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5月29日消息(记者唐奇云)一根小小的手术缝合针,如何升级改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的医生提出的原创想法,经由上海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教授马凤仓牵头攻关,仅用了几个月就拿出了解决方案——既破解了以往国产缝合针容易弯折且扯破皮肤的难题,又化解了国外进口的手术缝合针价格较高的困扰,制作成本仅为国外的三分之一。
和手术缝合针一样,帮助患者更快凝血的手术刀、人工智能辅助麻醉的机器人等医工交叉合作项目,都面临“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的问题。今天(29日)上午,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正式启动,将重点开发进口依赖度高、临床需求迫切的高端医疗器械或医疗材料,实现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医院—高校—研究院—企业—医院”的医疗器械产业闭环。
后疫情时代,加快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其开发涉及临床医学、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等众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这些跨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医工交叉。
2019年9月起,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聚焦医工交叉,共同发起建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在该平台和机制的培育下,仅半年时间,一项项医工交叉新技术即将步入临床应用,逐步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序列:5个项目处于产业化落地期、14个项目处于产业化转型期、38个项目处于培育期。
“我们和上理工的合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这些举措打通的是医工交叉的‘前半场’,也就是提出临床需求、找出临床问题并进行研究。”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说,“对医工交叉来说,更重要的还有‘后半场’,也就是成果转化,这才是医工交叉合作的真正落脚点,也是我们真正掌握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和药物领域核心技术的关键所在。”
为将“储备池”的项目真正孵化成“医生用得顺、百姓用得起”的医工交叉成果,需要多方力量的汇聚。随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加盟,将为医工交叉项目后续的快速落地注入硬核的产业力量,致力于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转化和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谢晓明对此表示:“我们将瞄准临床医学前沿和高端医疗装备科技创新关键技术支撑需求,积极导入前沿创新资源,推动关键学科研究和支撑性信息技术的突破,尽快实现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一根小小的手术缝合针,如何升级改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的医生提出的原创想法,经由上海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教授马凤仓牵头攻关,仅用了几个月就拿出了解决方案——既破解了以往国产缝合针容易弯折且扯破皮肤的难题,又化解了国外进口的手术缝合针价格较高的困扰,制作成本仅为国外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