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样校园体艺活动庆中秋传统文化更有“青年范儿”从饶富生趣的神话故事到余音袅袅的国粹京剧,从热烈欢快的胶州秧歌到清脆甜美的侗族大歌中秋佳节
从饶富生趣的神话故事到余音袅袅的国粹京剧,从热烈欢快的胶州秧歌到清脆甜美的侗族大歌中秋佳节欢聚团圆之日,全国大中小学的学生们开展了丰富的体育艺术活动,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用欢乐的歌舞、悠扬的民乐、有趣的民俗活动纪念传统节日。
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小学将皮影引入社团,以中秋节为契机,举办皮影展演,既让学生感受到手工的乐趣,又能了解中秋文化。如今,已经有近万名学生通过社团了解并认识这一传统文化。
广东肇庆学院的师生用一曲南国舞蹈《月影鼓乡随》迎接中秋。他们把传统艺术的元素嫁接到舞蹈表演中,将思念故乡的情感融入手中的道具“明月”。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中,延续着文化的记忆。
在山东青岛基隆路小学,老师带领学生们在农场了解崂山面塑的起源,制作出有模有样的花色馒头;学校将胶东大鼓代表性传承人梁金华请进教室,带领学生们认识胶东大鼓,学习奏唱技巧;学生们红衣绿妆,舒展身姿,走近胶州秧歌
学校老师纪文超说:“在青岛,在黄海绵延数万公里的海岸线上,传承将从这里渲染出更夺目的色彩。”
山西大同大学的艺术展演将云岗文化、地方非遗、地方戏曲、民歌等都融入其中,有着浓郁的塞北文化味道。大同大学党委书记弓永华表示,文化是大学的灵魂,艺术是大学的血脉。应精心呵护校园文化,走一条扬文化之波、筑精神家园的特色之路。
花好月圆人团圆,在教育工作者看来,他们的人生价值不只体现为个体的圆满上,更体现为延续优秀的传统、培养祖国未来的力量。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观音洞镇沙井小学德育主任巫霞表示,学校开展的体育艺术教育,给学生们带来了自信、健康和快乐。
八音和鸣,古乐悠扬;国粹京剧,余音绕梁。在乌鲁木齐第四十四小学等学校的京剧展演中,《红灯记》、《沙家浜》选段《智斗》、《大唐贵妃》等名段轮番上演。
山西汾阳禹门河小学组建了20多个特色社团,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帮助每位学生掌握一至两项体育艺术技能。学校成立了“禹小非遗传承团队”,每周五下午放学后,汾阳地秧歌传承人李长喜和他的徒弟都来学校给学生们授艺。
校长任应斌说:“一次又一次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非遗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性。”
在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蓝天白云下,学生们穿着传统服饰,在草原上演奏马头琴《我和我的祖国》。今年18岁的玛卡希望把琴声带到她将来会到达的每个地方。
教师包明说:“马头琴是蒙古族优秀的民族乐器,它也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的使命是把马头琴发扬光大,让它在草原上永远流传,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习马头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光添彩。”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城小学有着113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郭燕将本地哈尼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高跷融合进国学经典、礼乐引入体育课堂,现在,学校90%的学生掌握了哈尼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竞速踩高跷、竞速板鞋、竞速负重、陀螺、丢秧把成了学校每年运动会中备受关注的传统体育项目。
学生王文曦非常喜欢踩高跷,他说:“我要认真学习,有机会的话,我想参加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比赛,把传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
在湖南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刘洁正在给同学们讲解侗族大歌。“侗族是一个没有书面文字的少数民族,侗族大歌承担着书面文字的传承功能,延续着侗族的文化和历史。今天我们在这里享受到天籁之音,得益于音乐家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不断挖掘与推广。原生态民歌是整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大树繁衍生息的根基。”
她勉励同学们,利用专业技能寻找民族音乐文化保护的新路径,增强民族音乐的活力和传承动力,使民族民间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