址进行了再次维修保养,并根据历史文字、照片等材料以及老党员的口述记录,对旧址进行了重新布展,最大程度还原周总理视察五和二社时的场景和原貌,并将周总理视察过程中的点滴用文字和图片进行展示。

  位于新会的大光明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党支部曾在7月到这里参观学习。该党支部党务管理员李世荣告诉记者,从前只知道周总理曾在新会视察7天,却不了解其中的故事,这次通过实地参观和了解,才懂得什么叫真正走群众路线。“周总理是真正将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做任何工作都应该心系群众。”

  在新会罗坑镇下沙村一排排青砖老屋中,有一间仅39平方米的小屋子,这里就是抗日名将林锵云的故居。熟悉珠江流域抗日历史的人一定知道这个名字——林锵云,他是珠江纵队司令员,是百姓口中亲切的“林叔”,“珠江水长忆”的抗日英雄。

  1926年,林锵云加入中国。1938年底,林锵云担任中共南顺工委书记,开辟了西海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1941年,他指挥部队击退日伪军,取得“西海大捷”,震动珠三角。1945年,林锵云担任珠江纵队司令员。解放后,他担任广东省第一任总工会主席,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副省长等职务。

  走进林锵云故居,屋内空间狭窄,只有一个大厅和一间小小的厨房,陈设简陋,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物品。“林锵云小时候很穷,13岁就跟着父亲去了香港,所以很多物品都已经不在了。”林锵云人物研究爱好者林锡庆介绍:“1962年,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林锵云回到家乡,看到有些村民还住着茅寮,当即对村里的干部说‘要努力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呀!’”

  距离林锵云故居约50米,便是林锵云故居展览室。展览室内收藏着林锡庆和村委会成员从各地搜集回来的历史资料,比如战友为林锵云写的题词、林锵云的生平足迹、各地流传的林锵云故事、珠江纵队的战斗路线图等。

  “林锵云生活廉洁、心系群众,为抗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被俘后始终坚贞不屈。逃出监狱后,第一时间不是回家而是找到组织,完成组织交付的任务。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代敬佩和学习。”新会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支部党员阮金玉在参观学习后感触良多。“我们作为新时代党员,也应肩负起职责和使命,做好分内工作的同时,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收藏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1030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